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殿下少年时(重生) 第124节(3 / 4)
此番他的讨好得到了回应,他很开心的在高悦行耳边说个不停。
高悦行心想,他可真吵啊。
忽然记起了曾经哑姑关于他的牢骚,说他小时候的性格又吵闹又调皮。
看来所言非虚。
比起上一世似乎心里永远藏着心事,喜怒哀乐都不显山露水的襄王。
高悦行更喜欢眼前这个纯粹美好的少年,在她面前好似一副永远没有烦心事的模样。
想来确实,有爱人在侧,足以抚慰所有的愁绪。
高悦行道:“明年,等我明年,我一定来看漫山遍野盛放的海棠。”
*
高悦行的嫁衣耗时一年多,终于有了份像模像样的体面。高夫人说,长姐的嫁衣可是准备了足足四年才完成了。
高悦行望着自己的凤冠霞帔,身心俱疲,心想,管他好不好的,反正也就这样了。
都怪李弗襄猴急似的。
才刚过去一年,高悦行的生辰临近,礼部便奉皇帝的旨意,迫不及待的选好了成亲的吉日。
三月初九及笄。
三月初十大婚。
别说是皇室了,就算是贫民百姓家里,也没有这样急吼吼的婚事。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有什么不光彩的丑事等不得了,比如说,女方的肚子……
京城百姓里隐隐有了这种说话传开。
倒不是因为平日里这一对小鸳鸯的品行不好,而是前不久,他们皇室里,刚刚出了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
是信王。
当今皇上膝下只这么两个儿子,虽然明显有所偏爱,但是单论起来,对待信王也不能算差。
去年,信王李弗迁迎娶了翰林院编修的妹妹,婚后才不到七个月,信王府里却传下了喜讯,皇上的第一个小皇孙降生了。
是侍妾所出。
京中权贵皆哗然。
正室王妃迎进府中还没有任何动静呢,妾室的孩子先生了出来。
那几日,翰林院编修上朝时的脸都是绿的。
信王登门谢罪,却吃了闭门羹,叫人瞧了好大的一场笑话。
高悦行别看在深闺中不怎么出门,但这种事情必定第一时间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传进内宅妇人的耳中。
高悦行知道此事,是有一日长姐回娘家帮她做针线的时候,告诉她的。
彼时高悦行正坐在院中,一边绣着扇子,一边盯着高明冬练刀,冬哥儿从郑帅那里讨了一把未开刃的,适合像他这么大孩子尺寸的刀,耍起来虎虎生风。 ↑返回顶部↑
高悦行心想,他可真吵啊。
忽然记起了曾经哑姑关于他的牢骚,说他小时候的性格又吵闹又调皮。
看来所言非虚。
比起上一世似乎心里永远藏着心事,喜怒哀乐都不显山露水的襄王。
高悦行更喜欢眼前这个纯粹美好的少年,在她面前好似一副永远没有烦心事的模样。
想来确实,有爱人在侧,足以抚慰所有的愁绪。
高悦行道:“明年,等我明年,我一定来看漫山遍野盛放的海棠。”
*
高悦行的嫁衣耗时一年多,终于有了份像模像样的体面。高夫人说,长姐的嫁衣可是准备了足足四年才完成了。
高悦行望着自己的凤冠霞帔,身心俱疲,心想,管他好不好的,反正也就这样了。
都怪李弗襄猴急似的。
才刚过去一年,高悦行的生辰临近,礼部便奉皇帝的旨意,迫不及待的选好了成亲的吉日。
三月初九及笄。
三月初十大婚。
别说是皇室了,就算是贫民百姓家里,也没有这样急吼吼的婚事。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有什么不光彩的丑事等不得了,比如说,女方的肚子……
京城百姓里隐隐有了这种说话传开。
倒不是因为平日里这一对小鸳鸯的品行不好,而是前不久,他们皇室里,刚刚出了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
是信王。
当今皇上膝下只这么两个儿子,虽然明显有所偏爱,但是单论起来,对待信王也不能算差。
去年,信王李弗迁迎娶了翰林院编修的妹妹,婚后才不到七个月,信王府里却传下了喜讯,皇上的第一个小皇孙降生了。
是侍妾所出。
京中权贵皆哗然。
正室王妃迎进府中还没有任何动静呢,妾室的孩子先生了出来。
那几日,翰林院编修上朝时的脸都是绿的。
信王登门谢罪,却吃了闭门羹,叫人瞧了好大的一场笑话。
高悦行别看在深闺中不怎么出门,但这种事情必定第一时间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传进内宅妇人的耳中。
高悦行知道此事,是有一日长姐回娘家帮她做针线的时候,告诉她的。
彼时高悦行正坐在院中,一边绣着扇子,一边盯着高明冬练刀,冬哥儿从郑帅那里讨了一把未开刃的,适合像他这么大孩子尺寸的刀,耍起来虎虎生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