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3 / 4)
盼盼这才知道她以前也是在服装厂做缝纫工的,和表哥丁海龙是相亲认识的,结婚没多久就生了女儿。丁海龙也在工业园的一家厂子上班,每天早出晚归的,在家的时间很少。
刘静对盼盼很是羡慕:“你和立东是同学是吧,你们在一起感情真好,我婆婆都经常说立东特别疼你。”
“大姑肯定不会说的这么好听,她一定会说立东惯着我吧。”
刘静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盼盼就知道自己说准了。
两人说了一会话,大门口那就传来声音,是杨立东回来了。
刘静赶忙起身告辞,杨立东和她打招呼:“嫂子,等到海龙哥休息的时候,你们一起来玩。”刘静笑着答应。
杨立东是去买设备的,盼盼赶忙询问结果:“怎么样,买来了吗?”
“买来了,全套设备接近一万块,明天厂家就发过来了。”
这下盼盼就放心了,杨立东考虑一下又和盼盼商量:“我想买一辆二手的面包车,这样送货也方便,还有你去市场进货的时候,咱们也可以自己开车去。”
盼盼有些忧心:“那家里的钱还够不够?”
“差不了多少,咱爸那还有一些,要是不够的话,我就先找他借一点。”
盼盼想着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这么做了,谁知到了晚上杨立秋和许铭扬就给他们送钱来了。
“我们的钱现在放着也没有什么用处,你们做生意急需用钱,先拿去用就是。”
原来那天杨立秋听了盼盼的话,以为弟弟做生意拿不定主意是缺钱,回家和丈夫一商量,两人就把家里的钱拿来支持自己的弟弟了。
姐姐姐夫非要给,杨立东推辞半天,只能收下。他和姐姐承诺:“等我生意赚了钱,一定年年给你们分红。”
钱的问题解决了,事情进展的就快了起来。杨立东在旧车市场转了一圈,开回了一辆六七成新的面包车。这种车的后座收起来空间很大,送货再合适不过了。
人手的问题杨立东和盼盼商量决定先招三个人,盼盼让大娘帮着在村里把消息散了出去,立刻就有不少人来打听。就如同杨立东说的那样,大都是四五十岁的。她们这个年龄出门找工作也都是一些辛苦的脏活累活工资也不高,还不如就在村里找点事做。
盼盼挑了三个看着干脆利索的留了下来,嘱咐她们去医院查体,办了健康证就可以上班了。
盼盼这边人刚刚选好,杨爱红就找来了。
“立东媳妇听说你家要开馒头店,怎么也没和家里商量一下。”
杨爱红前几天刚和侄子侄媳妇生了一场气,对他家的事也懒得管了,一直也没有关注。今天冷不丁的听说三强家的媳妇要给侄子家里打工,她这才知道立东开店的事,急忙就找来了。
盼盼懒得和她兜圈子,直接说道:“怎么没商量?我们一家子肯定商量过的,我爸也同意了。”
杨爱红听着盼盼的语气不好,想着今天来的目地,声音不由软了下来:“你这个孩子,说话就是冲,大姑也是怕你们年轻考虑不周到。我听说你们要找几个帮工的,你们也是,这招外人做什么,大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等明天我来给你们帮忙。”
盼盼可不敢找她,大姑要是来了,这店谁是老板呀,他们两口子还要听她的不成。
“大姑,你这么大年纪了,正是在家里享福的时候,我们可不敢劳累你。你要是觉得无聊,在家帮嫂子看看孙女不也挺好吗?”
杨爱红见盼盼不答应很是恼怒,几次下来,她也知道这个侄媳妇不是个软性子,她也强迫不来。只得硬撑着留下话:“这事,你说了也不算,我找立东爷俩说去。”
盼盼心想你找谁也没用,你这尊大佛我们家可请不起。
没用几天杨立东就把相关的营业执照都办了下来,挑了一个吉利的日子,他们家的馒头店准备开业了。
这天一早天还没亮,杨立东就起身了,盼盼听着动静也醒了:“几点了?”
“把你吵醒了,才四点,你再睡会吧。” ↑返回顶部↑
刘静对盼盼很是羡慕:“你和立东是同学是吧,你们在一起感情真好,我婆婆都经常说立东特别疼你。”
“大姑肯定不会说的这么好听,她一定会说立东惯着我吧。”
刘静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盼盼就知道自己说准了。
两人说了一会话,大门口那就传来声音,是杨立东回来了。
刘静赶忙起身告辞,杨立东和她打招呼:“嫂子,等到海龙哥休息的时候,你们一起来玩。”刘静笑着答应。
杨立东是去买设备的,盼盼赶忙询问结果:“怎么样,买来了吗?”
“买来了,全套设备接近一万块,明天厂家就发过来了。”
这下盼盼就放心了,杨立东考虑一下又和盼盼商量:“我想买一辆二手的面包车,这样送货也方便,还有你去市场进货的时候,咱们也可以自己开车去。”
盼盼有些忧心:“那家里的钱还够不够?”
“差不了多少,咱爸那还有一些,要是不够的话,我就先找他借一点。”
盼盼想着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这么做了,谁知到了晚上杨立秋和许铭扬就给他们送钱来了。
“我们的钱现在放着也没有什么用处,你们做生意急需用钱,先拿去用就是。”
原来那天杨立秋听了盼盼的话,以为弟弟做生意拿不定主意是缺钱,回家和丈夫一商量,两人就把家里的钱拿来支持自己的弟弟了。
姐姐姐夫非要给,杨立东推辞半天,只能收下。他和姐姐承诺:“等我生意赚了钱,一定年年给你们分红。”
钱的问题解决了,事情进展的就快了起来。杨立东在旧车市场转了一圈,开回了一辆六七成新的面包车。这种车的后座收起来空间很大,送货再合适不过了。
人手的问题杨立东和盼盼商量决定先招三个人,盼盼让大娘帮着在村里把消息散了出去,立刻就有不少人来打听。就如同杨立东说的那样,大都是四五十岁的。她们这个年龄出门找工作也都是一些辛苦的脏活累活工资也不高,还不如就在村里找点事做。
盼盼挑了三个看着干脆利索的留了下来,嘱咐她们去医院查体,办了健康证就可以上班了。
盼盼这边人刚刚选好,杨爱红就找来了。
“立东媳妇听说你家要开馒头店,怎么也没和家里商量一下。”
杨爱红前几天刚和侄子侄媳妇生了一场气,对他家的事也懒得管了,一直也没有关注。今天冷不丁的听说三强家的媳妇要给侄子家里打工,她这才知道立东开店的事,急忙就找来了。
盼盼懒得和她兜圈子,直接说道:“怎么没商量?我们一家子肯定商量过的,我爸也同意了。”
杨爱红听着盼盼的语气不好,想着今天来的目地,声音不由软了下来:“你这个孩子,说话就是冲,大姑也是怕你们年轻考虑不周到。我听说你们要找几个帮工的,你们也是,这招外人做什么,大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等明天我来给你们帮忙。”
盼盼可不敢找她,大姑要是来了,这店谁是老板呀,他们两口子还要听她的不成。
“大姑,你这么大年纪了,正是在家里享福的时候,我们可不敢劳累你。你要是觉得无聊,在家帮嫂子看看孙女不也挺好吗?”
杨爱红见盼盼不答应很是恼怒,几次下来,她也知道这个侄媳妇不是个软性子,她也强迫不来。只得硬撑着留下话:“这事,你说了也不算,我找立东爷俩说去。”
盼盼心想你找谁也没用,你这尊大佛我们家可请不起。
没用几天杨立东就把相关的营业执照都办了下来,挑了一个吉利的日子,他们家的馒头店准备开业了。
这天一早天还没亮,杨立东就起身了,盼盼听着动静也醒了:“几点了?”
“把你吵醒了,才四点,你再睡会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