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长生乐第六折下(2 / 3)
尽管最后两个字放轻了不少,殿中之人仍旧听得真切。而几乎压垮云掌柜的,也正是这最后两个字。
“云掌柜打得一手好算盘,知道商船难免受到渡口的搜查,便索性将运有官银的船凿破。船只会失去平衡撞沉其他商船,而官银沉入河底,只需要事后趁无人时派深谙水性之人打捞便可。”
云掌柜的脸色越发难看。
“本官猜测,前几日的沉船之事本是你的最后一手,却没料到河东郡事发,洛都严管渡口,河道被秦御史的人及时封锁,你便将沉船之事派人散播出去,引得流民哄抢以求破坏封锁——不知道本官猜得对不对呢?”
“中宫殿下明鉴,”云掌柜听罢,颇有悲意地瞥了竹道长一眼,有几分艰涩地开口,“是草民一心想要为罪妃云氏报仇,因而与人勾结窃取河东郡官银分赃,借着这笔钱一面打通关节一面购入了大量的朱砂与砒霜。至于凌竹道长……他是被我再三胁迫才有了合作的。”
皇后冷然开口:“你勾结的,是谁?”
“回禀中宫殿下,是……原本负责打捞之事的……左民尚书。”
寂静的崇德殿中,只有皇后将茶盏狠狠拂落摔碎的脆响。
这最后的一番指正,在风茗听来也是措手不及:竟然连看似无关的沉船案和左民尚书也牵涉其中。
“中宫殿下,此事……”
皇后斜睨了竹道长一眼:“事已至此,你还想……保护他?”
“……是。”
“那好,”皇后扬起唇角笑了起来,“看在你们如此情深意重的份上,本宫不如赐你们二人——”
风茗听到此言心中一惊,不料皇后的后半句却是——
“按着罪妃云氏的方法,同年同月同日死。”
……
这场压抑的朝会终于散去。
“真是一个复杂的案子,好在总算有了个结果。”玉衡走出崇德殿后,神色也不自觉地放松了几分。
一同走来的苏敬则也是轻松地笑了笑:“千秋节的休沐日也总算可以放下心休息一番了。”
“对了,还没有请教苏公子,你是怎么知道他两人有这样一层关系的?”玉衡问道,“我不觉得短短一日之内就能看出些什么。”
“沈先生昨日找到我时提及了此事,想来他在洛都这么些年,应是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苏敬则的神色凝了凝,“何况这之后我与陆寺卿前往邙山拦截马车又一路上山与凌竹对峙时的所见所闻也证实了一点——他这样做不是为了仇恨也得不到什么利益,那么便只有这样才能勉强解释几分了。”
“你可没有全然相信。”玉衡挑了挑眉,轻声笑道,“不然何必用那番‘慷慨激昂’的陈词来试探?你那时是在赌他们的感情。”
“这怎么算得上‘慷慨激昂’?而且那可是实话,怎么能叫试探?”苏敬则便也笑了起来,“不过我确实在赌,既然凌竹已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和云楚合谋,又为何不会头脑一热为他脱罪呢?”
“顶罪,真是匪夷所思啊……”玉衡漫不经心地感慨了一句,转而低声道,“可惜了,不能把同谋着为他们提供这些毒物的风城之人定罪。”
“朱砂和砒霜不算禁物,而醉生散又只能追踪到与他们合作的雪岭,这些人做事果然油滑。”提及雪岭等人在此事之中若隐若现的那张脸,苏敬则也难免有几分沉郁之意,“而且逃之法外的,也不只是他们而已。”
玉衡立即明白了他的一下所指——左民尚书背后的人,他至今没有露出一点马脚。
左民尚书也算是朝堂上的一个美差了,他根本不需要通过窃取河东郡的那一点点官银来中饱私囊。在任的这位尚书虽自诩清流,本也是旧党之人,更不可能与长秋宫有什么仇怨。
玉衡能够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便是,这不是简单的左民尚书与云掌柜或是竹道长的交易,而是他背后之人与雪岭、甚至可能是风氏南城的利益交换。
可惜,无论她、苏敬则,甚至是皇后,都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她微微扬起头看着风雨欲来的天色,幽幽地叹了一声:“早晨来时尚且是一片晴空,这么快就变天了啊……” ↑返回顶部↑
“云掌柜打得一手好算盘,知道商船难免受到渡口的搜查,便索性将运有官银的船凿破。船只会失去平衡撞沉其他商船,而官银沉入河底,只需要事后趁无人时派深谙水性之人打捞便可。”
云掌柜的脸色越发难看。
“本官猜测,前几日的沉船之事本是你的最后一手,却没料到河东郡事发,洛都严管渡口,河道被秦御史的人及时封锁,你便将沉船之事派人散播出去,引得流民哄抢以求破坏封锁——不知道本官猜得对不对呢?”
“中宫殿下明鉴,”云掌柜听罢,颇有悲意地瞥了竹道长一眼,有几分艰涩地开口,“是草民一心想要为罪妃云氏报仇,因而与人勾结窃取河东郡官银分赃,借着这笔钱一面打通关节一面购入了大量的朱砂与砒霜。至于凌竹道长……他是被我再三胁迫才有了合作的。”
皇后冷然开口:“你勾结的,是谁?”
“回禀中宫殿下,是……原本负责打捞之事的……左民尚书。”
寂静的崇德殿中,只有皇后将茶盏狠狠拂落摔碎的脆响。
这最后的一番指正,在风茗听来也是措手不及:竟然连看似无关的沉船案和左民尚书也牵涉其中。
“中宫殿下,此事……”
皇后斜睨了竹道长一眼:“事已至此,你还想……保护他?”
“……是。”
“那好,”皇后扬起唇角笑了起来,“看在你们如此情深意重的份上,本宫不如赐你们二人——”
风茗听到此言心中一惊,不料皇后的后半句却是——
“按着罪妃云氏的方法,同年同月同日死。”
……
这场压抑的朝会终于散去。
“真是一个复杂的案子,好在总算有了个结果。”玉衡走出崇德殿后,神色也不自觉地放松了几分。
一同走来的苏敬则也是轻松地笑了笑:“千秋节的休沐日也总算可以放下心休息一番了。”
“对了,还没有请教苏公子,你是怎么知道他两人有这样一层关系的?”玉衡问道,“我不觉得短短一日之内就能看出些什么。”
“沈先生昨日找到我时提及了此事,想来他在洛都这么些年,应是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苏敬则的神色凝了凝,“何况这之后我与陆寺卿前往邙山拦截马车又一路上山与凌竹对峙时的所见所闻也证实了一点——他这样做不是为了仇恨也得不到什么利益,那么便只有这样才能勉强解释几分了。”
“你可没有全然相信。”玉衡挑了挑眉,轻声笑道,“不然何必用那番‘慷慨激昂’的陈词来试探?你那时是在赌他们的感情。”
“这怎么算得上‘慷慨激昂’?而且那可是实话,怎么能叫试探?”苏敬则便也笑了起来,“不过我确实在赌,既然凌竹已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和云楚合谋,又为何不会头脑一热为他脱罪呢?”
“顶罪,真是匪夷所思啊……”玉衡漫不经心地感慨了一句,转而低声道,“可惜了,不能把同谋着为他们提供这些毒物的风城之人定罪。”
“朱砂和砒霜不算禁物,而醉生散又只能追踪到与他们合作的雪岭,这些人做事果然油滑。”提及雪岭等人在此事之中若隐若现的那张脸,苏敬则也难免有几分沉郁之意,“而且逃之法外的,也不只是他们而已。”
玉衡立即明白了他的一下所指——左民尚书背后的人,他至今没有露出一点马脚。
左民尚书也算是朝堂上的一个美差了,他根本不需要通过窃取河东郡的那一点点官银来中饱私囊。在任的这位尚书虽自诩清流,本也是旧党之人,更不可能与长秋宫有什么仇怨。
玉衡能够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便是,这不是简单的左民尚书与云掌柜或是竹道长的交易,而是他背后之人与雪岭、甚至可能是风氏南城的利益交换。
可惜,无论她、苏敬则,甚至是皇后,都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她微微扬起头看着风雨欲来的天色,幽幽地叹了一声:“早晨来时尚且是一片晴空,这么快就变天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