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3 / 4)
砍伐的木材运回,都被送到凭祥县衙,由李大令的族兄出面作价收购。
别看李庆青官职不高,他出身的李家,在思明府却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李父是上一任凭祥县令,李庆青非经科举和吏部选官,直接蒙皇恩袭了父职。
这在应天和顺天州府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广西云南等地,要压服归附的土司和边民,只有如李家这般的当地大族才有足够的实力。
换个人生地不熟的看看?
不出一个月就会下落不明。
孟清和同李县令合作赚钱,朱能也参了一股。土司带着勇士和西南边民开展伐木运动,顺便扫清了大军离开后,隐藏在各处的胡氏残余,还挖出了不少安南军储存的粮库,算是意外之喜。
孟清和不敢擅自做主,同朱能商量后,派遣亲兵追上大军,给沈瑄送信,同时将自己联合成国公李大令发“战争财”的事,写成奏疏,递送入京。
送信的是朱能身边的亲卫,这名亲卫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前锦衣卫。
可以想见,这封奏疏绝对会第一时间呈送御览。
亲卫出发后,朱能仔细瞅了孟清和两眼,发战争财,给皇帝送钱,还明摆到了台面上,这脑袋是怎么长的?
朱能了解永乐帝,只要这封奏疏抵京,想找孟清和的麻烦,也得看皇帝同不同意。
“贤弟果真大才,为兄自愧不如。”
孟清和:“……”
自从拉上成国公一起赚钱,这位就满口的“兄弟”,一脸胡子拉碴对他叫弟弟,不嫌差辈吗?
抛开这些,仔细想想,抱上永乐帝大腿,再靠上成国公这棵大树,貌似也不错?
第一百七十四章 难题
十二月的南京,雨雪连绵。
天愈发冷,出身北方的城头戍卫好似又回到了边塞。
金陵之地罕有如此大的降雪,户部奏报,应天十八府多处遭灾,有个别州县甚至降下冰雹,损坏房屋不算,苏湖等地的冬小麦恐会歉收。
右顺门内,当值的户部左侍郎和两名郎中对坐苦笑。
往前两个月,顺天八府遭灾,陛下免了今明两年的钱粮,如今应天又遇天灾,明年的夏粮怕是无望。
“长此以往,当如何是好。”
户部不差钱,永乐三年,国库里的金银铜钱比皇太孙在位期间加起来还多。
可金银不能当饭吃,不能充禄米军粮。
临到年关,勋贵和朝官排队等着领粮。依惯例,还要以舟师运粮至天津卫和顺天府。拨拉算盘,算出所需的数额,户部上下都急得上火。把粮册看出花来,也凑不齐这么多粮食。
“或可奏请陛下,再以宝钞抵充部分禄米。”一名郎中道,“宝钞不可,铜钱亦可。北疆的军粮可暂时从顺天八府和大宁等地的府库筹集。河间保定等地虽有天灾,宣府大宁等地却是丰产。开原广宁两地互市也有富余,可奏请陛下,请汉王赵王两位殿下……”
“不可!”
郎中的话未说完,就被打断。
户部尚书夏元吉推门而入,身上的斗篷覆了一层薄雪,乌纱上也落了水痕。
“司徒。” ↑返回顶部↑
别看李庆青官职不高,他出身的李家,在思明府却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李父是上一任凭祥县令,李庆青非经科举和吏部选官,直接蒙皇恩袭了父职。
这在应天和顺天州府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广西云南等地,要压服归附的土司和边民,只有如李家这般的当地大族才有足够的实力。
换个人生地不熟的看看?
不出一个月就会下落不明。
孟清和同李县令合作赚钱,朱能也参了一股。土司带着勇士和西南边民开展伐木运动,顺便扫清了大军离开后,隐藏在各处的胡氏残余,还挖出了不少安南军储存的粮库,算是意外之喜。
孟清和不敢擅自做主,同朱能商量后,派遣亲兵追上大军,给沈瑄送信,同时将自己联合成国公李大令发“战争财”的事,写成奏疏,递送入京。
送信的是朱能身边的亲卫,这名亲卫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前锦衣卫。
可以想见,这封奏疏绝对会第一时间呈送御览。
亲卫出发后,朱能仔细瞅了孟清和两眼,发战争财,给皇帝送钱,还明摆到了台面上,这脑袋是怎么长的?
朱能了解永乐帝,只要这封奏疏抵京,想找孟清和的麻烦,也得看皇帝同不同意。
“贤弟果真大才,为兄自愧不如。”
孟清和:“……”
自从拉上成国公一起赚钱,这位就满口的“兄弟”,一脸胡子拉碴对他叫弟弟,不嫌差辈吗?
抛开这些,仔细想想,抱上永乐帝大腿,再靠上成国公这棵大树,貌似也不错?
第一百七十四章 难题
十二月的南京,雨雪连绵。
天愈发冷,出身北方的城头戍卫好似又回到了边塞。
金陵之地罕有如此大的降雪,户部奏报,应天十八府多处遭灾,有个别州县甚至降下冰雹,损坏房屋不算,苏湖等地的冬小麦恐会歉收。
右顺门内,当值的户部左侍郎和两名郎中对坐苦笑。
往前两个月,顺天八府遭灾,陛下免了今明两年的钱粮,如今应天又遇天灾,明年的夏粮怕是无望。
“长此以往,当如何是好。”
户部不差钱,永乐三年,国库里的金银铜钱比皇太孙在位期间加起来还多。
可金银不能当饭吃,不能充禄米军粮。
临到年关,勋贵和朝官排队等着领粮。依惯例,还要以舟师运粮至天津卫和顺天府。拨拉算盘,算出所需的数额,户部上下都急得上火。把粮册看出花来,也凑不齐这么多粮食。
“或可奏请陛下,再以宝钞抵充部分禄米。”一名郎中道,“宝钞不可,铜钱亦可。北疆的军粮可暂时从顺天八府和大宁等地的府库筹集。河间保定等地虽有天灾,宣府大宁等地却是丰产。开原广宁两地互市也有富余,可奏请陛下,请汉王赵王两位殿下……”
“不可!”
郎中的话未说完,就被打断。
户部尚书夏元吉推门而入,身上的斗篷覆了一层薄雪,乌纱上也落了水痕。
“司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