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寻找舒婷(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还不能有个文学梦呢。
  时间上来说,确实传播的有点快,据陈野在论坛上翻找的信息,最初的帖子应该就是周三下午发布的。
  结合陈晟的话,他这个体育老师八成就是发帖人。
  上课期间逛论坛,小孩子也干不出这事儿啊。
  体育老师的工作真够闲的。
  按下心中的吐槽,陈野继续听陈晟的讲述:“第二天就有人过来问我认不认识舒婷,我怎么可能认识啊。”
  体育老师经常逛的论坛是老猫网,跟大涯网都是文青基地。
  那首诗周三下午发网上,迅速就被版主给置顶加精了,后来还整了个全站推荐。
  就陈野最近了解的市场价格,这一波推荐能值2000以上。
  当然,为了网站的人气,他们对这样的内容肯定不遗余力地免费推广。
  就这样,《致橡树》从老猫网火到了各个论坛。
  当天就有人在发帖询问舒婷是谁,有没有认识的。
  当然没这个人。
  后来应该还是这个体育老师,在网上发帖说舒婷是平京商学院的,具体哪一届的不清楚。
  于是,范围缩小,全网寻找平京商学院的人。
  这个学校的人倒是冒出来了,但是都没有听说过一个叫舒婷的才女。
  “我们这届倒是有个叫舒婷的女生,不过她的全名叫张舒婷,而且也不是才女,我问过,诗不是她写的。”
  陈野刷到这个帖子的时候,也是被这巧合吓一跳。
  幸好自己是这个世界唯一的bug,要不然就太不合理了。
  “你吃鸡蛋,觉得好吃就行了,又何必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许久未曾露面的“我真的是富二代”,发了一个标题是这样的帖子。
  就像陈野分析的,精辟的水词儿是互联网传播的一大利器,这个标题瞬间就吸引住了网友的眼球。
  点开帖子,内容大概是这样:
  “今日得观《致橡树》这首诗,如遭雷击,目瞪口呆,寥寥几句道出爱情的真谛,也难怪在网上如此火爆。
  但是,又看到网上许多人不关注诗歌本身,而去一门心思找写诗的人,甚至有个别同学去骚扰一个同名的无辜女生。
  真是让人感觉有‘买椟还珠’之嫌。
  如题,你吃鸡蛋,觉得好吃就行了,又何必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咱们好好欣赏这首朦胧的情诗就够了。”
  陈野很鸡贼的将“朦胧”二字塞入这段话里,就等着有人给这类诗归类的时候能想起他的话。
  鸡蛋和母鸡的水词儿,在今后流传甚广,不过人们其实已经找不到这句话的原作者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