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宝 第33节(2 / 4)
话,就说明这些都是能长期供应的。想到自己将来的利润分成,钟骨两眼发光。
“对,这些东西每人选一到两样卖,进价和零售价必须按照我的规定来,”只有把利润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那些人才不会因为竞争关系而内部出纰漏。
“放心吧姐,这我都晓得。”钟骨稍一细想就明白了林冉的用意,“他们都懂规矩。”
货物在自己这里,如果有危险情况,林冉完全可以停止供应再不来钟家。
*
商定完细节,又确定了明天的交易时间和方式,林冉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过了晚饭时间。
田文静正在擦着头发,见林冉回来,比了比桌子上的饭盒,“怎么没来食堂吃晚饭?幸好今天是我打饭,喏,给你带回来了,趁着温乎快吃吧。”
已经在空间里偷偷吃了外卖的林冉,有些不好意思,这年头没个手机就是不方便,也不能知会一声自己吃不吃饭。
好歹是室友的一片心意,林冉把钱和粮票放在田文静的桌子上,道了声谢坐下开吃。
土豆炒土豆,青菜炒青菜,两个菜合到一起也毫无违和感,本来就不饿的林冉吃的缓慢,细嚼慢咽。
身后田文静放下擦头发的手巾,闲聊似的问林冉,“许主任给你的报纸呢?”
报纸?林冉吃饭的动作一顿,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下午许世达叫自己独处的理由是拿报纸,“就看了几眼,我没拿回来,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想着晚上无聊看会儿报纸呢,没拿回来就算了,你吃着我去倒水。”田文静也没再继续问,而是端着脸盆去水房把洗头发的水倒掉。
宿舍门被关上,林冉夹起一筷子饭却没有张嘴。
下午聊天时,许世达明显是知道原主的姥姥姥爷在哪里的,自己一再追问,都没得到一点口风。林冉努力想在原主的记忆中找出许世达的存在,可一无所获。
想到许世达为难的表情,还有自己刚进厂时,对方主动过来打招呼,林冉有些头大。原主离开钢铁厂的时候才十岁,她倒不会自恋的觉得许世达是喜欢自己,只是一个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对你亲近,却又想不起来与对方的接触,这是很令人难受的一件事。
走廊里响起脚步声,是田文静回来了。林冉决定放弃思考,努力吃饭,尽量不要辜负室友的‘带饭之情’。
第61章
“冉冉冉冉,一会儿咱俩去趟工会。”吃着早饭的时候,姚珍珍想起出门前母亲的交代,跟林冉说道,“昨天招工和集资的公告一贴出去,下午来登记的人都快把工会挤爆了,我妈她们那边忙不过来,说是让你过去帮忙呢,咱们厂手头没什么活儿的办公室人员都过去。”
“行,”林冉点了点头,两个人刷完饭盒就往工会走去。
还没走到工会门口,两个人就看到了门口排起的长队,和前阵子去供销社抢布有的一拼。
姚珍珍也算是在钢铁厂长大的了,“我从来不知道咱们厂人这么有钱,一说集资都来登记了,这么下去第一批房子能够么?”
林冉心里也在奇怪,按照她的想法,这个方法虽然好,但作为第一批‘螃蟹’楼,吃螃蟹的人应该大多保持观望状态,直接拍板拿钱出来的应该不会太多,至多不会超过一栋楼的量。
两个人挤过人群往屋里走去,办公桌上两个临时立起的牌子解答了她的疑惑,原来工会办公室里是分为两个队伍,一个是登记‘集资盖楼’的,一个是登记招工的,排的长长的队伍正是来报名招工的人们。
“你俩可算来了,冉冉字写得好看,你来帮婶子写表,”看到两人进屋,李芬芳从档案柜前快步走过来,也不客气,直接塞给林冉一份表格。
“你在这登,”随手拽过来一个桌子,李芬芳大声冲‘招工登记’牌子后面的人喊了声,“都按顺序排队,到谁了谁过来,这有两个口,都别挤了。”
姚珍珍被李芬芳另外安排了活计,林冉坐下来开始登记,“姓名,年龄,车间说一下。”
“我叫钱贵,今年四十五,四车间的。”第一个来林冉这登记的人早就看清前面人的流程,此时对答如流,“我想给我弟弟也报上名,他是隔壁纺织厂的,不知道能不能行?”
林冉侧头小声问了第一个给人登记的大婶,这才点头给钱贵的亲戚也登记了信息。
“林冉同志,我还想问下,”登记完了钱贵却没走,而是小声有些犹豫的问,“我听说这方法是你提出的,所以想咨询下你,你说这集资盖楼到底合不合算啊?”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一下,这集资盖起来的楼,五十年内都只让你家住,”林冉写完最后一个字,抬起头来笑着说,“如果一时半会不方便也没事,这批楼盖完还会有下一批楼,只要那边的砖能供上。” ↑返回顶部↑
“对,这些东西每人选一到两样卖,进价和零售价必须按照我的规定来,”只有把利润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那些人才不会因为竞争关系而内部出纰漏。
“放心吧姐,这我都晓得。”钟骨稍一细想就明白了林冉的用意,“他们都懂规矩。”
货物在自己这里,如果有危险情况,林冉完全可以停止供应再不来钟家。
*
商定完细节,又确定了明天的交易时间和方式,林冉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过了晚饭时间。
田文静正在擦着头发,见林冉回来,比了比桌子上的饭盒,“怎么没来食堂吃晚饭?幸好今天是我打饭,喏,给你带回来了,趁着温乎快吃吧。”
已经在空间里偷偷吃了外卖的林冉,有些不好意思,这年头没个手机就是不方便,也不能知会一声自己吃不吃饭。
好歹是室友的一片心意,林冉把钱和粮票放在田文静的桌子上,道了声谢坐下开吃。
土豆炒土豆,青菜炒青菜,两个菜合到一起也毫无违和感,本来就不饿的林冉吃的缓慢,细嚼慢咽。
身后田文静放下擦头发的手巾,闲聊似的问林冉,“许主任给你的报纸呢?”
报纸?林冉吃饭的动作一顿,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下午许世达叫自己独处的理由是拿报纸,“就看了几眼,我没拿回来,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想着晚上无聊看会儿报纸呢,没拿回来就算了,你吃着我去倒水。”田文静也没再继续问,而是端着脸盆去水房把洗头发的水倒掉。
宿舍门被关上,林冉夹起一筷子饭却没有张嘴。
下午聊天时,许世达明显是知道原主的姥姥姥爷在哪里的,自己一再追问,都没得到一点口风。林冉努力想在原主的记忆中找出许世达的存在,可一无所获。
想到许世达为难的表情,还有自己刚进厂时,对方主动过来打招呼,林冉有些头大。原主离开钢铁厂的时候才十岁,她倒不会自恋的觉得许世达是喜欢自己,只是一个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对你亲近,却又想不起来与对方的接触,这是很令人难受的一件事。
走廊里响起脚步声,是田文静回来了。林冉决定放弃思考,努力吃饭,尽量不要辜负室友的‘带饭之情’。
第61章
“冉冉冉冉,一会儿咱俩去趟工会。”吃着早饭的时候,姚珍珍想起出门前母亲的交代,跟林冉说道,“昨天招工和集资的公告一贴出去,下午来登记的人都快把工会挤爆了,我妈她们那边忙不过来,说是让你过去帮忙呢,咱们厂手头没什么活儿的办公室人员都过去。”
“行,”林冉点了点头,两个人刷完饭盒就往工会走去。
还没走到工会门口,两个人就看到了门口排起的长队,和前阵子去供销社抢布有的一拼。
姚珍珍也算是在钢铁厂长大的了,“我从来不知道咱们厂人这么有钱,一说集资都来登记了,这么下去第一批房子能够么?”
林冉心里也在奇怪,按照她的想法,这个方法虽然好,但作为第一批‘螃蟹’楼,吃螃蟹的人应该大多保持观望状态,直接拍板拿钱出来的应该不会太多,至多不会超过一栋楼的量。
两个人挤过人群往屋里走去,办公桌上两个临时立起的牌子解答了她的疑惑,原来工会办公室里是分为两个队伍,一个是登记‘集资盖楼’的,一个是登记招工的,排的长长的队伍正是来报名招工的人们。
“你俩可算来了,冉冉字写得好看,你来帮婶子写表,”看到两人进屋,李芬芳从档案柜前快步走过来,也不客气,直接塞给林冉一份表格。
“你在这登,”随手拽过来一个桌子,李芬芳大声冲‘招工登记’牌子后面的人喊了声,“都按顺序排队,到谁了谁过来,这有两个口,都别挤了。”
姚珍珍被李芬芳另外安排了活计,林冉坐下来开始登记,“姓名,年龄,车间说一下。”
“我叫钱贵,今年四十五,四车间的。”第一个来林冉这登记的人早就看清前面人的流程,此时对答如流,“我想给我弟弟也报上名,他是隔壁纺织厂的,不知道能不能行?”
林冉侧头小声问了第一个给人登记的大婶,这才点头给钱贵的亲戚也登记了信息。
“林冉同志,我还想问下,”登记完了钱贵却没走,而是小声有些犹豫的问,“我听说这方法是你提出的,所以想咨询下你,你说这集资盖楼到底合不合算啊?”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一下,这集资盖起来的楼,五十年内都只让你家住,”林冉写完最后一个字,抬起头来笑着说,“如果一时半会不方便也没事,这批楼盖完还会有下一批楼,只要那边的砖能供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