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乔宝莹接着说道:“最初始的一份,简短就两三百字,陈述的不清楚,证据提交也不足,所以我才不给签字结案,事后按着我要求的每篇陈述连着证据不得少于五千字,这是我强烈要求的,五千字的确有点多,但做为灭门惨案,每个人的证词,以及案件的陈述,恐怕都不只五千字能写清楚的。”
  魏帝没有动摇,朝堂上的大臣也没有人出声,乔宝莹只好自辨了,“皇上若不信,可以看看京城杨家灭门惨案这一桩,第一份公文是没有写杨夫人的证词,第二份公文才加进入杨夫人的证词,这是刚才刘勤亲自承认的事。”
  刘勤和施潘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刚才是乔宝莹在他们下套,想不到她这么快就看出了端倪,还装作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尤其是她是怎么知道他跟刘勤去了紫金楼私下里会面吃饭的?
  莫非紫金楼里有苏大人的暗探?还是他派了人跟踪在他的身后,早已经防着他了?
  不管哪一点,都极为可怕,那岂不是他最近所做所为她都知道了,就等着今日他来揭发她,再予以反击?如此心智如妖,果然不是那些老家伙乱传,毕竟苏大人曾经还坐上了丞相之位,以一人之力对付整个朝堂大臣,年纪轻轻便是他也做不到。
  施潘暗自捏了一把一汗,尘埃落地,他只等着判决。
  魏帝暂且相信她一次,拿起杨家灭门案看了看,却发现第一份公文里也是有提及杨夫人证词的,于是魏帝目光凌厉的看向了刘勤。
  正文 第466章好在留了一手
  刘勤扑通一声跪下,“皇上,臣每日处理这么多的案件,有些没记清而已,着实是最近苏大人要求臣改来改去的,人也跟着糊涂了。”
  好牵强的借口,可是站吕家的大臣太多,还是有人出来求情,并想将此事圆过去。
  乔宝莹却从怀里摸出一张公文交给了刘福,“还请刘公公呈给皇上,皇上看了就会知道。”
  魏帝拿起公文看去,只见上面简短几个字,恐怕的确只有两三百字的样子,案件陈述不清,证据移交不足,正是杨家灭门案。
  魏帝将公文甩在地上,“刘勤,你看看这可是你写的?”
  刘勤白着一张脸从刘福手中接过公文,看了一眼后面色大惊,下意识的朝施潘看去,施潘却不敢与他对视。
  乔宝莹此时也朝施潘看去,“刘大人这眼神是不是此事还跟施大人有关?”
  刘勤立即收回目光,朝皇上匍伏下去,“禀皇上,这是臣的字迹,臣认。”
  “认就好,从今日起你格去承天府尹一职,外放巴蜀为知县,府尹一职另择人选,至于刑部左侍郎施潘,罚俸三个月,三个月后观其德行再定。”
  魏帝也有些乏了,起了身,刘福立即叫退朝。
  施潘到这时还发现自己的手是抖的,他虽然没有像刘勤那样外放为官,却还有一种唇亡齿寒之感,再次看向乔宝莹,再也不敢有半点轻视之意。
  下了早朝,汪子渔过来,叹道:“世道多变,这几个新上任的官员都觉得咱们苏大人好欺负呢。”
  乔宝莹却是暗捏了把汗,这一份公文之所有随身带着,是因为她对这个案子的重视,她防着底下的怀恨在心,将案子故意写歪曲,所以先留下最原始的一份再来对照他们之后的几份。
  乔宝莹为自己当初的堤防之心点个赞,不然今日就是她被格职外放了,到时苏辰就是一个笑话,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就又被贬官了,上一次去的平江府没有什么,这一次再外放,那可没有平江府这样的好去处。
  乔宝莹看向汪子渔,觉得自己在朝中拉点大臣帮忙极有必要了,于是叫汪子渔喊上于时灵明个儿傍晚紫金楼吃一顿,汪子渔高兴的离开。
  乔宝莹出了宫门,立即召来莫金,叫他赶紧尾随于施潘身后,最好能让他不小心注意到他。
  宫门口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何况施潘已经上了马车,不待莫金多问,她也转身上了马车。
  莫金很快尾随于后,施潘一直在想紫金楼与刘勤见面到底是怎么泄露的。
  到了衙门口,他下马车之时下意识的往后看了一眼,就见一个人影连忙闪去一旁的树后。
  施潘心中警惕起来,他叫上两位守卫往那老树走去,可是到了那儿却并没有看到身影,却在草从里看到了一个大脚印,看着这个脚印他就知道跟踪他的人起码有八尺高。
  施潘心下一沉,想不到自己一直被人跟踪,果然姓苏的一开始就防着他了,是他漏算,低估了对方的实力。
  乔宝莹进了衙门后,又拿起她那本书看起来,施潘进门,一脸恭敬的向乔宝莹认罪,认罪的话说得很巧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