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桶 第两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赵颉铤而走(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丫头谨慎的看了看她,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我在外面,听到茶馆里面的说书人把王上的事迹编成书来说,从他带领蹴鞠国队开始说起,言辞之中,对他十分尊敬。每每说到惊险动情之处,下面掌声如雷。那茶馆的生意极好,连街道上都站着人。”
  “你想说什么?”李清照猛然抬头,一双美目紧盯着丫头。
  “没,没,奴婢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丫头想辩解,可一时竟找不到说辞。岂止是她,即便李清照自己,有时候也为自己的行为找不到理由,只能一遍遍的想着“忠孝仁义”的圣人古训。甚至很多时候,她会把父亲的含冤而死归咎在王钰身上,不然的话,她很明白,仇恨会一点一滴的被那个男人消磨干净。
  房间里落针可闻,主仆二人各怀心事,都不再说话。好一阵沉默之后,李清照开口打破了僵局。
  “你是不是认为我很傻,在干一些……”
  可惜,她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外面传来的敲门声给打断了。这里是王钰安排的,会不会是他来了?
  李清照有些慌乱,看着丫头,后者拉开房门,走了出去。不多时,又折了回来,神色紧张的说道:“姑娘,王爷送来消息,让你马上到岳庙去相见。”
  “这么快?”李清照很是吃惊。福王是一个谨慎的人,这么着急,不是他的风格,难道事情真的到了万分紧急的地步?
  那汴京城里的五岳庙,历来是香火鼎盛之地,与大相国寺齐名。王钰头一遭遇到林冲时,正是在这座庙里。这日庙里作法会,善男信女,如过江之鲫,热闹非凡。李清照坐着一顶软轿,来到庙前。由丫头搀扶着,低头往里走。
  人群之中,传来一个细微的声音:“大官人在后堂天王殿中理佛,姑娘安排停当了可自去。”
  李清照也无反应,进了庙里,和其他信徒一样,上香拜佛,虔诚祷告。又去摇了签,请人解过之后,装作浏览佛寺,缓慢的向后堂走去。一路上,不少精壮的汉子或远或近的跟着她,并警惕的望着四周。
  穿过大殿,后面是供奉四大天王的佛堂。此处极为宽广,较之前面大殿却清静不少,只有少数香客在这里参拜。
  那广目天王像前,一名男子正双手合十,闭着双眼,似老僧入定一般。他长相倒也清秀,颌下蓄有短须,颇有几分儒雅的味道。穿一领团花锦袍,系一条翠玉腰带,李清照看了半晌,才发现这人就是福王赵颉。
  对丫头使了一个眼色,让她自去,李清照跪在持国天王像前,双手合十,拜了一拜。环顾左右,想必这佛堂里面的人,都是福王的手下。
  赵颉一直未曾睁眼,待李清照拜过之后,他开口说话,声音并不大,也听不出来有什么焦急,但却让李清照大吃一惊。
  “事态紧急,金国被灭,他的爪牙已经开始活动了。”果然不出所料,金国一灭,王钰篡位的最佳时机到了。
  “我能做什么?”李清照又拜了下去,低声问道。
  “朝中已无可与之对抗之人,我决心与之周旋到底。此来,是为通知姑娘,早早离开汴京,不要再淌这浑水,他为人城府极深,日久必生疑心。”出人意料,赵颉竟然让李清照置身事外。
  “这是何意?”李清照不解的问道。
  “姑娘女流之辈,本不该把你牵扯进来。”赵颉仍旧一副虔诚祈祷的模样,若不细看,根本很难发现他在说话。
  “人生天地之间,以忠义为本,我虽妇道,也明此理,大官人不必再说。”李清照虽然是个女人,倒也有几分男儿风骨,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也。
  赵颉好一阵没有说话,良久,忽然叹道:“姑娘真乃女丈夫,宫中若有姑娘这般勇气,何悉大事不成?”所谓宫中,应该是指皇帝生母蔡太后。
  “大官人有事尽管吩咐便是。”
  “近期之内,他可曾来找过你?”赵颉似乎已经忘记了刚才还在劝李清照脱身一事。
  “找过,要接我到府中,被我婉拒。”李清照如实回答。
  赵颉忽然睁开眼睛,盯了她一眼,继而神色恢复平常,喃喃念道:“既如此,罢了。”
  “怎么?不妥?要不要……”李清照也望了过去。
  “千万不要,如果出尔反尔,只会惹上麻烦。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讲不得什么策略了……”赵颉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仍旧尽量保持平静的态度,可他的语气中,分明透露出不寻常的味道。
  李清照花容失色,福王的意思,似乎是要……
  很可惜,赵颉的话没有讲完,让人无从知道他那句话最后半句要讲的是什么。因为这时候一个人闯了进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