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钱家农场的菜大部分都是直接销售到富贵人家去,就算他们知道钱家农场是钱汝君的产业,也知道钱汝君是跟皇帝提出商税的人,但是退订的人并不多,因为他们都知道钱家农场的菜多吃能有够有好处,即使有少数几家退订的,发现大家没有集体行动,有一些也回来再继续订,可惜钱家农场有差别价格,老客人的价格最低有优惠,新客人的价格最高。
  据说这是因为送菜的时候,新客人必须让,送菜的额外安排路径,比较麻烦。
  不管怎么说,钱家农场就是要这么做,你如果生气那么就可以不买,对钱家农场来说,你不买也没什么关系,送到市场去卖一样,销路很好。
  但不管怎么说,钱家农场的菜比现在市场中比较贵的菜,价格还高一些,有些人干脆狠下心买钱家农场的菜。
  吃过钱家农场的菜,在经济条件允许之下,就没有办法回归普通的菜。
  而在这段时间,他们增加的新客人非常的多。
  这些商人估计也发现了这点,他们安心的想到,幸好钱家农场的规模就这么大,以前的菜就卖光光,现在的菜也是卖光光,没有影响到总量。
  他却不知道钱汝君早就已经知道会发生这个状况,身为最重要的食品生产商,她绝对不愿意百姓因此饿肚子。
  第九〇四章 粮食
  “蠢货,还以为跟你打得是大汉的商战。
  战士的战场上,没一次的战斗都会有变化,同样的敌人,再下次遇到的时候,会变得更弱,或者更为强大。
  没有变化,那是少数中的少数。
  长安是引领潮流的地方。
  平凡的时候,是人们在思索突破的前奏。
  这次的大浪,虽然是皇帝掀开的,但是对商人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变局。
  有了商税,你们撑起了朝廷的运转,才有说话的本钱。
  小商人看不到其中的好处,难道大商户也看不到?
  我只能说,大汉人太为愚蠢了。”
  钱汝君的声音虽然小,但是还是有说出口,说出口的话,自然就有人听到。
  大部分的人,只是嘲笑着钱汝君不知所谓的话。
  但还是有几个衣着乾净的人,从钱汝君身边走过,对钱汝君说道:
  “公子也是一个明眼人。但是说大汉商人蠢还是太过。朝廷政令传达下来之后,还是有两成商户表示支持,并且积极配合官方查税的官,完成税务造策。准备在规定的日子里缴纳。”
  “那是,把过错扩及到全体是我的过错。”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跟钱汝君讲话的人,看来也是有文化的人,对于他们又劝导了一个人,感到非常的欣慰。
  他们的任务,似乎实在时常里游荡,跟不同的人说话,说明他们心中的理念。
  并且说明他们的判断。
  皇帝刘恒曾经宣布,大官和学生,不得妄言,但是对于长安城的一般百姓,就算他们谈论大官或者是皇室内部的是非,他也乐呵呵的看着。
  似乎,他们可以从这些话,看出有什么势力在活动,或者民间又自发的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至于有关于他们的八卦,只要不是太过过分,不是来自于有心人的挑拨,皇帝也只会与民同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