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慢慢从地上起来,披上衣服,目光停留在断剑上——那是他被尉峥折断的心剑,早已经化为废铁。
  李迟意将断剑捡起来,目光露出挣扎与不舍。
  摩挲了片刻,他毅然扔掉手中残剑:“请传于我魔修功法罢。”
  尉峥走过来,捡起地上的残剑,又交到他手上:“手中有剑,恒守己心,便无所谓正道魔道。”
  李迟意微微动容,似有所悟。
  直到这一刻,李迟意看向尉峥的目光开始有所改变了。
  ……
  栖迟宫,藏书阁。
  “上古时期,各种功法流派盛行,百花齐放。凡人掌握向天地借力之法,返璞归真,便是所谓修真问道。有的人的道在于长生不老,便是为飞升成仙。有的人的道在于掌握天地之力,便是为立地成魔。
  成仙有成仙的好处,飞升成功者,甚至可以与天地同寿。魔修中集大成者,可以呼风唤雨,翻江倒海,比之同等境界的修仙者,法力要强上数倍不止。”
  “修炼仙魔之道,如在荒原上徒行,走的人多的那条,就是正道,反之为邪道。数万年前,这两边力量为了正邪之争,争执不休,此消彼长,直到第一次仙魔大战,魔修滥用天地之力,导致云深大陆分崩离析。其他势力联合起来打压魔修,魔修势力一蹶不振,这才奠定了修仙为正,修魔为邪的基础,一直延续至今。”
  “是以上古魔修并非指心术不正者,仅仅是修炼方式的不同。”
  李迟意疑惑道:“既然如此,那么现在的魔修都以魔气为本源,修炼后性情大变,喜怒无常,多数成为十恶不赦之徒?”
  “仙魔大战结束后,为免天地再次失衡,各大势力断绝了大部分的魔修传承,只留下以天地间秽气为本源的修魔方法,以吸收多余秽气,平衡天地。长此下来,秽气也就变成了后世所说的魔气,而长期用秽气修炼的人,自然会受到秽气影响,心性大变。”
  “湛戎战死之后,凤王继承他遗愿,偷偷将他的功法保存在藏书阁之中,无人知晓。若不是凤宫认我为主,这部功法恐怕将会一直湮没无闻。”
  尉峥神念一动,藏书阁中央的明珠释放出温暖的光芒,投射在一道玉石屏风之上,那屏风上景色宛如活过来一般,缓缓变幻,最后一道墨色的影子出现在屏风之上,凝结成实体,变成了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简。
  他将玉简取下,交予李迟意手上:“你丹田毁坏,无法吸收灵气,却也机缘巧合拥有了接受魔尊传承的体质,倒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了。”
  破而后立么?
  李迟意深吸一口气,将玉简按在额头,瞬间,一道洪亮如钟鼓的声音响在他识海,源源不断向他输送玉简之中的传承。
  李迟意五心朝上,原地打坐,两眼空茫,陷入无我的境地之中。
  “天地初开,一分阴阳,二化灵秽之气,再生五行,遂演化万物。常人以丹田容纳二气,化五行为己用,如身临浩淼之海而固守一洼之地……”
  渐渐地,他仿佛体会到了传承中的那一丝真意。
  若以人丹田比作容器,那么修炼时聚集灵力冲刷丹田,便是在不断扩大容器的容量,若筑基期丹田的容量有蝌蚪大小,渡劫期则有巨鲸大小,可容纳的灵气呈几何倍数上升。
  然而便是巨鲸,之于沧海而言也不过一粟,巨鲸能掀起巨浪,撞翻商船,却没有能力发动一场飓风,一场海啸。
  魔尊湛戎的道,是抛却驭使元素的灵气,打碎容纳灵气的丹田,将神识融入天地之间,将自己化为大海的一部分。
  少年对这种感觉毫不陌生,他早在两世进阶之时,就已经触及过这种玄而又玄的境界。
  他很容易就将自己神识漫延出去,与天地融为一体,神识倏忽化为一棵青草,体验清晨露水的甘甜,又忽然化作温煦的光芒,落在孔鹰的长羽之间。
  一时间他是尘埃,一时间他是山岚。
  尘埃化作晨曦间微亮的光点,山岚笼罩在栖梧境的每一处,浸透晚霞。
  他曾停留在栖迟宫的最高处,见过日出之时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化作过尉铮发丝间停留的碧蝶,看到那人俊美的眉眼无波无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