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 第64节(3 / 4)
他的眼睛望着窗外,“此事如成,则石县可兴矣。”
石县兴,便是胡知县的功劳。
而魏行之作为胡知县的心腹,自然也会有大功,没准还会实现他心心念念的事。于是他一拱手,“下官领命,定会让全县一十八个山村,村村都按大人之令行事。”
“行之先行恭贺大人!”
柳二丫在柳家村,他们家的厨房里忙活。
夏收虽然已经过去了,但陶砚最近都在周围的几个村忙碌,据他说是因为知县大人下令要让全县近山的村子都像柳家村这样,把水接上。以便今年秋收的时候,百姓们能够多收些粮食。
为此,陶砚自请去魏大人手下帮忙。
而柳家村里有经验的譬如柳村长、柳良平等人也被县衙的人征了去,每日教其他村的人怎么接水,一天能有一百文钱。
不过这些人里面没有柳树根,因为他和金氏在夏收之后就带着柳石头回县城去了。柳石头要读书,柳树根要看顾着码头的简陋客栈,而金氏除了要喂兔子之外,还要做些吃食,让柳树根拿去卖。
所以一家子都不得清闲。
柳家村人人羡慕的这份‘师傅’工作,自然就只有放弃了。
而因为陶砚就在附近的村子忙碌,每日为了方便也不回城浪费时间,所以小夫妻两个目前就在柳家住着,等他事情办完再说。
“二丫在家吗?”一个耳熟的声音在外头喊着。
柳二丫往锅里倒了半瓢水,然后走了出去,“三伯娘?我正做饭呢,门没锁你自个儿进来吧。”
柳三伯娘推门进来,跟柳二丫寒暄,“二丫,你这是做了什么好吃的啊,这般的香,三伯娘我大老远就闻到了。”
“天气热,做个菜汤配饭吃。”柳二丫一边说着一边敲了个鸡蛋到锅里,搅一搅,那味儿更香了。然后她转身拿了个大碗,盛上来的汤里除了有颜色翠绿的青菜,还有搅碎了的鸡蛋花,当然最上面还有香油。
这是她跟婆婆学的,煮的时候不能盖上盖子,不然菜叶就要黄。
不过柳三伯娘可不觉得这碗菜汤好看。
她心疼极了。
“二丫啊,你煮菜汤怎么还要往里头放鸡蛋呢,还搅得不成形,现在的鸡蛋要两文钱一个呢,拿去卖了多好。还有这么多的香油,怕有一小勺了吧。”
“这也值一两文钱呢。”
“我们家做菜汤,都是放点盐就好了的。这些油啊,鸡蛋啊什么的都没必要放,鸡蛋能卖钱,香油还要花钱买呢。”
柳三伯娘肉疼地看着柳二丫还从饭锅里挖出来一个咸鸭蛋,险些就要捂胸口了,“这咸鸭蛋卖了也有三文钱呢,二丫,不年不节的,随便吃吃就行了。这些鸡蛋鸭蛋之类的,还是得拿去卖钱。”
柳二丫没理会,不过也没说什么赶人的话。
她知道三伯娘就是这样的性子,半点也见不得能卖钱的东西被吃到肚子里去。在她看来自家人随便吃吃,饿不死就行了。能卖钱的东西,都得拿去卖了钱才好。去年黄媒婆来他们家的那一回,三伯娘就想让她把山鸡卖了。
现在她来家里见自己吃了两个蛋,于是又心疼坏了。
柳二丫岔开话题,“三伯娘,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啊?”她觉得三伯娘就是书里面常说的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若是没什么事,她估计更愿意做些能挣钱的活,不会跨过半条村来找她。
柳三伯娘经她提醒,也想了起来。
“对,有事找你呢。” ↑返回顶部↑
石县兴,便是胡知县的功劳。
而魏行之作为胡知县的心腹,自然也会有大功,没准还会实现他心心念念的事。于是他一拱手,“下官领命,定会让全县一十八个山村,村村都按大人之令行事。”
“行之先行恭贺大人!”
柳二丫在柳家村,他们家的厨房里忙活。
夏收虽然已经过去了,但陶砚最近都在周围的几个村忙碌,据他说是因为知县大人下令要让全县近山的村子都像柳家村这样,把水接上。以便今年秋收的时候,百姓们能够多收些粮食。
为此,陶砚自请去魏大人手下帮忙。
而柳家村里有经验的譬如柳村长、柳良平等人也被县衙的人征了去,每日教其他村的人怎么接水,一天能有一百文钱。
不过这些人里面没有柳树根,因为他和金氏在夏收之后就带着柳石头回县城去了。柳石头要读书,柳树根要看顾着码头的简陋客栈,而金氏除了要喂兔子之外,还要做些吃食,让柳树根拿去卖。
所以一家子都不得清闲。
柳家村人人羡慕的这份‘师傅’工作,自然就只有放弃了。
而因为陶砚就在附近的村子忙碌,每日为了方便也不回城浪费时间,所以小夫妻两个目前就在柳家住着,等他事情办完再说。
“二丫在家吗?”一个耳熟的声音在外头喊着。
柳二丫往锅里倒了半瓢水,然后走了出去,“三伯娘?我正做饭呢,门没锁你自个儿进来吧。”
柳三伯娘推门进来,跟柳二丫寒暄,“二丫,你这是做了什么好吃的啊,这般的香,三伯娘我大老远就闻到了。”
“天气热,做个菜汤配饭吃。”柳二丫一边说着一边敲了个鸡蛋到锅里,搅一搅,那味儿更香了。然后她转身拿了个大碗,盛上来的汤里除了有颜色翠绿的青菜,还有搅碎了的鸡蛋花,当然最上面还有香油。
这是她跟婆婆学的,煮的时候不能盖上盖子,不然菜叶就要黄。
不过柳三伯娘可不觉得这碗菜汤好看。
她心疼极了。
“二丫啊,你煮菜汤怎么还要往里头放鸡蛋呢,还搅得不成形,现在的鸡蛋要两文钱一个呢,拿去卖了多好。还有这么多的香油,怕有一小勺了吧。”
“这也值一两文钱呢。”
“我们家做菜汤,都是放点盐就好了的。这些油啊,鸡蛋啊什么的都没必要放,鸡蛋能卖钱,香油还要花钱买呢。”
柳三伯娘肉疼地看着柳二丫还从饭锅里挖出来一个咸鸭蛋,险些就要捂胸口了,“这咸鸭蛋卖了也有三文钱呢,二丫,不年不节的,随便吃吃就行了。这些鸡蛋鸭蛋之类的,还是得拿去卖钱。”
柳二丫没理会,不过也没说什么赶人的话。
她知道三伯娘就是这样的性子,半点也见不得能卖钱的东西被吃到肚子里去。在她看来自家人随便吃吃,饿不死就行了。能卖钱的东西,都得拿去卖了钱才好。去年黄媒婆来他们家的那一回,三伯娘就想让她把山鸡卖了。
现在她来家里见自己吃了两个蛋,于是又心疼坏了。
柳二丫岔开话题,“三伯娘,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啊?”她觉得三伯娘就是书里面常说的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若是没什么事,她估计更愿意做些能挣钱的活,不会跨过半条村来找她。
柳三伯娘经她提醒,也想了起来。
“对,有事找你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