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女人可以让他的**获得满足,而对女孩子而言,打扮的漂亮一点,也能够让她们能够满足,但是读书对他们来说就必须要从小并且需要很多的钱财,因为大汉的教学方式似乎不是这么的人性化。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因为不涉及到国家的利益,所以钱汝君等于是做了给皇帝看病,没有对皇帝指手画脚,但是看了这么久,皇帝在没有感觉,他就真的有问题了。
  而且钱汝君所教学出来的学生跟这些读之乎者也出来的人,有一个最大差别就是他们只不过是更注重实用。
  这些之乎者也的人,倒是比较聪明的。
  似乎这些聪明,让他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拥有比别人更高干的手段,但是皇帝仔细想想,他们需要这么高官的手段跟他们会不会这么多学问,似乎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只需要识字,流利的书写,能够写明白公文,就不会因为不识字而受到障碍,公文能够往来整个朝廷就能够联系起来。
  但是如果这些读书人就是以出世为目标的读书人,没有机会出世的话,那么他们的未来会怎么办?
  现在的情况还好,做官的人往往还请不到足够的读书人来做官,几乎只要有才能的人都能够安排好位置,而且其实在现在钱多的时候,钱汝君有提出,吏治必须要下乡,而不是应该由地方的长老们来统治地方。
  这个时代由于粮食紧缺,交通不便的关系,城市并没有办法扩大,如果让一个小地方就很多官员来处理的话,其实会形成浪费。
  最好是形成比较大的城市,然后再由官员来处理,比较大的地方就能够分门别类的来处理,不同的事情,也比较能够节省,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交通的问题,所以钱汝君其实要解决的不是长途交通,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短途交通的问题。
  皇帝陷入了思考的困境,钱汝君,慢慢的退出了,因为她知道,只要皇帝肯思考,一定会思考出一个最符合大汉情况的一个实施方法,钱汝君的方法虽然是很好,但是不见得在大汉是最切实的实施方法。
  最重要的原因是,钱汝君不是大汉人,所以她的思考的出发点是后世。
  在她看起来,这个时代除了空气清新食物,没有化学药剂之外,几乎什么都是不如未来的。
  对于人的生存钱汝君要求很多,但是大汉人民似乎要求也不是这么多,除非他们享受到了,他们才知道这些是他应该享受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钱汝君知道她的想法有非常多不实际的地方,而这些不实际的地方,必须有皇帝本人去思考。
  但是皇帝是居上位者,也有一个跟地方脱节太大的一个困扰,因为从他出生到他死亡,几乎他都是上位者,没有接触到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即使接触到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也是地方官跳出最富裕的平民百姓,不可能真的去看最贫穷的百姓,这样是替官员打脸。
  第八八二章 商税
  大汉皇帝有大汉皇帝才能够做的事,它能调动起大汉全国的资源,并且让大汉朝着他的意志的方向而移动。
  在大汉时期,文官还没有兴起,真正能够左右朝政的是一个个世家。
  皇帝想要做一件事,如果违反到世家的权力,这时候他就有解释的义务,解释不同,那就必须动真格的。
  如果不牵涉到世家,那么皇帝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表面上看起来,钱汝君所提议的几件事情都跟世家没有关系。
  但是皇帝刘恒不会这么认为,皇帝刘恒会知道,其实世家牵涉到大汉的方方面面。
  所以钱汝君提的每一件事情,都跟世家能够产生关系,而最能够产生关系的,其实就是皇帝准备着手去做的商税。
  名义上是因为吕后收了商税,所以为了避免跟吕后牵扯上关系,所以大汉朝廷充实之后不再谈商税的问题。
  但是商税的问题远不是这么简单,吕后当时收商税,其实就跟自家利益发生了隔阂,所以才会造成反弹。
  也就是刘家王朝之所以,能够打败吕氏,得以保存下来的重大原因。
  皇帝刘恒决定先动商税的原因是,现在在大汉,他已经有仁皇帝之称,朝政基本上已经掌握在手里。
  世家大族轻易没有办法动到他的皇权。
  因为在大汉想要推翻一个皇帝就必须有合理的理由。例如皇帝暴虐无道。
  但很明显的,皇帝刘恒跟暴虐无道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暴虐无道,那是地方官员,也不是皇帝主动要去做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