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196节(2 / 4)
她将自己手中那张纸放在石桌上,轻点了点其中一行字,道:“令诸州推举明习经学者,以明经射策取士……州县及乡,各令置学。”
浅知自己那一时空历史的她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王权要和士族扳一扳手腕,长久被士族把控的资源,皇帝要让第三者也进场去夺一夺了。
软弱的帝王是不敢干也干不成这样的事的,而这一位大齐皇帝,桑萝视线落在末尾“武定三年八月十九”那一行小字上。
建国不过三年,如果当真如许掌柜去岁打听到的那样,这一位手掌军权,作风铁血,如今又劝农桑兴教化,桑萝觉得,现在或许当真是她们可以离山归田的时机了。
其他人听不明白桑萝的话,但勤读书的那几个早在看到桑萝手中那张诏令时就已经隐隐觉察到属于他们的机会或许已经来了。
年长些的如魏清和,成熟些的如王云峥,想得深远几分,而似沈安、许文博这几个年岁稍小些,凑过去把那一纸诏令读下来后,惊喜望向桑萝:“大嫂,新朝廷要办学?”
桑萝笑着点了点头,“对,不止是要办学,这是庶民子弟也能靠读书谋出路的意思了。”
家里有孩子读书的几家人一下子激动了起来,卢二郎当即就凑了过去,小心捧起那张纸,唤沈安,言语间难掩激动:“小安,来,你给叔把这个读一下。”
陈老汉、卢老汉、陈婆子、卢婆子和甘氏等一群围在旁边听得半懂不懂的人纷纷点头:“对对对,小安,给我们念念。”
沈安也不怵,当即笑应下来,捧起那纸诏书一字一句读了起来,少年人的声音清越,吐字清晰,加之能替皇帝执笔拟昭之人,文采华章,字字珠玑,哪怕陈婆子她们三句里有两句听不大懂,也不妨碍她们觉得特别好听,都没敢打断,直等沈安念完了,才让他给说说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那边热闹喧腾,这边王云峥再听一遍也难掩激动,他看向许掌柜,道:“姨父,不若再想法子找你旧友打听打听外边情况吧。”
置办州学,又以明经射策取士,他读书这么些年,心下怎能不激动?
沈烈也看桑萝,道:“那我陪许掌柜出去走一趟?”
沈烈倒没想太多,他也喜欢读书,但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可以和桑萝并肩一起看书练字,是因为读书和书本身给他的乐趣,至于更多的,现今还并没有去想太多。
他现在更想的是能给桑萝安定幸福的生活,这是他们在山里住的第三年秋末了,如果外边确实大局初定,这时候先一步出去可作的选择会多得多。
第209章 授田
出去具体要打听些什么,这都是需要细商量的。村外村,大伙儿平日里读书、许掌柜给孩子们讲些生意经的草堂中,不止村外村的老者青壮在,冯、郑、周、甘几家当家的男人听得消息也匆匆赶了过来。
此时的村外村早不需诸多避忌,早在谷中老少都搬出来后,较少出来的卢婆子、许老太太等人渐渐也与邻近几村的人有点接触,冯柳娘今夏发现有孕了,卢婆子就邀了亲家母过来探一探,冯母来过一趟后发现和她原先瞎想的不太一样,好似没什么不好走动的,后边甘氏的娘和周癞子媳妇偶尔也会过来,两方走动便就勤了起来。
因而那边几家人过来,在村外耍长棍练刀法的沈金和施二牛就把人领进了草堂。
这一进去,至黄昏方散。
翌日一早,沈烈和许掌柜就带着些许干粮和水,带着两村之人的期盼和忐忑离开了内围。
……
歙州城外不远处,时隔近一年半,许掌柜又一次见到老相识,王家与他、与魏家交情都不错的一个管事。
那管事年四十许,身后还带着个年二十许的小子,甫一见面,看到是许掌柜便笑了笑,疾走几步:“我看那字迹就猜着是你。”
许掌柜也忙上去见礼,称之王管事,又唤了王管事身后那小子的名字,原是王管事的儿子。
王管事上下打量许掌柜,见他气色颇好,似比去岁见到时还强上几分,不由得欣慰,问道:“七公子、清和和你家小可好?”
王云峥在王家这一辈行七,这七公子便是指的王云峥。
许掌柜笑着点头:“托你的福,都好。”
寒喧几句,又给沈烈作过介绍,便提起了正事来。许掌柜从怀里取出那几张请人抄下来的布告递给那王掌柜,道:“王管事,我这趟是因为看到这个,特意出来的,想问问现在外边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可适合出来了?”
王管事翻了翻,面上露出几许笑意:“你这消息还挺灵。” ↑返回顶部↑
浅知自己那一时空历史的她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王权要和士族扳一扳手腕,长久被士族把控的资源,皇帝要让第三者也进场去夺一夺了。
软弱的帝王是不敢干也干不成这样的事的,而这一位大齐皇帝,桑萝视线落在末尾“武定三年八月十九”那一行小字上。
建国不过三年,如果当真如许掌柜去岁打听到的那样,这一位手掌军权,作风铁血,如今又劝农桑兴教化,桑萝觉得,现在或许当真是她们可以离山归田的时机了。
其他人听不明白桑萝的话,但勤读书的那几个早在看到桑萝手中那张诏令时就已经隐隐觉察到属于他们的机会或许已经来了。
年长些的如魏清和,成熟些的如王云峥,想得深远几分,而似沈安、许文博这几个年岁稍小些,凑过去把那一纸诏令读下来后,惊喜望向桑萝:“大嫂,新朝廷要办学?”
桑萝笑着点了点头,“对,不止是要办学,这是庶民子弟也能靠读书谋出路的意思了。”
家里有孩子读书的几家人一下子激动了起来,卢二郎当即就凑了过去,小心捧起那张纸,唤沈安,言语间难掩激动:“小安,来,你给叔把这个读一下。”
陈老汉、卢老汉、陈婆子、卢婆子和甘氏等一群围在旁边听得半懂不懂的人纷纷点头:“对对对,小安,给我们念念。”
沈安也不怵,当即笑应下来,捧起那纸诏书一字一句读了起来,少年人的声音清越,吐字清晰,加之能替皇帝执笔拟昭之人,文采华章,字字珠玑,哪怕陈婆子她们三句里有两句听不大懂,也不妨碍她们觉得特别好听,都没敢打断,直等沈安念完了,才让他给说说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那边热闹喧腾,这边王云峥再听一遍也难掩激动,他看向许掌柜,道:“姨父,不若再想法子找你旧友打听打听外边情况吧。”
置办州学,又以明经射策取士,他读书这么些年,心下怎能不激动?
沈烈也看桑萝,道:“那我陪许掌柜出去走一趟?”
沈烈倒没想太多,他也喜欢读书,但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可以和桑萝并肩一起看书练字,是因为读书和书本身给他的乐趣,至于更多的,现今还并没有去想太多。
他现在更想的是能给桑萝安定幸福的生活,这是他们在山里住的第三年秋末了,如果外边确实大局初定,这时候先一步出去可作的选择会多得多。
第209章 授田
出去具体要打听些什么,这都是需要细商量的。村外村,大伙儿平日里读书、许掌柜给孩子们讲些生意经的草堂中,不止村外村的老者青壮在,冯、郑、周、甘几家当家的男人听得消息也匆匆赶了过来。
此时的村外村早不需诸多避忌,早在谷中老少都搬出来后,较少出来的卢婆子、许老太太等人渐渐也与邻近几村的人有点接触,冯柳娘今夏发现有孕了,卢婆子就邀了亲家母过来探一探,冯母来过一趟后发现和她原先瞎想的不太一样,好似没什么不好走动的,后边甘氏的娘和周癞子媳妇偶尔也会过来,两方走动便就勤了起来。
因而那边几家人过来,在村外耍长棍练刀法的沈金和施二牛就把人领进了草堂。
这一进去,至黄昏方散。
翌日一早,沈烈和许掌柜就带着些许干粮和水,带着两村之人的期盼和忐忑离开了内围。
……
歙州城外不远处,时隔近一年半,许掌柜又一次见到老相识,王家与他、与魏家交情都不错的一个管事。
那管事年四十许,身后还带着个年二十许的小子,甫一见面,看到是许掌柜便笑了笑,疾走几步:“我看那字迹就猜着是你。”
许掌柜也忙上去见礼,称之王管事,又唤了王管事身后那小子的名字,原是王管事的儿子。
王管事上下打量许掌柜,见他气色颇好,似比去岁见到时还强上几分,不由得欣慰,问道:“七公子、清和和你家小可好?”
王云峥在王家这一辈行七,这七公子便是指的王云峥。
许掌柜笑着点头:“托你的福,都好。”
寒喧几句,又给沈烈作过介绍,便提起了正事来。许掌柜从怀里取出那几张请人抄下来的布告递给那王掌柜,道:“王管事,我这趟是因为看到这个,特意出来的,想问问现在外边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可适合出来了?”
王管事翻了翻,面上露出几许笑意:“你这消息还挺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