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长生乐第二折上(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京中几位大商贾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了。”沈砚卿笑了笑,也会意地不再多说其他,“既然来了,不如随我去看看?”
  风茗点了点头。
  沈砚卿于是微笑着向她伸出了手:“随我来。”
  “苏公子放心不下?”
  官道旁,玉衡远远眺望着渡口的方向,从这里只能依稀地看见河畔乌泱的人群和隐隐的血色。
  “不必想也知道定会有一出惨剧,又何来放心与否?”苏敬则兀自笑了一声,策动缰绳,信马向洛都城门方向而去,“不过方才玉衡姑娘的所作所为,倒是很令人刮目相看。”
  玉衡略一挑眉,调转马头紧随身侧,似有几分讶异:“哦?苏公子觉得不妥?”
  苏敬则颔首,不经意地微微垂眸,反问:“不怕事情闹大了裴统领那边不好交代?”
  “那郎将若是真的自作主张地将此事小题大做地报上去,绣衣使才叫不好交代。”玉衡叹了一声,复又看向苏敬则,半开玩笑道,“何况我也总不能就这样看着你被这样毫无道理地带走,去乌阕喝茶可算不得什么好事。此人目光短浅,合该吃些苦头,我那两鞭也不算过分。”
  苏敬则被她这一席话说得忍俊不禁:“说来说去,到底还不是因为你看不过眼?又何必拿我取笑。”
  “这算取笑吗?此等不知颜色的人,若是不强硬一些,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你是担忧他识破我们是孤身而来,才急匆匆地离开?”苏敬则略作思索,笑道。
  “不然?”玉衡反问,神色有一瞬的狡黠,“以金吾卫人数之众,未必不能将你我二人强留。”
  “玉衡姑娘忌惮与他们正面冲突?”
  “这是自然。”玉衡轻哼了一声,兀自摆弄着手里的缰绳,不自觉地有沉郁之色一闪而过,“绣衣使虽是惟能者是用,但以女子身份居十三使之位,到底还是易惹上非议。”
  她的神色旋即又恢复了笑吟吟的模样,这番话也仿佛只是漫不经心地一提,转而问道:“还未请教苏公子,接下来打算从何处入手?”
  “此次沉船之中损失最多的几家商户。”苏敬则远目眺望着渡口,“当然,还有自第一案开始历次尸体发现之处与死亡的大致时间。”
  “哦?苏公子发现了什么?”
  苏敬则神色自若:“猜测罢了。洛都近日兴起的传闻,玉衡姑娘应当也听说过。”
  玉衡稍作思索:“所传的无非也就是我们手中的这桩案子,怎么了?”
  尽管四周人声稀少,苏敬则也仍是习惯性地将声音压低了几分:“此案在怀秀园案发时便交与绣衣使与廷尉寺暗中调查,知之者甚少。但到了千秋节将近之时,坊间却几乎是一夜之间萌生出了这么多传言,未免太过奇怪。沉船的事情,又恰好发生在传言甚嚣尘上之时。”
  “且沉船之事……”玉衡抿唇沉默了片刻,似是想到了什么,秀眉紧锁,“发于昨夜,却在今日一早便传遍了洛都,细细想来,竟如计划好了一般。”
  “假设这两件事的始作俑者是同一人,那么他的目的,恐怕不仅是为了在千秋节时闹得人心惶惶。而那些遇害者大多死于口服的金石之毒,那么或许……”苏敬则说到此处,原本渐转冷肃的语调忽而一轻,“当然,这也只是一介人微言轻之辈的假设罢了。”
  玉衡听罢,心下已认同了六七分:“若真是如此,他们也当真布局长远。”
  “看来玉衡姑娘也有此意。”苏敬则笑了笑,“既如此,还需请玉衡姑娘从旁协助,指点迷津了。”
  “不敢当‘指点迷津’之说,我能做的无非也就些廷尉寺不便插手的调查。”玉衡漫不经心道,“不知道苏公子这是想要调查什么呢?”
  “此前一名有行凶嫌疑的流民,如今可是在绣衣使的手中?”
  “若我不曾记错,确实仍系于乌阕之中。”玉衡思索着,明白了苏敬则的用意,“算一算此时崇德殿的朝会也应当结束了,我去向统领请示一番便好。”
  苏敬则的语气却是不紧不慢:“此时若去,怕是要扑空。”
  “哦?何以见得?”玉衡的笑意一闪而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