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 第1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凌胜楼眼眶红了。他的手在桌下捏紧,想以此掩饰自己心中的感情,但失败了。
  这个时候,一直坐着的李雪梅忽然从脚下搬出来了一个很大的圆蛋糕,上面一半堆了罐头橘子,一半堆了罐头荔枝,黄橙橙白灿灿,十分漂亮。
  “这是盛老师提议的,我们一起做的生日蛋糕。” 李雪梅笑着说:“你们两个小家伙,生日快乐!”
  “上面的橘子都是我趁你们早上练功的时候一片片贴上去的。” 王二麻赶紧补充。
  盛慕槐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话,这一刻,她真正感觉到在这个世上不止爷爷一个亲人,凤山京剧团就是她温暖的大家庭。她站起来,深深地朝大家鞠了一躬。
  凌胜楼也随即站起,朝所有人鞠躬,然后向于学鹏和李雪梅单独鞠躬。
  气氛在开始上菜后又转回了轻松。天香馆最有名的三道硬菜都摆在桌上。
  盛慕槐先夹了一块酱肘子放入口中。那浓香的酱汁瞬间将她的唇齿填满,肘子已经炖的很烂,肥瘦肉几乎不用咀嚼就在口腔中融化在一起,滚入肚内,让人不由自主地还想再吃一口,再吃一口。
  盛慕槐吃得停不下来,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程砚秋程老板要冒着身材走样的风险大吃肘子。
  还没吃完,爷爷就给她包好了一个烤鸭卷,放进她碗里。爷爷的手很巧,包的烤鸭卷都秀气,不像王二麻的卷,甜面酱滴得到处都是,葱也一边吃一边漏,看着寒碜。
  最后爷爷都看不下去了,主动给王二麻包了鸭肉卷递过去,把王二麻喜得见牙不见眼。
  美美的吃了一顿,大家瘫在椅子上休息了半天,最后包括爷爷在内的一行人决定一起去影剧院看电影。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的事情。镇上的老剧场被改成了影剧院,虽然还保留唱戏的舞台,但人们更多是去影剧院看电影了。好在现在凤山京剧团在周围乡镇都打响了名气,老剧场每两周仍然邀请他们演出一次。
  这两周影剧院放得都是印度电影《大篷车》,盛慕槐本来是没报什么期望的,毕竟这是部70年代的老片。但没想到这部电影剧情跌宕起伏,穿插了很多印度歌舞,既有热烈的爱情,还有激烈的打斗和凶杀,看得她都热血沸腾起来。
  她一回头,旁边的王二麻看得目瞪口呆,周青蓉有些拘谨不好意思的样子,而凌胜楼嘛照例没有什么表情。等到妮莎为了救情敌苏尼塔和爱人莫汉而死的时候,盛慕槐看到爷爷轻轻擦了擦眼角。
  没想到爷爷这么入戏啊。盛慕槐心想。
  等从电影院出来,天都已经黑了,他们在街边买了些盐水煮花生,一边吃一边往家里走。
  爷爷对盛慕槐说:“槐槐,你跟着于笑兰学了一年京剧,明天把你会的东西都演给我看看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的支持和投的雷,爱你们,比心。
  第24章
  “爷爷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要考核我这一年的学习了?爷爷的胡琴拉得那么好,肯定见过大世面,我明天可不能丢脸。” 盛慕槐这样想, 回去后在系统里对着自己的演出视频又练习了一晚。
  到了第二天,盛春拎上胡琴, 盛慕槐绑上跷,两人一块来到后山上一块平整的小草地。
  “你在这里演, 我给你伴奏。” 爷爷说。
  戏曲最重要的四功五法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爷爷要看的也正是这个。
  不知道为什么, 面对台下那乌泱泱的一片观众,盛慕槐都没有怯场过,但对上爷爷那双大眼睛,她就莫名有些犯怵。
  好像戏班子里人人都默认爷爷是很厉害的人,大家都本能地尊敬甚至敬畏他。就连团里年纪最大的总教头薛山也会为排戏来询问爷爷的意见。
  但她立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朝爷爷点点头。
  胡琴起,盛慕槐整个人的神态都不一样了,即使穿着便装, 也活脱脱变成了剧中人。
  这一年内她向于笑兰学了十出戏,不算多,但都很扎实。里面有经典开蒙老戏《女起解》、《三娘教子》、《芦花河》、《贺后骂殿》,有于笑兰拿手的《勘玉钏》、《拾玉镯》、《红娘》、《杜十娘》, 还有两折昆曲《思凡》和《游园惊梦》。
  昆曲是百戏之祖,京剧演员也要从昆曲中吸收精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