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设备进场(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阶段是由单机组成的冲压线早期的冲压线,是按照工序、工艺的不同,把不同吨位或者相同吨位的压力机排列安放在一起。压力机的上、下料全部靠人工来实现。压力机之间的工件则是靠传送带、行车甚至铲车来传递。
  这个阶段的压力机,行程次数不高,电气控制系统也比较简单,液压润滑系统的监控功能也比较少。
  这一阶段,各国的的发展情况不同,横跨了20世纪60--80年代,直至90年代。在我国,大多数现存的冲压线属于这一阶段的产品,目前还有很多汽车及冲压件生产厂仍然在继续购买这样的产品”,皮伟介绍道。
  “是因为便宜吧”,江辉插嘴说道。
  “确实是,第一阶段的冲压生产线,成本还不到最先进的冲压生产线的三分之一”,加藤在一边说道。
  “第二阶段是带简易上下料装置机械式的多工位冲压线在这个阶段,对于生产量不是很大的汽车厂以及冲压件厂,开始采用简易的上、下料装置来代替人工对压力机实施上、下料”,皮伟继续说道。
  “这一时期,一般有采用机械和气动结合起来的上下料装置。这些装置,总体上来说,柔性很差,对工件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多少帮助。
  在国内90年代后期从欧洲一些二、三流压力机厂家引进的压力机线,有些就配备有这个时期的产品,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掉”。
  “在同一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大批量的生产有了非常迫切的需求。
  于是便产生了大型机械式送料多工位压力机。
  这种大型机械式送料多工位压力机的送料装置采用机械式凸轮传动机构,结构非常复杂,送料的动力来自于压力机的主传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