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烧掉(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特别是粮价飞涨,破坏农耕文明,但朱厚照也在尽力遏制这种现象,各大市舶司都严禁粮食出口,为增加农业收入,保护耕地,不停地减税,至于官商勾结,也一再加强律法建设,但现在这些退休官员依旧是对自己的朝政一顿猛喷,朱厚照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怀着是什么目的,只好忍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自蒸汽纺纱机与织机出现以来,民生更为艰难,民众所产之土布因粗糙短窄而无法销售,妇女怠惰无事生产,男丁被迫弃孝道而进城谋生,终日劳累于砖瓦水泥工程之事,有田之家大肆种棉栽桑,以至于自去岁以来南直隶、江西、四川、山东等地饥荒不断,南直隶更有父子相食,殍殣载道!”
  朱厚照沉默了下来,这些官绅联名上奏的内容念到这里时,可谓是把自己实施新政以来的负面现象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
  内阁次辅张璁也不由得低下了头,他也得承认这些的确是存在的事实,自开海以来,江南人人种棉栽桑,豪强之家更是逼佃农改稻为桑,再加上去岁一场大旱和一些地方官吏赈灾不及,以至于出现饥荒之惨状,有婺妇刘氏食四岁小儿,百户姚臣、王堂以子卖母,军馀曹洪以弟杀兄,王明以子杀父,无复人道。地震雾塞,臭气闻千里,造反者四起……等等。
  但内阁早已让户部左侍郎发漕粮三万石,番薯二十万石赈之,当也不至于毁坏大明根基,不过现在,这些官绅提出来时,也着实让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内容的确算是对新政最猛烈的打击!
  张璁发现皇帝陛下朱厚照已有些愧色,也知道官绅联名说的这些话也让这位锐意革新的帝王开始对自己苦心经营的新政产生了怀疑。
  朱厚照的确也承认这些官绅喷得够狠,也的确是切中时弊,他现在都快要纠结自己是不是应该下个罪己诏,甚至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就真的是第二个王莽,如此搞下去只会乱了天下。
  但这时候,朱厚照只听康海继续念道:“臣等皆知陛下有革新除弊之新,得先帝遗志,欲恩惠天下黎庶,然新政之弊非陛下之过,乃是一干佞幸利用陛下之年少心切,而蛊惑陛下弃农重商所致,内有张璁,外有王守仁、夏言等辈,任人唯亲,唯利是图,对外无道义,欺藩邻而擅杀官绅,行霸道而不宣仁义,更以离经叛道之思想误导世人!
  如张璁者,执掌吏部期间,选官不重德,以致贪污横行!
  如夏言者,擅杀官绅与藩邻贵族,几欲称王于海上,而两广民财散尽、股市崩坏实则因其无能所致;
  如王守仁者,统兵数十万而禁商闭关,却任由各关开市如常,以至于鞑虏扮商队而行,险些破开平而下宣府!其罪不可不惩之!陛下久在深宫,难免被小人所欺……”
  朱厚照听到这里渐渐发现有些不对,心想既然是议论自己为政之得失,怎么变成弹劾起人了,这些官绅目的不纯,说到底,庶民的死活,他们才不会真的在乎,只不过是拿出来作为一个借口攻讦自己不满的人而已。
  一直保持沉默的孟春看见朱厚照脸上开始不耐烦的神色,也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心道:“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啊!孙燧等人为民上疏就为民上疏,为什么要弹劾其人来,焉不知新政能有今日,皆是陛下之主导,如真的是针砭时弊,陛下或可改之,甚至也会认为张璁、夏言等难以重用,但如今这么一提,等于说明张璁、夏言等反而是在为民做主,反而遭至豪强攻讦!”
  孟春知道自己这时候不能站出来了,任由康海把奏疏念完。
  朱厚照这时候也听完了奏疏内容,只让康海把奏疏递给了自己,旋即走到烛台前,把这本上百名致仕官员联名上奏的奏本放到了烛火边点燃,火焰渐渐地吞噬着奏本,把上百名致仕官员写的奏疏渐渐的化成灰烬。
  “这件事,朕就当他没发生过,朕不希望列位臣工借着新政之弊自相攻伐!夏言、王守仁、张璁等是群臣廷推,朕选的,无论他们是奸是忠,自有后人评说,朕亦是一样,但想借着庶民之尸体兴朝堂党争之事,才是真正的误国误民!”
  朱厚照把燃烧着的奏本丢进了盆中。
  而吏部尚书孟春不由得瞪大了双眼,他知道民间的官绅们明显把把错了陛下的龙脉,但他也没想到陛下会直接把奏本烧掉。
  康海也没想到,只问道:“陛下说的是,可这,这奏本,毕竟是上百名。”
  朱厚照打断了他话:“既然是致仕的官员,那就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不烧掉干嘛,难道他真的能代表我大明的宪法?”
  康海听此颔首称是。
  张璁心里松了一口气,暗中佩服皇帝陛下朱厚照能分得清利害,知道这里面不是议论时政那么简单,而烧掉奏本,无疑是给朝中一些怀有异心的重臣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们明白,陛下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孟春内心虽然失望,但也没有承认自己敢轻视陛下,而眼下,他也只能感叹,指望那些一边借着新政的一些漏洞大发横财的官绅帮助自己维护儒家正统,与指望盗窃者不盗美玉没什么区别。
  ……
  两广的事,朱厚照没有调夏言回来,也没有贬斥夏言,他比谁都清楚,股价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对金融不太了解之故,毕竟自己在后世只是个理工科大学生,可不是巴菲特那样的股神,只对股票证券这些现代事物一知半解,幸赖有徐经这些这个时代的商业奇才和王文素这样的数学家帮助才能构建起大明证券金融产业。
  而如今,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钻了自己制定的一些规则的漏洞,朱厚照也觉得这是在所难免的现象,夏言一介文官,不可能提前注意到这些弊端,但也不可能有更适合的人去代替夏言去处理两广的股灾。
  不过,朱厚照还是派了徐经去,让徐经带着五千万银元的巨额资产去救市以稳住大明金融市场,同时,也让徐经去给夏言提供一些助力,毕竟在商业与炒钱方面,作为大明的银行之父,徐经比夏言经验丰富得多,也更了解那些背地里吃人不吐骨头的财阀。
  朱厚照是皇帝,不能亲自去两广,即便他亲自去,也需要徐经等人的帮助,何况,他还有北方的战事需要处理。
  朵颜卫花当因为自己拒绝增加贡额而不惜勾结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动兵十万来攻,这无疑是对自己的挑衅,作为大明的皇帝,他不能不对这些鞑子予以严厉的惩戒!
  已是五十高龄的徐经不会想到的是,他在原本的历史上只活了三十来岁,但这一世因为得到皇帝重用,而意气风发的他即便是已是知命之年也依旧健步如飞,满头青丝,只肚子越来越大,与十月怀胎之妇女无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