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纵使是在野外,也并不下流。
  鲁国这边坐了一大堆人,斐忧与风迎燕这边也坐了一堆人。
  但奇特的是, 鲁国那里不止有鲁人, 还有郑人、魏人、燕人、晋人等各诸侯国士子, 皆同仇敌忾。
  甚至还有凤凰台人、灵武人、固卫人、河谷人,以及其他大城世家子弟。这些人都是前去鲁国游学,之后就留在了鲁国为官为士。
  而且鲁王身边还有赵太子和魏大夫。
  还有鲁相,姜蟠龙。
  他在这等大场面上也毫不畏怯,言谈有物,风姿不俗,叫人心折。
  文会一开始都很温和,大家分小堆互相通一通姓名,说一说趣事风物。
  风迎燕和斐忧也带了人,加入各个小团体中引导话题。
  等气氛渐热,大家都开始褪去陌生感,愿意畅所欲言时,风迎燕先问:“某乃灵武人,敢问鲁王因何到此呢?”
  坐在上首的姜旦看蟠相。
  蟠儿道:“我王已禅位太子,如今不能再称鲁王了。请各位尽管直呼我王姓名。”他含笑道,“我王名旦。”
  这个还真是没人知道!
  风迎燕那一堆的人立刻鼓噪起来。
  看姜旦现在还年轻着呢,这就不当大王了?
  风迎燕逼道:“那请问鲁人旦,你为何无圣旨而出鲁?”
  姜旦这一回倒是答话了,取出一旨道:“孤有旨意才出鲁的。”
  什么旨呢?安乐公主哭诉皇帝有难,求她的鲁王弟弟救皇帝的命。
  看这道旨发的时间,皇帝正在河谷。
  这个……
  倒是名正言顺了。
  风迎燕就点头,与身后数人议论过后,回过身来对姜旦说:“如此,倒是我等失言了。”
  便起身端端正正的对姜旦行礼赔罪。
  他一动,身后的人就不得不跟他一起站起来对姜旦赔罪。
  日后再有人问姜旦为什么身为鲁王却无旨出鲁,他们都要帮着解释。
  第二问,风迎燕问的是姜旦身后带的鲁人。
  为什么带这么多鲁人过来?你是不是有不臣之心?这里面是不是藏着军队?
  这一问,蟠儿代答:“这都是听说我王要走,追随而来的百姓。皆为良民。”
  他说愿意带大家去看,咱们明日坐上车,从这里往后走,想看几天看几天,肯定都是百姓,一个带兵器的都没有。
  风迎燕的第二问也落空了,他的气度还不错,没有大怒,没有失落,而是客客气气的夸姜旦治国治得好,“由民观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