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钱汝君举的例子对皇帝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工匠这么多,而且他们也不愿意把他们手头的技术传给别人。
  甚至把他的生命拿走也要守住。
  只要他们家里人能传承下去就可以了。
  不是工匠的人,学的不认真,工匠教的也不认真,如何让工匠变多?
  而且我们要工匠,最主要是朝廷有需求,民间哪里需要工匠?
  如果朝廷要请工匠,将平白多出多少开支。”
  钱汝君发现,她刚才说的话,皇帝没有办法理解,所以在皇帝的耳朵被忽略了。
  人们虽然看的出来,金麦城富裕,但是对金麦城富裕的原因,却看不出来。
  最后,他们把金麦城富裕的原因,归到钱汝君身上。
  也归到钱汝君对皇权给予的特权,加以充分应用。
  但是他们觉得,就是具有稀少性,才有这种效果,如果每一个人都得到特权,效果就会不见了。
  “打制锅碗瓢盆不需要工匠吗?父皇知道民间为了取得这些生活用品有多么艰难吗?
  就少府的那些人,能够替天下百姓打制农具吗?
  他们连朝廷军方的需求,都不见得能够满足。
  一份农具就要耗费他们非常多的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工匠,可以发展技术的话,我们打制农具的速度永远快不了。
  工匠要有积极性,我们会得到许多幻想中的东西,例如,儿臣献给父皇的床垫,坐垫,使用起来,是不是比以往更为舒服?”
  钱汝君有信心,她给皇帝的东西,皇帝一定会拿来用。
  这些,都是能让人过的更为舒适的物品。
  “我们需要打造许多新的农具,成立农会组织,让农民能够使用到这些新农具,取代以往繁复费力的工作,并且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让他们可以耕作更多的土地,或者能有时间替土地施肥,收集肥料。
  农会组织,能够提供工具,并且教会他们现在最重要的耕作新知。
  并且代替官吏来照顾农民,收税。
  如果农业工具种类永远是那些,我们的生产技术没有办法提升,粮食就不会增加。
  现在生产的粮食实在是太少了,是单位面积太少,土地在适当的维护之下,再加上农业器械,至少可以增加五倍。”
  钱汝君虽然想要放大来说,但是想到皇帝下的命令,可是军令,必须做到。
  皇帝有坑她的想法,并不稀奇。
  如果说到土地的最高产量,那钱汝君是找死。
  有太多条件,现在没有办法做到。
  万一这个地方出了一点什么状况,生产力没有达到,那她的人头或许就交代了。
  虽然皇帝不见得想在这个时候拿到她的人头,但是钱汝君也不想给皇帝一个口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