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咏一禅师是您的师弟。当初那场大火的真相,您当真不在意么?”
  程荀微微倾身,自下而上凝视着辩空浑浊苍老的双眼。那双眼睛一如既往的平静、宽厚、包容。
  僧人视万物为空,可程荀分明在其中看见了些许流转的暗光。
  无言良久,辩空终于开口。
  “泰和二十五年,得知咏一寂灭后,我孤身一日从岭南赶赴金佛寺,只念着为他超度。”
  他的身子微微动了一下。
  “金佛寺从前香火鼎盛,出事后便人影寥寥。待我去后,信众告诉我,官府已将四十余位僧人安葬,寺中建筑半数都已倒塌,只待将来重建,不许人进出。”
  他并未与官府抵抗,只在金佛寺门口坐了四十九日。完成超度后,他便走了。
  而后十几年,他再未去过金佛寺。
  于佛门中人而言,死亡并非终结,只是回到万物伊始、轮回之初。咏一的逝去,与世上一株草木的枯萎、一只鸟雀的殒身,并无不同。
  ——他本该这么想的。
  他与咏一自小便被师父收养、受戒,二人在岭南长大。
  咏一离世前,他们已经四五年未见了。咏一去金佛寺传承佛法,他则继承了师父的衣钵,留在岭南苦修。几年来,除却几次书信往来,再无交集。
  可无数个午夜梦回,他却总能梦见咏一坐在大火之中,面无表情地望着他。
  熊熊烈火不断吞噬咏一的面容,扭曲的火舌之中,一时是他儿时懵懂无知的模样,一时是他沉静清秀的青年样貌,还有多年前离别时、他一身落拓行装的模样。
  而每一个咏一,都在声声唤着一句话。
  “师兄。”
  他明白,这是怨憎、是妄念、是着相。他的心,不静了。
  后来,他离开了自小长大的岭南,向北修行。十几年里,他游历各地,辗转来到京城,渐渐站稳脚跟,有了个“高僧”的名号。金佛寺的种种,已好似一个遥远的故事。
  直到五年前,他收到一封来自没有来历的信。
  上头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
  “乌三意绝断,藏密金佛关。”
  程荀不由得一怔。
  她自然明白这信里的乌三是谁。
  这乌三原名乌钊,家中排行第三,是前朝一位德高望重、声名远扬的大儒。
  乌三顺遂了一辈子,临要致仕时,却因异党陷害、政治倾轧,全族俱没。临死前,乌三在狱中留下万字血书,而后气绝身亡。
  可乌三又与金佛寺何关?谁又是金佛寺中的“乌三”?
  程荀眉头紧蹙,线索在脑海里结成一团乱麻,她试图从中抽出解开一切的线头。
  半晌,她道:“所以,你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