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碗 八贤王领军来归(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呵呵,王爷过奖。我们汉人,历来有个恶习,叫攘外必先安内。外族打到眼皮子底下也不要紧,得先把内部稳定再说。可如今局势,容不得我们先安内,再攘外。否则,等内部团结了,党项人,女真人,甚至是高丽人,倭人,都已经兵临城下了。这个时候,本相希望王爷能与我一道,齐心协力,共御外敌,守土抗战。王爷以为如何?”
  八贤王闻言,默然不语。半晌之后,无言退走。王钰见状,颇有深意的笑了一声。
  次日,大年初一,皇帝发下诏命,改年号为宣武。今年,是为大宋宣武元年。宣武这个年号,是王钰提出的。宣,是宣扬之意,武,是武力兵威之意。宣武二字,就是明确的对天下人表示,从此以后,以武立国,以文兴邦。文武两道,一张一弛,不可偏废。
  这日早朝,童贯率一众大臣,上奏赵桓,搬出了宋神宗遗训。“有复幽云者,疏王爵”,请求皇帝,册封王钰为王。赵桓此时,已然成为一个傀儡,只得命人草诏,要封王钰为郡王。但让人不解的是,诏书到了宝国公府,王钰坚辞不受,上奏谢恩拒绝,并称,大宋历来有祖制,郡王以上,除赵氏宗族不封,不能在他身上坏了规矩。负责传诏的王欢无奈之下,只得将圣旨带回。赵桓不知王钰何意,又命王欢到宝国公府宣诏,却又一次被王钰力辞。如此反复三次,闹得京城人尽皆知,赵桓方才收回成命。
  百姓闻知王相辞王,恪守臣道,都交口称赞。早前坊间传言小王相爷有不臣之心的“谣言”,不攻自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