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帝皇的心思(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小年拍拍脑门,咧嘴讪笑,同时递出贺礼,一张渤海山水画。署名吴道子。
  “好!你小子利害,居然请到了大师作品。夫人见了必定喜欢。哦,吴大师呢?若兮夫人听说他曾跟随我们在前线采风,想请他到府上留些墨宝。”
  在李怀唐众夫人当中,最有艺术细胞的当属裴若兮与杨玉环,她们很喜欢吴道子的作品,央求爱郎无论如何也要请大师来访。
  裴南告诉李怀唐,吴道子不在洛阳,皇帝赋予了他新使命――去嘉陵游历,为杨贵妃将剑南道的山水“搬”回来。
  说到此,裴南忽然有所感悟:凯旋回来的将士,包括吴道子,凡是赞美上将军的,结果都不怎么好。美化上将军之言以吴道子说得最多,然后,他马不停蹄去了剑南道。陛下的态度呼之欲出:不喜李怀唐!
  糟糕,要守一辈子的城门了!
  裴南愁眉苦脸,此时恐怕已有人将他踏进李怀唐府邸的消息传给了皇帝,自此,李怀唐党的标签烙印在他身上,挥之不去。
  他猜得没错。相隔不远的皇宫里,李隆基确实收到了密探的相关汇报,消息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对于崇拜李怀唐的将士一律谨慎使用。
  作为皇帝,李隆基的冷处理做法没错,虽然李怀唐是外臣,功高震主的说法有点牵强,但是,将李怀唐在军中的影响降至最低是必须的,万一哪天与宁远有冲突,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李怀唐的成就实在惊人,奉旨讨伐渤海叛逆的战役中,表现可圈可点,仅凭言语或许感觉不大,直到吴道子回来,奉上他的战地实况转播――以笔墨具体化于画上的战役过程。一张张宣纸记载着神奇,述说着精彩,栩栩如生,震撼心灵。
  取辽西城,破安市城,雪地伏击战,大决战,全部跃然于纸面上,当然,画作少不了大量的艺术元素,毕竟大师未能亲眼目睹所有事件,唯有添加些想像成份,再将军中有趣的流传素材赋予其中。
  这与诚实无关,十个大师十一个夸张,无论是笔锋还是言语,所以,李隆基看见了大师信誓旦旦的表情,确定画作是真实的反映。
  或许是大师的表现手法富有魅力,又或许战场的吸引力太大,退朝后,李隆基忍不住又想去观看画作。
  吴道子带回来的画作一共百来件,被成列于专门的殿堂内。李隆基走到他的御用艺术殿堂,发现爱妃杨三姐竟然捷足先登。
  杨三姐显然走神了,完全没有察觉到李隆基走到她身旁。她正出神地盯在李怀唐的画像上,自言自语:“妹夫真够威武。可惜了。”
  “可惜什么?”李隆基老脸一沉,贵妃的花痴样让他觉得有后院失火之嫌。
  “陛下?!”杨三姐大吃一惊,回过神马上用笑意掩饰,粉拳加娇嗔:“吓死臣妾了,陛下喝的哪门子的醋?”
  能不喝吗?本来想送惊喜,却收到一个超级青涩柠檬,又酸又苦。
  杨三姐的心思转得贼快,娇笑道:“陛下听臣妾将话说完再生气也不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李怀唐再英雄了得,亦不过武夫一名,与陛下的雄才大略,文采风流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臣妾说的可惜是指玉环妹妹她年少无知,只为肤浅的表像着迷,不懂欣赏内涵。”
  “哦?”李隆基兴趣大增,贵妃的解释说到他心窝窝里去了。
  “你妹妹喜欢英雄?”
  见到老皇帝接受了她的说法,视线被转移,杨三姐心松一口气,哪里还管什么实事求是:“玉环她自幼佩服崇拜驰骋疆场的大英雄,如太宗皇帝,卫国公李靖,平阳郡公薛仁贵等。长成时,恰遇勇力有加的李怀唐,故而为其吸引,一颗芳心尽放在他身上。可臣妾认为,陛下的英雄气概较之李怀唐有如高高在上的云彩与地上的雾气,云彩么,当然是陛下了,只不过雾太浓,一时无法见到云彩。”
  李隆基听了眉头紧蹙。论勇武,他外行,看来,俘获美人心有难度,而且不小。
  杨三姐还以为李隆基不满意,继续极尽讨好之能事:“臣妾不懂兵家之事,却能从画里瞧出,胡人不过尔尔,衣甲兵器远不及我大唐,胜之不难,李怀唐获胜很正常。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战果肯定更大。妾身就不信了,天下还有人在智谋上高陛下一筹。”
  说者无意,听着有心。
  李隆基突然眼眸闪亮,对比之心顿起,李怀唐能,我为何不能?只要在战场上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必能压他一头,到时还怕美人不识货?他本来就好大喜功,想着想着,越想越兴奋。在他励精图治下,去年河南丰收,江淮丰收,漕运畅顺,兵精粮足,正可付诸一战。
  “对,亲征!”
  区区三个字,将高力士吓了一大跳,沉不住气了。
  陛下慎重,陛下三思,陛下冷静,陛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