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荣归 第15节(2 / 4)
内心一片空空荡荡。
外祖母的声音似乎还响在耳边。她会逼着秦瑾瑶读书作画,但也没忘了日日给她烹上一份热腾腾的鸡蛋羹。她会命秦瑾瑶识谱吟诗,但也时常把她搂在怀里念叨当年旧事。
邻人夫妻哄睡幼子的身影似乎还在眼前,那是秦瑾瑶对于父母最初的印象。直到后来,外祖母将母亲的一封信读给她听。信里句句血泪,字字慈母心。
记忆中的场景与方才临安公主府的场景重叠,秦瑾瑶觉得自己似乎变成了秦月瑶,躺在母亲的怀里,父亲笑着喂她一口蜜饯,外祖母在旁边徐徐打着扇儿。
接着,她似乎又听见秦月瑶一声怒吼,责怪她拿了秦怀德身上御赐的那块美玉。而后,何氏举着五十两银子,狠狠砸向自己。旁边,是秦怀德痛骂她乡下人做派,是默不作声的苏姨娘,是躲在远处的曼瑶……
失魂落魄的秦瑾瑶终于一个踉跄向地上摔去。
臆想之中的疼痛却没有传来,而是落在了一个温暖的怀抱里。清幽的草木香传来,渐渐冲淡她头脑中的所有幻象。
沉沉的眼皮再也坚持不住,终于在看清来人的脸后瞬间关闭,只留下长长的睫毛,上头闪着泪光。
那人的声音似乎从很远传来,像极了外祖母的语气,严肃但带着隐约关切。“秦瑾瑶?”
秦瑾瑶很想答应一声,可身体已经软若无骨,宛若一潭秋水。
意识被拉向深处,漆黑的深处,没有希望的深处。
望着眼前纤弱的少女,顾修延眉头紧蹙。他自然认识她,秦府的大姑娘,名唤瑾瑶。虽说曾流落乡下,但如今也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言语咄咄,富贵逼人。
但此刻,她的眉心却似窝着一团旧事,难以舒展。纤白的玉腕之上,小小的右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衣袍,像是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顾修延有些不耐。他不喜别人触碰,从小到大便是如此。
他本欲松手,脑海中却不自觉的想起《浣女传》中的一段话。
“她不过是一位浣女,世人所见,皆是她洗衣的本事,是她比旁人出众几分的颜色,谁也没问过她从何处来,她的日子苦不苦,她最怕什么,她最想要什么。这是浣女之悲,亦是男子与女子最不相通之处。”
顾修延望着眼前人,心中莫名一动。
“谁也没问过她从何处来,她的日子苦不苦,她最怕什么,她最想要什么。”这句话像撞钟一般响在顾修延的心头。
他不知道她的旧事,但她眉宇紧蹙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
似乎一身苦闷,无从倾诉。浑然不见那日与自己争辩时的理直气壮。
“殿下。”身后的侍从垂头上前。
随着摄政王走南闯北多年,他们见惯了这些事。要么是嫡庶之争,要么是被歹人算计,要么便是故意吸引摄政王的注意。无论哪种,摄政王从来都不会多管多问,只是帮人把眼前的威胁解决掉,而后便把人送回原府去。
在摄政王眼里,如果一个人不能独立解决自己所面对的困境,那么谁都帮不了他。
“殿下,此女身着织云锦,又在临安公主府前巷,不如属下将此人送还公主府,免得贻误殿下要事。”侍从问道。他这话并非师出无名,只是寻常时遇见这事,都是如此办的。
顾修延却不置可否,并不像往日一般不耐,只是若有所思的神情。
“不开眼的东西,方才这前巷左右埋伏了这么多人,摆明了是要对这位姑娘不利,你们瞧不出么?若此刻把人送过去,那不是羊入虎口么。既不知身份,还是先送回摄政王府吧。”
说话的是白管事。平素他只是打理摄政王府之事,今日是因摄政王要他出门一起寻人,这才相伴而行。他没想到,这一出门,便遇到英雄救美之事。
白管事看见秦瑾瑶的第一眼,就觉得自己告老有望了。说不清是什么理由,或许是感受到顾修延的神色有微微变换,或许是因为秦瑾瑶给了他这样的直觉。
“可是……”侍从还要再问,除了一些会武功的丫鬟,摄政王府从来不留女子。
可侍从等了许久,也没等来摄政王大人驳斥的声音。 ↑返回顶部↑
外祖母的声音似乎还响在耳边。她会逼着秦瑾瑶读书作画,但也没忘了日日给她烹上一份热腾腾的鸡蛋羹。她会命秦瑾瑶识谱吟诗,但也时常把她搂在怀里念叨当年旧事。
邻人夫妻哄睡幼子的身影似乎还在眼前,那是秦瑾瑶对于父母最初的印象。直到后来,外祖母将母亲的一封信读给她听。信里句句血泪,字字慈母心。
记忆中的场景与方才临安公主府的场景重叠,秦瑾瑶觉得自己似乎变成了秦月瑶,躺在母亲的怀里,父亲笑着喂她一口蜜饯,外祖母在旁边徐徐打着扇儿。
接着,她似乎又听见秦月瑶一声怒吼,责怪她拿了秦怀德身上御赐的那块美玉。而后,何氏举着五十两银子,狠狠砸向自己。旁边,是秦怀德痛骂她乡下人做派,是默不作声的苏姨娘,是躲在远处的曼瑶……
失魂落魄的秦瑾瑶终于一个踉跄向地上摔去。
臆想之中的疼痛却没有传来,而是落在了一个温暖的怀抱里。清幽的草木香传来,渐渐冲淡她头脑中的所有幻象。
沉沉的眼皮再也坚持不住,终于在看清来人的脸后瞬间关闭,只留下长长的睫毛,上头闪着泪光。
那人的声音似乎从很远传来,像极了外祖母的语气,严肃但带着隐约关切。“秦瑾瑶?”
秦瑾瑶很想答应一声,可身体已经软若无骨,宛若一潭秋水。
意识被拉向深处,漆黑的深处,没有希望的深处。
望着眼前纤弱的少女,顾修延眉头紧蹙。他自然认识她,秦府的大姑娘,名唤瑾瑶。虽说曾流落乡下,但如今也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言语咄咄,富贵逼人。
但此刻,她的眉心却似窝着一团旧事,难以舒展。纤白的玉腕之上,小小的右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衣袍,像是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般。
顾修延有些不耐。他不喜别人触碰,从小到大便是如此。
他本欲松手,脑海中却不自觉的想起《浣女传》中的一段话。
“她不过是一位浣女,世人所见,皆是她洗衣的本事,是她比旁人出众几分的颜色,谁也没问过她从何处来,她的日子苦不苦,她最怕什么,她最想要什么。这是浣女之悲,亦是男子与女子最不相通之处。”
顾修延望着眼前人,心中莫名一动。
“谁也没问过她从何处来,她的日子苦不苦,她最怕什么,她最想要什么。”这句话像撞钟一般响在顾修延的心头。
他不知道她的旧事,但她眉宇紧蹙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
似乎一身苦闷,无从倾诉。浑然不见那日与自己争辩时的理直气壮。
“殿下。”身后的侍从垂头上前。
随着摄政王走南闯北多年,他们见惯了这些事。要么是嫡庶之争,要么是被歹人算计,要么便是故意吸引摄政王的注意。无论哪种,摄政王从来都不会多管多问,只是帮人把眼前的威胁解决掉,而后便把人送回原府去。
在摄政王眼里,如果一个人不能独立解决自己所面对的困境,那么谁都帮不了他。
“殿下,此女身着织云锦,又在临安公主府前巷,不如属下将此人送还公主府,免得贻误殿下要事。”侍从问道。他这话并非师出无名,只是寻常时遇见这事,都是如此办的。
顾修延却不置可否,并不像往日一般不耐,只是若有所思的神情。
“不开眼的东西,方才这前巷左右埋伏了这么多人,摆明了是要对这位姑娘不利,你们瞧不出么?若此刻把人送过去,那不是羊入虎口么。既不知身份,还是先送回摄政王府吧。”
说话的是白管事。平素他只是打理摄政王府之事,今日是因摄政王要他出门一起寻人,这才相伴而行。他没想到,这一出门,便遇到英雄救美之事。
白管事看见秦瑾瑶的第一眼,就觉得自己告老有望了。说不清是什么理由,或许是感受到顾修延的神色有微微变换,或许是因为秦瑾瑶给了他这样的直觉。
“可是……”侍从还要再问,除了一些会武功的丫鬟,摄政王府从来不留女子。
可侍从等了许久,也没等来摄政王大人驳斥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