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养了个状元郎 第179节(2 / 4)
刘栓子媳妇虽是诱因,但吴氏会有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早晚的事罢了。从她一开始狠心将刘顺子夫妇赶出门,将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刘栓子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信的末尾,春草说她今年要跟着陈娘子一起在乾州过年,前些时日正好遇上了萧子规,所以两人才会一块儿给她写信。
他还说萧子规旁敲侧击的向他打听柳溪宁的近况,但被她含糊过去了。
乔月放下信,想起那些在清水县的日子,也是格外的怀念。
她觉得,如果今年这个年若是在清水县过的话,一定会更有意思。
至于柳溪宁嘛,无论是她自身还是柳舟年女儿的称呼,都让她在一众京城贵女之中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她身边,可从来都不缺追求者。
初一那天,她俩在茶楼,看着楼下时不时走过的成双成对的璧人,乔月也曾问过柳溪宁。
当时她扯七扯八说了一大堆,乔月已经记不大清清楚了,但她唯独记得,柳溪宁当时那个落寞的眼神。
先前她俩闹成那样,乔月还觉得她俩彼此心中都有对方,最终肯定会有一个结果。
可她却忘了,柳溪宁和萧子规并非男女主,他们身上没有主角光环,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若非作者刻意的安排,他们或许这一生都不会有机会再见了。
乔月顿生感慨,提起笔想给萧子规和春草回个信。铺好了纸,乔月拿着炭笔,心中五味杂陈,一时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惆怅辗转间,乔月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吵闹,开门出去,就看见是元氏带着她那个侄女,拿着礼品来走亲戚。
沈母正带着她们进来,刚巧就看见乔月开门探出头来。
还不等乔月说话,元氏率先开口,“哟,月月也在家呢。”
元丝丝闻言,也转过头来,一脸热情的看着她笑,“月月姐。”
那自来熟的模样,好像两人关系很好似的。
乔月虽然因为元丝丝那日的行为对她不是很喜欢的起来,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也不好把情绪直接摆在脸上,只能朝她点点头算作打招呼,随即又跟元氏问了声好。
元氏也察觉到了乔月举止间的疏离,就知道元丝丝那日太过主动,指定是有点打草惊蛇了。
见元丝丝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元氏立马拉了拉她的袖子,提醒她注意场合。
姑侄俩的交流只在一瞬间,便是离得最近的沈母也没看出什么端倪来。
沈母请两人进屋,乔月去厨房烧了热水,泡了一壶茶过来。
推门进去,就听见元氏依旧是熟悉的话题。
“青书呢,着大过年的,怎么不见他?”
“青书和青瑞在书房呢,”沈母说,“这过了年,马上就是会试了,国子监要到十五过了才开学,他就只能自个儿闷头看看书,青瑞在这京城没几个熟识的人,就只能跟着他哥一块儿学习。”
说完,沈母又看向乔月,对她说,“月啊,你去瞧瞧青书和青瑞,若是。”
“哎,别了别了,孩子正用功读书呢,我们这些做大人的怎么能打扰呢。”元氏打断了沈母的话,“我也呆不久要走了,别麻烦了。”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乔月自然就不打算再去叫沈青书了,毕竟这房里还有一个对她相公颇有些图谋不轨的人在呢。她是疯了才会将人往人眼前叫。
给人沏好了茶,乔月就又听见外头梅儿在叫她和沈青书。沈青书推门出来,刚好也看见了同样出来的乔月。
“公子,东家,苏公子和苏小姐还有柳小姐来了。”
梅儿话音刚落,苏永安和苏皓雪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苏皓雪身边还跟着个柳溪宁。 ↑返回顶部↑
信的末尾,春草说她今年要跟着陈娘子一起在乾州过年,前些时日正好遇上了萧子规,所以两人才会一块儿给她写信。
他还说萧子规旁敲侧击的向他打听柳溪宁的近况,但被她含糊过去了。
乔月放下信,想起那些在清水县的日子,也是格外的怀念。
她觉得,如果今年这个年若是在清水县过的话,一定会更有意思。
至于柳溪宁嘛,无论是她自身还是柳舟年女儿的称呼,都让她在一众京城贵女之中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她身边,可从来都不缺追求者。
初一那天,她俩在茶楼,看着楼下时不时走过的成双成对的璧人,乔月也曾问过柳溪宁。
当时她扯七扯八说了一大堆,乔月已经记不大清清楚了,但她唯独记得,柳溪宁当时那个落寞的眼神。
先前她俩闹成那样,乔月还觉得她俩彼此心中都有对方,最终肯定会有一个结果。
可她却忘了,柳溪宁和萧子规并非男女主,他们身上没有主角光环,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若非作者刻意的安排,他们或许这一生都不会有机会再见了。
乔月顿生感慨,提起笔想给萧子规和春草回个信。铺好了纸,乔月拿着炭笔,心中五味杂陈,一时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惆怅辗转间,乔月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吵闹,开门出去,就看见是元氏带着她那个侄女,拿着礼品来走亲戚。
沈母正带着她们进来,刚巧就看见乔月开门探出头来。
还不等乔月说话,元氏率先开口,“哟,月月也在家呢。”
元丝丝闻言,也转过头来,一脸热情的看着她笑,“月月姐。”
那自来熟的模样,好像两人关系很好似的。
乔月虽然因为元丝丝那日的行为对她不是很喜欢的起来,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也不好把情绪直接摆在脸上,只能朝她点点头算作打招呼,随即又跟元氏问了声好。
元氏也察觉到了乔月举止间的疏离,就知道元丝丝那日太过主动,指定是有点打草惊蛇了。
见元丝丝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元氏立马拉了拉她的袖子,提醒她注意场合。
姑侄俩的交流只在一瞬间,便是离得最近的沈母也没看出什么端倪来。
沈母请两人进屋,乔月去厨房烧了热水,泡了一壶茶过来。
推门进去,就听见元氏依旧是熟悉的话题。
“青书呢,着大过年的,怎么不见他?”
“青书和青瑞在书房呢,”沈母说,“这过了年,马上就是会试了,国子监要到十五过了才开学,他就只能自个儿闷头看看书,青瑞在这京城没几个熟识的人,就只能跟着他哥一块儿学习。”
说完,沈母又看向乔月,对她说,“月啊,你去瞧瞧青书和青瑞,若是。”
“哎,别了别了,孩子正用功读书呢,我们这些做大人的怎么能打扰呢。”元氏打断了沈母的话,“我也呆不久要走了,别麻烦了。”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乔月自然就不打算再去叫沈青书了,毕竟这房里还有一个对她相公颇有些图谋不轨的人在呢。她是疯了才会将人往人眼前叫。
给人沏好了茶,乔月就又听见外头梅儿在叫她和沈青书。沈青书推门出来,刚好也看见了同样出来的乔月。
“公子,东家,苏公子和苏小姐还有柳小姐来了。”
梅儿话音刚落,苏永安和苏皓雪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苏皓雪身边还跟着个柳溪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