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家属院 第2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这个,梅姨苦口婆心的开始劝说沈岁进,试图缓和她与沈老太太的关系,嗫嚅道:“小进,你奶奶替你找了个调营养的中医师,听说是国手,你瞧老太太多关心你啊!下回你和梅姨一起上锦澜院,有事没事的,也去问候问候。”
  沈岁进听了,吓得在板凳上起跳,不假思索道:“别是给我找个中医下毒,想毒死我吧?我爸失了独,可不就如了她老人家的意,怎么着,也得再给她生个孙子啊!”
  梅姨脸色变了变,差点伸手捂住她油汪汪的嘴,心惊肉跳的说道:“你这孩子,怎么总把你奶奶想岔了?老人的传统观念是多子多福,你是她的亲孙女,除了你姑姑家的念平表哥,就只有你这一个孙辈,她老人家疼你还来不及,哪会想着要害你?”
  沈岁进冷笑一声,说:“大可不必扯这一通祖慈孙孝的排场,我奶奶是什么人,我还能不知道?当初我妈的骨灰都不让进门,谁要是忤了她的意,那真是挫骨扬灰都别想落好。”
  说起来这个,母亲的周年忌日在即,当初捧着母亲回国所经历的,可都是历历在目。
  她和父亲回国都快一年了,这院子,她奶奶恐怕踏进来的次数,都不超过五根手指。
  有几次还是来借口探望单星回。
  沈岁进古怪的看了一眼单星回,那个老巫婆,他是怎么和她处得好的?
  每回哄得老太太眉开眼笑,活像见了亲孙子,倒把她这个亲孙女晾在了一边。
  单星回接收到她妒恨的目光,马上机智回应道:“真不怪我,谁叫我长得像你奶奶的初恋情人呢!”
  沈岁进白眼道:“扯吧你,还初恋情人?我奶奶十六岁就嫁给了我爷爷,哪里还有什么初恋。”
  单星回一本正经,煞有其事的道:“真不骗你!你奶奶还喊我去过锦澜院,她书房的抽屉里,好大一本相册,里面就有一张那人的照片。我一瞧,还真不赖,剑眉星目,确实有我一二分的帅。”
  后半句,就纯属他开始瞎扯淡了。
  其实那张照片模糊到连个人影,不仔细观察都瞧不出来,更别提看清照片上的人具体长什么样了。
  但据沈老太太说,那是她还在伪满洲国当格格时候,身边伺候她的一个太监。
  那人是大清朝最后一批的太监,父母早年病亡,和妹妹一起寄养在叔叔婶婶家。
  叔叔婶婶自家都还有几个孩子要养活,自然,那动荡的年岁,是顾不上他们兄妹的。
  饥一顿饱一顿,婶婶对他们兄妹两个,日日不是打就是骂,终日也没给过一个好脸色。
  妹妹在那个家,长期营养不良,犯了疟疾,命悬一线,那人没了办法,才托人卖身进宫去做太监,换些银子,求婶婶给妹妹寻个郎中治病。
  可刚进宫净了身没几天,皇帝都被赶出了紫禁城,外国人打进北京城,小太监跟着宫女和老太监们夹带私逃了出来。慌忙回到叔叔婶婶家,从皇宫里偷了不少的金银珠宝,想着虽然丢了命根子,但好歹换来这些财物,能供一大家子撑上一阵。
  那年岁,人人都活在绝望之中,国破何以家为,他离开家不过才短短几日,叔叔婶婶早已带着全家出逃,街坊邻居也几乎撤退光了,整个巷子,剩的人寥寥无几,都是老弱病残,跑不了、也不想跑。
  有人告诉他,这年头,逃命都来不及,谁还有心思去请郎中,郎中也要顾着自己逃命去啊!妹妹前天晚上就已经不治而亡,叔叔婶婶唯一厚道的地方,就是买了张草席,裹了妹妹的尸身,丢到亦庄的荒郊野外喂乌鸦去了。
  小太监伤心绝望之余,实在无处可去,就回到了皇宫。
  误打误撞,博了个忠心护主的名号,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太监,不过才六七岁的光景,一下就被提拔到手握实权的异姓王爷身边做差事。
  据说老太太认识小太监的时候,已经是小太监跟着王爷一家的第二十个年头,那一年他们举家迁去了长春。
  老太太出生在雪国春暖花开的季节,小太监也已经长成了善弄权柄的大太监,是众多为她接生者之一。
  二十六岁的他,形如枯木,却因新生命的诞生,这二十年来,第一次激动得热泪盈目。
  在腐朽的岁月里,纯真不知世事的孩童,为灰色的他,带去生命里唯一的慰藉。
  甚至为了祝祷这个新生命,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常生海——意思是长生海,希望她的寿泽与福泽,像那长生天的海一样,绵远无尽。
  她让他想起了多年前流离失散的妹妹,手足早夭的心痛,让他更加珍惜这样一个新生命,甚至为此,后来的他,付出了吃枪子儿的代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