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饺饼筒?染布(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游记里描写的寒岩夕照,要等夕阳西下,阳光与夕照潭反射光交相辉映,瀑布上方会有彩虹迭现,五彩缤纷。
  要在这里等到太阳落山吗?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黎洛棠就放弃了,她才不要饿着肚子等夕阳西下呢。
  在寒岩洞右半山上,两崖对峙,中间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桥。
  桥洞高五、六米,桥下无水,称之“旱石梁”,又称“鹊桥”。
  寒岩洞是敞口洞,像一间自然造的房屋,遮风挡雨。
  在洞前有两块天然形成的岩石,一个是上山龟,一个是出洞蛇。
  龟盘踞左边,蛇占据右侧,合称“玄武守门”。
  洞口有大石,据说是寒山子宴坐之处,因而被人称为宴坐石。
  洞内有水源,也置诸佛像,备有香火,还有两个小沙弥守着。
  有间小木屋搭在岩壁上,黎洛棠眼神好,站远点,就可以看到用稻草铺成的床,还有木头条凳,竹椅等杂物。
  从这简陋的住处,就可构想到当年寒山生活情景。
  史书上,寒山出身官宦人家,因相貌不端,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
  黎洛棠想起了寒山“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的法相,理解的点了点头。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算是读书人的终极目的。
  寒山这是心灰意冷,只好苦修渡日,以身体的苦来缓解内心的苦。
  洞内阴冷,有人在石壁上刻了寒山有诗:“一为书剑客,二遇圣明君……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从诗里看,寒山是个文武双全之人。
  也对,若是不会武,又怎么千里迢迢走遍大江南北,又如何仗剑天涯呢?
  黎洛棠出了寒岩洞,往寒岩村去。
  村口有小店,供游客餐宿。
  店里卖得是饺饼筒,饺饼筒在各地,有不同的名字。
  麦油脂、麦焦筒、食饼筒、五虎擒羊、锡饼、麦筒煎、麦塌锅、麦摊镬,麦焦等等。
  面皮就种,包进去的馅却有七八种。
  “公子要哪几种?”老板娘摊好了三张饼。
  “肉片、蛋皮、鱼肉、豆腐片、粉丝,就这五种吧。”黎洛棠想了下,“再来点青菜吧。”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面皮薄韧,作料鲜香,配上熬的浓稠的大米粥,别有一番滋味。
  下午,黎洛棠就在村子里转悠,走到村子旁的小河边的染布坊。
  大锅里熬煮着什么,腾腾冒着热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