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苗(4 / 4)
载沣、载洵与载涛很早便已都梳洗完毕,在正房里等着载潋一块儿用早膳,兄妹四人用过了膳,载沣便让张文忠领着人去给杠夫们分发早膳。
王府马房里的小厮们很早便已将马车套好了,在院里边闲聊边候着,载涛用过了早膳,便领着载潋去看马,载潋想起卓义也曾说过很喜欢马,便叫上卓义一块儿来瞧马。
卓义见载涛亲自喂的那匹马毛色发亮,双目炯炯有神,不禁连连赞叹道,“七爷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吧?怎么将这匹马喂得这样漂亮!实在叫我开了眼界!”
载涛面上并不说什么,心里头实则乐得很,只对卓义淡笑道,“不过是闲来瞧瞧,嘱咐他们上点儿心罢了!”载潋却掩着嘴笑,打趣载涛道,“别瞧我七哥装作浑不在乎的,其实心里乐得很吧?我就知道你最喜欢马了。”
载涛敲了敲载潋的脑门,笑骂道,“你这小丫头,回头不叫你用我这匹好马了!”卓义跟着一起呵呵直笑,载涛叹了声气便忽然岔开了话题道,“妹妹如今倒是长大了,原先沉溺于阿玛过世的悲痛中,还一味想留在这里而不想回家,如今妹妹也比从前懂事儿多了。昨日见你能体谅我们额娘,我便更如此想。”
载潋也只是轻笑,道,“到底不如从前了,我如今哪儿敢一人躲在这里贪图安逸,京中事多,我若在,也好让哥哥们安心。”
众人启程回京时太阳仍未初生,京郊天冷气寒,载潋躲在马车里便一直搓着双手,企图能让自己暖和一些。载洵脱下件自己的绒袄来想要给载潋披上,却被载潋喊了一顿,“六哥!我这是手冷,你怎么就将袄子脱了!你故意想冻坏了自个儿不是?你若是冻病了可不要赖在我头上,我可不认!”载洵收回了自己的手,半怒半笑道,“诶,你这丫头,谁说了我要赖你。”载潋淡淡一笑,推过了载洵的手去,只道,“六哥啊,你就好好儿穿着吧!别真冻病了。”
载沣见状,忙吩咐了驾车的小厮将马驾快点,好早些回到城里去。
载潋与兄长们进城时也才不过辰时,不过日头渐渐暖了,众人也都不觉得冷了。
载潋用手拨开了马车侧面的帘子来晒太阳,见外头的百姓来来往往,冬日暖阳下的集市也格外热闹,心里也不禁跟着温暖起来。
载沣与载洵此刻都有些犯困了,坐在颠簸的马车上都合起了眼打盹儿。载潋见已离王府不远,本以为就要这样安静下去,却忽然听见马车外有一人高谈阔论的高呼声传进耳畔来。
载潋极为好奇地更掀大了帘子,只见前头不远处正有一人站在闹市之中,脚踩着两层圆木,正完全投入于自己激昂的宣讲中。
载潋听到眼前这个身材并不算高大的中年男子用一口不标准也不流利的官话激昂道,“…华夏文明延续五千年来,文化底蕴夯实之基础,工、农、商、药,各方各面无不在西方各国之上,若言落后,恐怕唯有野蛮不能及!而为何如今连日本蕞尔小国,我华夏千百年来的坐下弟子都能凌驾于我们之上呢?皆因我国长久以来不思求变,固守陈规,若能开通变达,以激民智,才能成万世不朽之基业啊…”
闹市中人潮熙攘,很快便有很多人围到他的身边,人群越聚越多,几乎挡住了马车的去路,前头驾马的阿升推开马车前的木门来问是否要绕路,载潋却示意他别大声,因她正听此人的宣讲听得专注。
载沣和载洵此刻也都被此人激昂的宣讲声吵醒了,载沣便也侧着头掀起帘子去听此人的演说,载潋顺着载沣一侧的窗户见那宣讲的男子身边还跟着两位与卓义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手里抱着厚厚的两摞书,兴致昂扬地向感兴趣宣讲的人分发。
载沣放下了手中的帘子来,长叹了声气,载潋不知载沣怎么了,便忙问他,“哥哥,怎么了?”载沣却只是摇了摇头,面露难色道,“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只是他们都不懂,我大清基业是祖宗所创,规矩乃祖宗所立,岂能如草民所言,言变就能变呢。”
载潋忽然想起,自己曾经不止一次亲耳听到皇上说过,“唯有革新图强,我朝中兴才有希望…”她也知道此次甲午惨败,与如今朝廷上的贪腐成风、政以贿行都离不开关系,阿瑟的父亲刘步蟾正是因此弊端而牺牲之人。
可如今看来,前方荆棘满地,正如载沣所说,谈起革新,谈起改变,又谈何容易呢。
载潋复又掀着帘子看宣讲的男子,又听他道,“知己知彼,方言百战不殆,西方强于我国之兵事,亦当虚心学习,若能翻译刊印西方各国有格致之书,用于救国图强,我朝中兴并非无望啊!”
载潋听至此处,终于按捺不住了,她想此人的想法皇上或许会感兴趣,便转头吩咐瑛隐道,“丫头,你替我跑一趟,问问这位先生,叫什么名字?”
载潋望着瑛隐渐渐跑远的身影正想得入神,却忽然听卓义发出一阵震耳的动静来,原来卓义听了此人的话,早已经坐不住了,他从马车上一跃而下,飞奔着跑向人群当中,从两位年轻人手里要过了一本书来。
阿瑟见卓义也走了,颇有些坐立不安,忙对载潋道,“格格,此人虽会言论,可所言皆是理想状态,他所说的,亦并非就能够实现啊,他所说的刊印西方各国书报,依我看来就并不现实,我从前在英国学习时便知晓他们西洋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与态度,若不做变通,与我们并不能完全相融。”
载潋知道阿瑟是担心卓义,便安慰她道,“你别急,我觉得卓义只因为听他说要翻译西方有格致之书才感兴趣的,毕竟他一心向往同文馆,志向不就在此吗?你别担心,他只是那本书回来瞧瞧,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不久后瑛隐才急匆匆跑回来,她在人群中挤了半天,额头上都生出一层汗来,载潋用绢子替她擦了擦,忙道,“辛苦你了丫头,你问到了吗?”
瑛隐喘了半天的气,还没来得及答载潋的话,匆匆赶回来的卓义已跳上了马车,此刻正兴奋不已地挥着手里两本书,替瑛隐答了话,“康南海,好一个南海先生!”
载潋转头去瞧了瞧卓义手中的书,只见两本书一本名为“新学伪经考”而另一本名为“孔子改制考”,两本书的封面上都写着卓义方才大吼的名字——南海康有为。
※※※※※※※※※※※※※※※※※※※※
一如既往期待评论~
戊戌,要开始了。 ↑返回顶部↑
王府马房里的小厮们很早便已将马车套好了,在院里边闲聊边候着,载涛用过了早膳,便领着载潋去看马,载潋想起卓义也曾说过很喜欢马,便叫上卓义一块儿来瞧马。
卓义见载涛亲自喂的那匹马毛色发亮,双目炯炯有神,不禁连连赞叹道,“七爷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吧?怎么将这匹马喂得这样漂亮!实在叫我开了眼界!”
载涛面上并不说什么,心里头实则乐得很,只对卓义淡笑道,“不过是闲来瞧瞧,嘱咐他们上点儿心罢了!”载潋却掩着嘴笑,打趣载涛道,“别瞧我七哥装作浑不在乎的,其实心里乐得很吧?我就知道你最喜欢马了。”
载涛敲了敲载潋的脑门,笑骂道,“你这小丫头,回头不叫你用我这匹好马了!”卓义跟着一起呵呵直笑,载涛叹了声气便忽然岔开了话题道,“妹妹如今倒是长大了,原先沉溺于阿玛过世的悲痛中,还一味想留在这里而不想回家,如今妹妹也比从前懂事儿多了。昨日见你能体谅我们额娘,我便更如此想。”
载潋也只是轻笑,道,“到底不如从前了,我如今哪儿敢一人躲在这里贪图安逸,京中事多,我若在,也好让哥哥们安心。”
众人启程回京时太阳仍未初生,京郊天冷气寒,载潋躲在马车里便一直搓着双手,企图能让自己暖和一些。载洵脱下件自己的绒袄来想要给载潋披上,却被载潋喊了一顿,“六哥!我这是手冷,你怎么就将袄子脱了!你故意想冻坏了自个儿不是?你若是冻病了可不要赖在我头上,我可不认!”载洵收回了自己的手,半怒半笑道,“诶,你这丫头,谁说了我要赖你。”载潋淡淡一笑,推过了载洵的手去,只道,“六哥啊,你就好好儿穿着吧!别真冻病了。”
载沣见状,忙吩咐了驾车的小厮将马驾快点,好早些回到城里去。
载潋与兄长们进城时也才不过辰时,不过日头渐渐暖了,众人也都不觉得冷了。
载潋用手拨开了马车侧面的帘子来晒太阳,见外头的百姓来来往往,冬日暖阳下的集市也格外热闹,心里也不禁跟着温暖起来。
载沣与载洵此刻都有些犯困了,坐在颠簸的马车上都合起了眼打盹儿。载潋见已离王府不远,本以为就要这样安静下去,却忽然听见马车外有一人高谈阔论的高呼声传进耳畔来。
载潋极为好奇地更掀大了帘子,只见前头不远处正有一人站在闹市之中,脚踩着两层圆木,正完全投入于自己激昂的宣讲中。
载潋听到眼前这个身材并不算高大的中年男子用一口不标准也不流利的官话激昂道,“…华夏文明延续五千年来,文化底蕴夯实之基础,工、农、商、药,各方各面无不在西方各国之上,若言落后,恐怕唯有野蛮不能及!而为何如今连日本蕞尔小国,我华夏千百年来的坐下弟子都能凌驾于我们之上呢?皆因我国长久以来不思求变,固守陈规,若能开通变达,以激民智,才能成万世不朽之基业啊…”
闹市中人潮熙攘,很快便有很多人围到他的身边,人群越聚越多,几乎挡住了马车的去路,前头驾马的阿升推开马车前的木门来问是否要绕路,载潋却示意他别大声,因她正听此人的宣讲听得专注。
载沣和载洵此刻也都被此人激昂的宣讲声吵醒了,载沣便也侧着头掀起帘子去听此人的演说,载潋顺着载沣一侧的窗户见那宣讲的男子身边还跟着两位与卓义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手里抱着厚厚的两摞书,兴致昂扬地向感兴趣宣讲的人分发。
载沣放下了手中的帘子来,长叹了声气,载潋不知载沣怎么了,便忙问他,“哥哥,怎么了?”载沣却只是摇了摇头,面露难色道,“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只是他们都不懂,我大清基业是祖宗所创,规矩乃祖宗所立,岂能如草民所言,言变就能变呢。”
载潋忽然想起,自己曾经不止一次亲耳听到皇上说过,“唯有革新图强,我朝中兴才有希望…”她也知道此次甲午惨败,与如今朝廷上的贪腐成风、政以贿行都离不开关系,阿瑟的父亲刘步蟾正是因此弊端而牺牲之人。
可如今看来,前方荆棘满地,正如载沣所说,谈起革新,谈起改变,又谈何容易呢。
载潋复又掀着帘子看宣讲的男子,又听他道,“知己知彼,方言百战不殆,西方强于我国之兵事,亦当虚心学习,若能翻译刊印西方各国有格致之书,用于救国图强,我朝中兴并非无望啊!”
载潋听至此处,终于按捺不住了,她想此人的想法皇上或许会感兴趣,便转头吩咐瑛隐道,“丫头,你替我跑一趟,问问这位先生,叫什么名字?”
载潋望着瑛隐渐渐跑远的身影正想得入神,却忽然听卓义发出一阵震耳的动静来,原来卓义听了此人的话,早已经坐不住了,他从马车上一跃而下,飞奔着跑向人群当中,从两位年轻人手里要过了一本书来。
阿瑟见卓义也走了,颇有些坐立不安,忙对载潋道,“格格,此人虽会言论,可所言皆是理想状态,他所说的,亦并非就能够实现啊,他所说的刊印西方各国书报,依我看来就并不现实,我从前在英国学习时便知晓他们西洋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与态度,若不做变通,与我们并不能完全相融。”
载潋知道阿瑟是担心卓义,便安慰她道,“你别急,我觉得卓义只因为听他说要翻译西方有格致之书才感兴趣的,毕竟他一心向往同文馆,志向不就在此吗?你别担心,他只是那本书回来瞧瞧,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不久后瑛隐才急匆匆跑回来,她在人群中挤了半天,额头上都生出一层汗来,载潋用绢子替她擦了擦,忙道,“辛苦你了丫头,你问到了吗?”
瑛隐喘了半天的气,还没来得及答载潋的话,匆匆赶回来的卓义已跳上了马车,此刻正兴奋不已地挥着手里两本书,替瑛隐答了话,“康南海,好一个南海先生!”
载潋转头去瞧了瞧卓义手中的书,只见两本书一本名为“新学伪经考”而另一本名为“孔子改制考”,两本书的封面上都写着卓义方才大吼的名字——南海康有为。
※※※※※※※※※※※※※※※※※※※※
一如既往期待评论~
戊戌,要开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