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5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现实就是这样,大部分读书人从学校走出来,一身本事不也是卖给了资本家?
  都是为了生活生存,也莫看不起古人,也莫说别人志短或者甘愿被奴役。
  或许被帝王奴役,比被资本奴役还要高尚一些呢。
  随着告示的解读。
  也开始有人传开,说这科举制度是莫少珩提出来的。
  三公变法,莫少珩为寒门提出了科举选仕。
  寒门子弟,其实对莫少珩是有一些好感的,为何?
  因为图书馆。
  现在凉京的寒门子弟,手上的书,多数都是他们自己去图书馆抄写的。
  以前买不起的书,他们有了,以前被收藏在贵族之中的书,他们也能看到了。
  莫少珩的图书馆现在可不是一开始的样子了,只有他镇北王府的书籍。
  现在,收录的书籍已经十分的广阔和充分了,真正有了图书馆的意义。
  现在莫少珩又为寒门找到了科举制度的出路。
  莫少珩在寒门中的名声,倒是开始崛起了。
  此时,莫少珩正好路过告示处,他这是去勤政殿。
  科举制度是完善了,但圣人不是想早点看到效果嘛。
  所以,今年三月,就要开始北凉第一届的县试了,六月郡试……
  若是不出意外,十二月的时候,就是各地学子赴京赶考的时候,也是第一批寒门仕子出现的时候。
  其实,这个时间并不好,因为冬天赴京赶考更加不易,天冷。
  所以历史上一般都设置在春天或者秋天,即春闱秋试。
  但现在除了圣人,各贵族也在翘首以盼,等不得了。
  等这第一届后,再调整也不迟。
  既然今年就要经历县试郡试洲试京试,那得有考题啊。
  在这么赶的时间内,出合适的考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莫少珩还有一个身份,临江仙,北凉第一才子。
  所以,他这是被圣人抓了壮丁,去出题的。
  他还得在勤政殿待着,当然不用像拟定科举制度时,和不同人争得面红耳赤了,轻松很多。
  首先要弄出来的就是,北凉全国统一的,县试题。
  莫少珩的马车路过告示的时候,围在那里的人正在解读,“今年三月十五,北凉各县,正式县试,各地学子请抓紧时间报名,做好准备工作。”
  县试,自然是在各县进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