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节(3 / 4)
但事情没有照他所预料的那样去发展。
凤凰台到河谷,江南大半的土地都落到公主手中之后,和平到来了。
百姓努力耕种以填饱肚腹,商路通达,资源丰富之下,世家子弟在这样的祥和中很快忘记了离开的人,他们还有闲心去议论平洲事故。浑然忘了六年前,凤凰台人人自危,三年前,河谷就如平洲。
世家还能议论平洲,还会回头感叹。百姓忘得就更快了。
黄松年看着手中河谷奏章,河谷稻一年两熟,今年已经丰收了。
从云贼死后,徐公不舍河谷百姓,情愿留在河谷,不肯归来。有他在河谷,又有万应城与公主城两地的支撑,再加上商人源源不绝的往河谷送钱送物,不愁河谷不兴。
河谷已有四成农田复耕,百姓归田虽不足两成,但已能自给自足了。
徐公还顺便把当年划给云贼做庆国的另外十九座城全都给“说服”了。
这老头的手段,黄松年一向是心服口服的。
何况姜将军走之前把各城领头的世家全裹到凤凰台来“告状”了。
公主慈爱安抚,这些人“乐不思归”。
黄松年的家里还放着一百多个“不思归”的人呢。其余毛昭家、花万里家都有,只要公主不说让他们走,他们就只能“不思归”。
现在看起来也不必回去了。
鲁王旦到,公主显见是想把河谷留给鲁人的。
如今那二十二座城虚位以待,只等鲁人到了以后,鲁国英贤们就都有事做了。
“因小见大。往日是我狭隘了。”黄松年手握奏章,“公主之策才是真正有益天下的良国之策。”他起身道,“我要去见公主,你要不要一起来?”毛昭就也站起来,整整衣冠,“公有何事?”既然要他去帮腔,就先透个底吧。
黄松年笑道:“我去要官。”
黄松年和毛昭一起面见姜姬,异口同声的替河谷那些被云贼祸害过的世家求官求爵。花万里听说后也赶来了。
三人声泪俱下,说这些人太可怜了,被云贼欺负得太惨了,公主这么慈爱,对他们还是太冷淡了。
姜姬从谏如流,那该怎么做呢?黄松年等人纷纷道,云贼为祸天下,这些人受害,虽然不是公主的过错,但这也没办法,现在除了公主能给他们一个公道,还有谁能呢?
三人力谏,亲友子弟听说后,带着那些不思归们过来,一起跪在殿前求公主怜惜。
这么多人一起恳求,公主怎么能不心软呢?
当即赐爵,赐屋,赐车。
她赏赐完,黄松年等领众人跪拜,山呼万岁。
有那一二觉得不太对头的,此情此景也不敢出来做一个清醒的人,稀里糊涂的跪了。
等受赐的人领了赏,住进了受赐的屋子——还没有黄家的屋子好!突然发现走不了了!
他们想走,自然要去先是收留他们,又替他们求来赐爵的黄松年等辞行。
不能不辞行就走啊,那就太不知礼了!
一辞,黄松年等就一脸震惊:为何要走?难不成是嫌弃公主所赐之爵太小?来人拼命摇头:不是啊!
黄松年再问:那是嫌屋子小? ↑返回顶部↑
凤凰台到河谷,江南大半的土地都落到公主手中之后,和平到来了。
百姓努力耕种以填饱肚腹,商路通达,资源丰富之下,世家子弟在这样的祥和中很快忘记了离开的人,他们还有闲心去议论平洲事故。浑然忘了六年前,凤凰台人人自危,三年前,河谷就如平洲。
世家还能议论平洲,还会回头感叹。百姓忘得就更快了。
黄松年看着手中河谷奏章,河谷稻一年两熟,今年已经丰收了。
从云贼死后,徐公不舍河谷百姓,情愿留在河谷,不肯归来。有他在河谷,又有万应城与公主城两地的支撑,再加上商人源源不绝的往河谷送钱送物,不愁河谷不兴。
河谷已有四成农田复耕,百姓归田虽不足两成,但已能自给自足了。
徐公还顺便把当年划给云贼做庆国的另外十九座城全都给“说服”了。
这老头的手段,黄松年一向是心服口服的。
何况姜将军走之前把各城领头的世家全裹到凤凰台来“告状”了。
公主慈爱安抚,这些人“乐不思归”。
黄松年的家里还放着一百多个“不思归”的人呢。其余毛昭家、花万里家都有,只要公主不说让他们走,他们就只能“不思归”。
现在看起来也不必回去了。
鲁王旦到,公主显见是想把河谷留给鲁人的。
如今那二十二座城虚位以待,只等鲁人到了以后,鲁国英贤们就都有事做了。
“因小见大。往日是我狭隘了。”黄松年手握奏章,“公主之策才是真正有益天下的良国之策。”他起身道,“我要去见公主,你要不要一起来?”毛昭就也站起来,整整衣冠,“公有何事?”既然要他去帮腔,就先透个底吧。
黄松年笑道:“我去要官。”
黄松年和毛昭一起面见姜姬,异口同声的替河谷那些被云贼祸害过的世家求官求爵。花万里听说后也赶来了。
三人声泪俱下,说这些人太可怜了,被云贼欺负得太惨了,公主这么慈爱,对他们还是太冷淡了。
姜姬从谏如流,那该怎么做呢?黄松年等人纷纷道,云贼为祸天下,这些人受害,虽然不是公主的过错,但这也没办法,现在除了公主能给他们一个公道,还有谁能呢?
三人力谏,亲友子弟听说后,带着那些不思归们过来,一起跪在殿前求公主怜惜。
这么多人一起恳求,公主怎么能不心软呢?
当即赐爵,赐屋,赐车。
她赏赐完,黄松年等领众人跪拜,山呼万岁。
有那一二觉得不太对头的,此情此景也不敢出来做一个清醒的人,稀里糊涂的跪了。
等受赐的人领了赏,住进了受赐的屋子——还没有黄家的屋子好!突然发现走不了了!
他们想走,自然要去先是收留他们,又替他们求来赐爵的黄松年等辞行。
不能不辞行就走啊,那就太不知礼了!
一辞,黄松年等就一脸震惊:为何要走?难不成是嫌弃公主所赐之爵太小?来人拼命摇头:不是啊!
黄松年再问:那是嫌屋子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