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些人似乎特别擅长人际往来,钱汝君发现学堂岛学生似乎没有一个在人际关系上会有困扰的。
  修道路的问题,如果遇到沟通,估计又要学堂岛学生出马。
  钱汝君发觉,在某些方面,她的确越来越跟不上学堂岛学生的脚步。
  第八七九章 税制必须改变
  钱汝君开始思考,人民需要些什么,如何能让大汉朝廷和人民幸福之间取得平衡。
  百姓不能被当成猪狗,如果人只有活下去一个念头,那么,钱汝君还真的不知道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再次见到皇帝的时候,这一次,钱汝君变得有点火爆,不像之前,总是给皇帝带来好消息。
  “工匠都被大汉朝廷聚集起来,没有自由活动的权利。
  朝廷需要很多工匠来维持活动。
  但是民间的生产也需要很多工匠。
  如果工匠在民间发展出一个可以增加农产的物品,那么朝廷的税收,将因此增加百分之二十。
  用这百分之二十的钱,支付给工匠薪水,兴建现在兴建的各种工程,还措措有余。
  工匠体系,也能够纳入税收,这样到最后,税收还能增加。
  金麦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民间几乎没有成熟的工匠,除了金麦城竭力培养的以外,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工匠,只是上班族。
  所以,不算在其中,何况我也没有把他们当为工匠。
  拥有工匠这个身份,在大汉是一种悲哀。”
  钱汝君偷偷的在心里说道,在传统朝廷统治的历史上都是一种悲哀。
  “我不愿把他们视为的匠籍,他们也只有制造分解部分的能力。
  我更愿意叫他们上班族。
  因为工匠都会被朝廷收编,虽然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技艺赚到钱,但是替官方做事可没有钱可以赚。
  但是依照规定,他们却必须听从指令,随时出发替朝廷做事,路上的路费还要自己出。
  这对他们来说,何其不公。
  他们要远离家里,在路上耗掉半年,结果只有工作三个月。
  剩下三个月,他们回家又能做什么?
  但是在外面,生活费这么高……
  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为困苦。
  所以很多工匠都想要逃出大汉。
  这是最为可悲而且可叹的事情。因为,附近的国家能够给他们优渥的生活。
  他们承载着的是我们大汉的光辉,与读书人所研读的典籍没有差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