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知县倒是问心无愧,“少在这信口雌黄,坏本县的官声。你的五百两,已给原告作烧埋所使,何来本县贪墨之说。”
  那老翁的家人拿着银票,为刘知县证清白。
  花晋明见了,顿时手足无措了,“你……你就不怕……巡抚大人问罪于你?”
  刘知县道:“哼,只因巡抚大人还不知,若大人知道你是这等作恶多端之徒,头一个要治你罪的便是抚台大人。带下去。”
  话是这般说,刘知县到底还是给巡抚吴志勇修书一封,将一概罪过罪证都推至花晋明身上,又道:“此事影响深远得很,若让花晋明传扬出去,让人知道这等小人与抚台大人有瓜葛,只恐伤及大人的官声,所以下官不得不暂将花晋明关入大牢,待抚台大人示下再做发落。”等等话,随之还附上了花晋明的珠田契书等。
  由此可见,花晋明怕是再难有活路的了。
  再说花景途。
  花景途念及花景贵才出世的儿子,到底是源出一脉的,如今三房遭此大难,便有心帮扶梅子青他们母子,就让康敏到梅家去了。
  花羡鱼记得,前世花景贵所娶的并非是梅子青,今生梅子青母子会得一个怎样的结果,花羡鱼是真不知的。
  ☆、第八回 家有不测之风云,花羡鱼未雨绸缪(六)
  为保家人,花羡鱼将祸水东引,虽说不是有心害的花晋明一家,而花晋明等也是罪有应得,但到底还是累及了无辜的梅子青母子。
  花羡鱼心中有愧,所以一听说去梅家,花羡鱼便央着一同前往。
  也是花羡鱼头回到梅家,只见梅家门庭老旧,却未有破败。
  梅家家中除了一个看门的婆子和一个年纪稍大的仆妇,就剩下一个厨子了。
  梅老太太身上的衣裳已是半旧的了,也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吧,眼也花了,耳朵也背得很,一句话不在她耳边说,她是听不清的,但老太太的身子倒是十分硬朗的,说话中气十足,“青儿常说多得你的照顾,老身也是时常感激的。”
  康敏略略欠身,礼数周到道:“实在是谈不上照顾,不过是情面上的礼数罢了。”
  梅子青没想到康敏会这般坦然直白。
  花羡鱼也是一愣,看了看梅家祖孙,又瞧瞧自己母亲,一想却又明白了。
  若是旁人,康敏这话确是对他人的落魄有嫌弃之意,但在梅家,这话却大有不同了。
  虽出同一源,但到底大房和三房是为了分家闹得形同陌路的,康敏若是小心问候,难免不被梅家祖孙嫌疑,那话便不好说了。
  所以当梅子青将康敏的话在梅老太太耳边一说,梅老太太倒是没了方才的客套,多了几分对康敏的好意,“好,我就喜欢有话直说的,没得那些个虚情假意的让人听了恶心。”
  康敏这才道明来意,“此番前来,我家老爷的意思是,他们三房虽罪有应得,今后会得怎么样一个结果,我们家管不着,也不会去管。只是弟妹和虾仔……”
  不待康敏说完,梅子青便抬头道:“我和虾仔很好,也不劳费心。”
  康敏道:“弟妹如今还年轻,日后再嫁也是有的。只是孩子到底是我们花家的骨血,不能随便异姓了。”
  梅子青听了一怔,才要说话就听梅老太太直问她们方才在说什么的。
  罢了,梅老太太故意含糊了几句,便说乏了。
  康敏不好再留,便告辞了。
  只待康敏和花羡鱼一走,梅老太太便眼不花耳不聋了,“你又何必同她仔细说明打算的。她今日来不过表明花氏宗族的一个态度,你要和离,要改嫁都成,就是不能带走孩子。哼,没爹的孩子,怎么就不能由着娘说了算的。”
  那厢花羡鱼和康敏出了梅家上了骡车,花羡鱼这才问康敏道:“妈,族里可是担心她会改嫁,弃了虾仔而不顾?”
  康敏摇摇头,“她梅子青是定会改嫁的,只是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梅家无后,此番三房恐怕又再难翻身了的,她们岂能放过这机会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