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古代天灾逃荒囤货记 第121节(3 / 4)
金流风驰马走在最前面,一身飒爽的骑装,英姿勃发。
临行前,朱朱黎抱着一箱东西过来,仰头对麦子说道:“路上千万小心敌袭,这个是我新改良出来的火器,拿上防身。”
一向乖巧的少女脸上挂满了担心,看向这次随行的人马,不过只有寥寥千人,紧紧抱住了麦子小草两人。
小草摸了摸朱朱黎的头,“放心,带的都是火统营的兵,弹药充足,我们这次出去恐怕得花一月的时间,代邑的大小事就交给你和柳雅了。”
朱朱黎点点头,左右不过是处理军队和矿场的事,这些事对她而言,已经很熟悉了。
随着天色渐暗,车队的轮毂慢慢往前移动,车队的人朝身后送行的百姓挥手告别,渐渐消失在代邑的境内。
马车内麦子将朱朱黎给她们的箱子打开,里面是又包了好几层布,触感绵软。
揭开布层后,是一团团棉花,内里是一个长管型的硬物。
麦子瞬间联想到了什么,立即将它打开以后,映目的是一把古朴老式的□□,上面的油漆还冒着刺鼻的味道,外面是用铜管制成,弹药夹里面上满了火药。
旁边还有□□的使用方法。
麦子不敢相信的摸着这把圆润的枪,这是从冷兵器时代直接进化为热武器了。
麦子一直知道朱朱黎近些年醉心研究于枪械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出了成果。
人的创造力果然是无限的。
小草屡次听过麦子谈及这种此物,见到麦子这种神态,也立刻猜到了此物的用处,由心夸赞道:“难怪此次出行朱朱黎定要我们今日再走,原是准备了这个。”
麦子拿下第一层的抽屉,第二层同样放置着一把,这把样式更为小巧,同样的是,油漆也是新刷上去的,第三层的抽屉则是存放着弹药。
第一把的枪后坐力大一些,第二把枪更容易随身携带。
麦子将其中一把递给小草,两人摸了摸枪的构造,熟悉以后等着军队之后停歇下来,再试试这□□的威力。
麦子合上这块木匣,夜幕降临,车队停了下来。
麦子等人下了车后,远远就看到代邑城在众多山峰中间,恍如明灯一样,照亮了半边天空。
金流风在篝火旁烤起了新鲜玉米,见她们来了,将烤得金黄焦香的几根玉米筒子递过来:“刚烤好的,快吃!”
麦子小草接了过来,到了晚上,风吹过来时,还夹杂着闷热的暑气。
入口是甜糯的口感,是嫩玉米。
“这是我从白果县带来的,最后一茬的玉米,再放几日就坏了。”
金流风献宝式的捧出来一大堆,麦子剥开玉米外层的皮,里面果然有一些生了芽,根部有些发黑。
金流风也看到了好好的玉米生了芽,只得将所有的玉米苞子拿出来,还有五六十个,准备今晚全部消灭。
此时池东池瑶也走过来,围成了一圈,池瑶率先发现火堆边烤制着的玉米,不客气地拿起来:“这个季节怎的还有嫩玉米。”
一边说着,一边在金流风怨视的眼神下,香喷喷的啃起来。
金流风也顺带着汇报起最近南下发现的东西:“黎州附近,已经有人在播种玉米和萝卜籽,零零总总也有一亩地。”
麦子听到这话,也没有意外,毕竟自从黎州和代邑的路相通以后,除了瘴毒林需要佩戴特制的橡胶面具,两地百姓已经畅通无阻。
加之最近报案中常有农田被盗的情况,不用想也知道是为了偷粮种。 ↑返回顶部↑
临行前,朱朱黎抱着一箱东西过来,仰头对麦子说道:“路上千万小心敌袭,这个是我新改良出来的火器,拿上防身。”
一向乖巧的少女脸上挂满了担心,看向这次随行的人马,不过只有寥寥千人,紧紧抱住了麦子小草两人。
小草摸了摸朱朱黎的头,“放心,带的都是火统营的兵,弹药充足,我们这次出去恐怕得花一月的时间,代邑的大小事就交给你和柳雅了。”
朱朱黎点点头,左右不过是处理军队和矿场的事,这些事对她而言,已经很熟悉了。
随着天色渐暗,车队的轮毂慢慢往前移动,车队的人朝身后送行的百姓挥手告别,渐渐消失在代邑的境内。
马车内麦子将朱朱黎给她们的箱子打开,里面是又包了好几层布,触感绵软。
揭开布层后,是一团团棉花,内里是一个长管型的硬物。
麦子瞬间联想到了什么,立即将它打开以后,映目的是一把古朴老式的□□,上面的油漆还冒着刺鼻的味道,外面是用铜管制成,弹药夹里面上满了火药。
旁边还有□□的使用方法。
麦子不敢相信的摸着这把圆润的枪,这是从冷兵器时代直接进化为热武器了。
麦子一直知道朱朱黎近些年醉心研究于枪械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出了成果。
人的创造力果然是无限的。
小草屡次听过麦子谈及这种此物,见到麦子这种神态,也立刻猜到了此物的用处,由心夸赞道:“难怪此次出行朱朱黎定要我们今日再走,原是准备了这个。”
麦子拿下第一层的抽屉,第二层同样放置着一把,这把样式更为小巧,同样的是,油漆也是新刷上去的,第三层的抽屉则是存放着弹药。
第一把的枪后坐力大一些,第二把枪更容易随身携带。
麦子将其中一把递给小草,两人摸了摸枪的构造,熟悉以后等着军队之后停歇下来,再试试这□□的威力。
麦子合上这块木匣,夜幕降临,车队停了下来。
麦子等人下了车后,远远就看到代邑城在众多山峰中间,恍如明灯一样,照亮了半边天空。
金流风在篝火旁烤起了新鲜玉米,见她们来了,将烤得金黄焦香的几根玉米筒子递过来:“刚烤好的,快吃!”
麦子小草接了过来,到了晚上,风吹过来时,还夹杂着闷热的暑气。
入口是甜糯的口感,是嫩玉米。
“这是我从白果县带来的,最后一茬的玉米,再放几日就坏了。”
金流风献宝式的捧出来一大堆,麦子剥开玉米外层的皮,里面果然有一些生了芽,根部有些发黑。
金流风也看到了好好的玉米生了芽,只得将所有的玉米苞子拿出来,还有五六十个,准备今晚全部消灭。
此时池东池瑶也走过来,围成了一圈,池瑶率先发现火堆边烤制着的玉米,不客气地拿起来:“这个季节怎的还有嫩玉米。”
一边说着,一边在金流风怨视的眼神下,香喷喷的啃起来。
金流风也顺带着汇报起最近南下发现的东西:“黎州附近,已经有人在播种玉米和萝卜籽,零零总总也有一亩地。”
麦子听到这话,也没有意外,毕竟自从黎州和代邑的路相通以后,除了瘴毒林需要佩戴特制的橡胶面具,两地百姓已经畅通无阻。
加之最近报案中常有农田被盗的情况,不用想也知道是为了偷粮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