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3 / 4)
他又在心里接了下半句:自从将军有了苏姑娘后,真的是没有比陪着她更要紧的事了。
云宣对他的反省还算满意:“既然知错,还杵在这里做什么?”
张庆心中叫苦,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哭丧着脸转身继续回去站岗,却又听云宣道:“带把凳子,好生盯着。”
待张庆拎着凳子坐回门口后,云宣见苏蔷虽然看完了补上来的那一页卷宗后却仍微微蹙着眉,问道:“怎么了?”
“那日清晨,虽然光线不好,但我却确定看到她的指甲是完好的,可后来在刑部门口时,她的一只手露了出来,我却见她的右手食指、中指与小拇指的指甲都多多少少地断了一截,当时便觉得很奇怪。”苏蔷沉思着向他解释道,“虽然这张补上的手记可以解释这件事,但我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毕竟那时将金不离的尸体搬上平板车的是那个衙役和穆先生两个人,而当时我也在场,我分明记得穆先生在将尸体放上车后还亲自将她的双手放在了身子两旁,并未碰触到她的衣裳。后来那个衙役去欧阳慕家找能遮盖尸体的布,照理说应该也不会碰到尸体,至于后来,他一直都在禁卫军的护送下回的刑部,路上也不会动尸体,而且街上的路再是不平坦,也不至于会颠簸到尸体的手有什么动静才是。”
云宣的神色波澜不惊,却已然明白了她的疑虑:“你的意思是,那个衙役是故意将她的指甲给弄断的?”
她迟疑着道:“或许吧,可既然连穆铭都判定他只是失职,也许只是我想多了而已。”
除非那个穆先生也是知情的。
虽然目前尚不明确金不离的指甲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但他显然明白她的想法:“人心皆不可测,这件事我自会留意的。”
她将那最后一页手记夹在了卷宗里面,问他道:“那向桓呢,他有没有向殿下说明他与金不离的关系?”
“知己好友,并无男女私情。”云宣答道,“依他的说法,他与金不离只是才气相投。”
她又问道:“那他们是如何相识的?”
一个是名声显赫的世家公子,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妓馆花魁,若是照着戏折子来,他们若不是一见倾心,那至少会是惺惺相惜吧。
云宣道:“向桓的姐姐向卉是个性子豪爽不拘小节的女子,她有一次女扮男装去了一趟玉珠坊,尔后与金不离相识,两人因性情相投而相交甚密。后来金不离便经常去向卉家中与她小聚,所以也便结识了与向卉同住一府的向桓。”
苏蔷微有意外:“如此说来,向卉姐弟两人并没有与他们的叔父向东英同住?”
若他们并非单独建府,那他们与金不离的交往的确也不太方便。
云宣似乎对这件事也了如指掌:“他们姐弟二人在一年前便搬出来了,听说当时向东英处死了向卉身边的一个丫鬟,罪名是那个小丫鬟不安分守己有魅惑主子之嫌,大概是指责她有攀附向桓之意。与那个丫鬟关系亲厚的向卉似乎因此大病了一场,后来向桓心疼她,坚持要带她离开,向东英还曾因此大发雷霆,威胁他们说若是他们敢搬出去单住便断了他们的月钱,但始终也没有使他们改变主意。而他们现在住的那个宅子,是向桓靠着变卖字画挣来的钱买下的。不过,他们似乎并不知道,那个宅子是穆铭买下后又托人将它低价转卖给他们的。”
听到此事与穆铭有关,苏蔷明白了他为何会对向桓姐弟的事情如此清楚。
毕竟他父亲的案子极有可能与穆铭有关,想要做到知己知彼,自然凡事都要留意。
苏蔷了然道:“如此说来,他们姐弟二人也算是有主意的,难怪向桓会自作主张去找殿下帮忙。”
云宣赞同道:“若非如此,他也不能算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了。”
她细思了片刻,最后问道:“你说,向桓之所以求睿王殿下帮忙,会不会是他认为穆铭会公报私仇?”
也许穆铭知道了他与金不离的关系,认为是她勾引了他,所以并不愿为她主持公道,毕竟像他这样身份的人本不该与青楼妓馆的女子有任何牵扯。
更有甚者,向桓可能还在怀疑她的死与穆铭和向家脱不了干系。
“虽然向桓并不承认,但我想应该会与这个有关。”云宣认同道,“毕竟若是金不离的死与向家和穆铭有关,那睿王殿下在查明事实后也不会轻易让他们伏法,毕竟在他那里,向家终究是自己人。”
所以向桓既要查明金不离被害的真相,又不愿向家会真正被牵扯其中,所以能帮到他的只有睿王,而不是逸王。
那倘若金不离被害的确与向家有关呢?他又会怎么做?
眼见便到了暮晚,云宣不得不准备起身离开,在从她手中接过卷宗的时候,他似在抚慰她般道:“向桓坚称金不离不可能与欧阳慕有男女私情,若他的确是被冤枉的,我自会还他一个清白。”
在他面前,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说什么,只轻轻点了点头。
快到门口的时候,他又想起一事,停住了脚步后转身对她道:“对了,近日元歆可能会不□□分,你留心些。” ↑返回顶部↑
云宣对他的反省还算满意:“既然知错,还杵在这里做什么?”
张庆心中叫苦,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哭丧着脸转身继续回去站岗,却又听云宣道:“带把凳子,好生盯着。”
待张庆拎着凳子坐回门口后,云宣见苏蔷虽然看完了补上来的那一页卷宗后却仍微微蹙着眉,问道:“怎么了?”
“那日清晨,虽然光线不好,但我却确定看到她的指甲是完好的,可后来在刑部门口时,她的一只手露了出来,我却见她的右手食指、中指与小拇指的指甲都多多少少地断了一截,当时便觉得很奇怪。”苏蔷沉思着向他解释道,“虽然这张补上的手记可以解释这件事,但我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毕竟那时将金不离的尸体搬上平板车的是那个衙役和穆先生两个人,而当时我也在场,我分明记得穆先生在将尸体放上车后还亲自将她的双手放在了身子两旁,并未碰触到她的衣裳。后来那个衙役去欧阳慕家找能遮盖尸体的布,照理说应该也不会碰到尸体,至于后来,他一直都在禁卫军的护送下回的刑部,路上也不会动尸体,而且街上的路再是不平坦,也不至于会颠簸到尸体的手有什么动静才是。”
云宣的神色波澜不惊,却已然明白了她的疑虑:“你的意思是,那个衙役是故意将她的指甲给弄断的?”
她迟疑着道:“或许吧,可既然连穆铭都判定他只是失职,也许只是我想多了而已。”
除非那个穆先生也是知情的。
虽然目前尚不明确金不离的指甲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但他显然明白她的想法:“人心皆不可测,这件事我自会留意的。”
她将那最后一页手记夹在了卷宗里面,问他道:“那向桓呢,他有没有向殿下说明他与金不离的关系?”
“知己好友,并无男女私情。”云宣答道,“依他的说法,他与金不离只是才气相投。”
她又问道:“那他们是如何相识的?”
一个是名声显赫的世家公子,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妓馆花魁,若是照着戏折子来,他们若不是一见倾心,那至少会是惺惺相惜吧。
云宣道:“向桓的姐姐向卉是个性子豪爽不拘小节的女子,她有一次女扮男装去了一趟玉珠坊,尔后与金不离相识,两人因性情相投而相交甚密。后来金不离便经常去向卉家中与她小聚,所以也便结识了与向卉同住一府的向桓。”
苏蔷微有意外:“如此说来,向卉姐弟两人并没有与他们的叔父向东英同住?”
若他们并非单独建府,那他们与金不离的交往的确也不太方便。
云宣似乎对这件事也了如指掌:“他们姐弟二人在一年前便搬出来了,听说当时向东英处死了向卉身边的一个丫鬟,罪名是那个小丫鬟不安分守己有魅惑主子之嫌,大概是指责她有攀附向桓之意。与那个丫鬟关系亲厚的向卉似乎因此大病了一场,后来向桓心疼她,坚持要带她离开,向东英还曾因此大发雷霆,威胁他们说若是他们敢搬出去单住便断了他们的月钱,但始终也没有使他们改变主意。而他们现在住的那个宅子,是向桓靠着变卖字画挣来的钱买下的。不过,他们似乎并不知道,那个宅子是穆铭买下后又托人将它低价转卖给他们的。”
听到此事与穆铭有关,苏蔷明白了他为何会对向桓姐弟的事情如此清楚。
毕竟他父亲的案子极有可能与穆铭有关,想要做到知己知彼,自然凡事都要留意。
苏蔷了然道:“如此说来,他们姐弟二人也算是有主意的,难怪向桓会自作主张去找殿下帮忙。”
云宣赞同道:“若非如此,他也不能算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了。”
她细思了片刻,最后问道:“你说,向桓之所以求睿王殿下帮忙,会不会是他认为穆铭会公报私仇?”
也许穆铭知道了他与金不离的关系,认为是她勾引了他,所以并不愿为她主持公道,毕竟像他这样身份的人本不该与青楼妓馆的女子有任何牵扯。
更有甚者,向桓可能还在怀疑她的死与穆铭和向家脱不了干系。
“虽然向桓并不承认,但我想应该会与这个有关。”云宣认同道,“毕竟若是金不离的死与向家和穆铭有关,那睿王殿下在查明事实后也不会轻易让他们伏法,毕竟在他那里,向家终究是自己人。”
所以向桓既要查明金不离被害的真相,又不愿向家会真正被牵扯其中,所以能帮到他的只有睿王,而不是逸王。
那倘若金不离被害的确与向家有关呢?他又会怎么做?
眼见便到了暮晚,云宣不得不准备起身离开,在从她手中接过卷宗的时候,他似在抚慰她般道:“向桓坚称金不离不可能与欧阳慕有男女私情,若他的确是被冤枉的,我自会还他一个清白。”
在他面前,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说什么,只轻轻点了点头。
快到门口的时候,他又想起一事,停住了脚步后转身对她道:“对了,近日元歆可能会不□□分,你留心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