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3 / 4)
一番对谈,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
令何慈退下,秦诺还赏赐了这个年轻人一方端砚。
出了宫门,捧着皇帝赏赐的砚台,坐在车上,兴奋的劲头过去,何慈忍不住纳闷起来,皇帝为何如此重视昌龙观的税收呢?
此地终究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地方,而且与北朔的互市还不知道能持续几年。就算将全部生意纳入征税的范围,也不过每年多个几百万两银子顶了天了。
但是皇帝坐拥国库,而且内库生意兴隆。作为商人,何慈很清楚皇帝名下的一些精致产品,有多么畅销和赚钱。皇帝应该不缺钱才对啊?哪里看得上这点儿银子。
他本来还准备了关于昌龙观经营,以及如何收买北朔商人,如何接触其贵族,然后经营谍报,安插探子的一番长篇大论呢,没想到皇帝完全没有提起此事。
难道是……想了半天,何慈骤然想到了一个可能,霎时震惊无语。
激动之下,他立刻掀开车帘,吩咐道:“先别回家,去裴将军家拜访。”
车夫立刻调转了马车方向,拐进一条巷子。
何慈在车内稳住了身形,突然又掀开车帘:“等等,还是先回家去,择日再去。”
车夫大惑不解,但还是按照主人的吩咐,再次调转了方向。
何慈长吸一口气,冷静下来。
就这样去裴将军家,太过冒失了,而且一出宫就迫不及待赶去裴家,让有心人看到,像什么样子?
只能强压下心情,回了家中。
第112章 试验地
“皇上为何如此看重昌龙观的赋税吗?”提出问题的是霍幼娟。
秦诺与何慈谈话的时候, 她退避到了殿后,但也听见了些许, 满心诧异。
“因为朕缺钱啊!”秦诺伸了个懒腰, 坐到软榻上,捡起一粒儿殷红的樱桃,丢进嘴巴里。
劳累了一天, 也该松快松快。
霍幼娟大惑不解, 皇上怎么可能缺钱, 秦诺的小金库, 别人不清楚, 她是知道的。内库的银子源源不绝, 甚至还在继续增加, 明年多半能破千万大关。收入不断增加, 而花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怎么会缺钱?
“皇上认为攻打南陈会耗费巨资?”霍幼绢只想到这一个可能。
“不是。”秦诺没有继续吊胃口,坦白道:“因为朕要改革天下的税制。”
在霍幼绢惊讶的目光中, 他继续说道:“朕今年想要减税。将田亩税法降低到开国之初的份额。”
“降低赋税,轻薄徭役是一项德政。有利于万民休养生息,想必诸位大人不会太反对吧。”秦诺笑着。
开国之初的田亩税是十五税一,后来景耀帝初年增加到十税一,但是千万不要以为百姓只需要缴纳收入的十分之一就够了,因为民间还有各种复杂的税制,什么人头税,水利税之类的, 还有摊到头顶上的徭役。如果不想去承担这种累死人的徭役,也需要缴纳银钱来替代。
综合来说,如今的百姓,大概每年四到五成的收入都要用来交税,这是和平时候,偶尔爆发战事,尤其大规模的战争,还可能再临时加税。
这样的负担之下,百姓的生活极为困苦,虽然不至于饿死人,但也颇为艰难了。
降税确实是一项德政,但之前朝廷也不是吃饱了闲着没事干加税的。
之所以会加税,是因为朝廷钱不够花的啊!
这些年朝廷征伐南陈,对抗北朔,哪一样都是耗资巨大的工程。再加上可缴纳赋税的田亩减少,所以不得不加税。 ↑返回顶部↑
令何慈退下,秦诺还赏赐了这个年轻人一方端砚。
出了宫门,捧着皇帝赏赐的砚台,坐在车上,兴奋的劲头过去,何慈忍不住纳闷起来,皇帝为何如此重视昌龙观的税收呢?
此地终究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地方,而且与北朔的互市还不知道能持续几年。就算将全部生意纳入征税的范围,也不过每年多个几百万两银子顶了天了。
但是皇帝坐拥国库,而且内库生意兴隆。作为商人,何慈很清楚皇帝名下的一些精致产品,有多么畅销和赚钱。皇帝应该不缺钱才对啊?哪里看得上这点儿银子。
他本来还准备了关于昌龙观经营,以及如何收买北朔商人,如何接触其贵族,然后经营谍报,安插探子的一番长篇大论呢,没想到皇帝完全没有提起此事。
难道是……想了半天,何慈骤然想到了一个可能,霎时震惊无语。
激动之下,他立刻掀开车帘,吩咐道:“先别回家,去裴将军家拜访。”
车夫立刻调转了马车方向,拐进一条巷子。
何慈在车内稳住了身形,突然又掀开车帘:“等等,还是先回家去,择日再去。”
车夫大惑不解,但还是按照主人的吩咐,再次调转了方向。
何慈长吸一口气,冷静下来。
就这样去裴将军家,太过冒失了,而且一出宫就迫不及待赶去裴家,让有心人看到,像什么样子?
只能强压下心情,回了家中。
第112章 试验地
“皇上为何如此看重昌龙观的赋税吗?”提出问题的是霍幼娟。
秦诺与何慈谈话的时候, 她退避到了殿后,但也听见了些许, 满心诧异。
“因为朕缺钱啊!”秦诺伸了个懒腰, 坐到软榻上,捡起一粒儿殷红的樱桃,丢进嘴巴里。
劳累了一天, 也该松快松快。
霍幼娟大惑不解, 皇上怎么可能缺钱, 秦诺的小金库, 别人不清楚, 她是知道的。内库的银子源源不绝, 甚至还在继续增加, 明年多半能破千万大关。收入不断增加, 而花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怎么会缺钱?
“皇上认为攻打南陈会耗费巨资?”霍幼绢只想到这一个可能。
“不是。”秦诺没有继续吊胃口,坦白道:“因为朕要改革天下的税制。”
在霍幼绢惊讶的目光中, 他继续说道:“朕今年想要减税。将田亩税法降低到开国之初的份额。”
“降低赋税,轻薄徭役是一项德政。有利于万民休养生息,想必诸位大人不会太反对吧。”秦诺笑着。
开国之初的田亩税是十五税一,后来景耀帝初年增加到十税一,但是千万不要以为百姓只需要缴纳收入的十分之一就够了,因为民间还有各种复杂的税制,什么人头税,水利税之类的, 还有摊到头顶上的徭役。如果不想去承担这种累死人的徭役,也需要缴纳银钱来替代。
综合来说,如今的百姓,大概每年四到五成的收入都要用来交税,这是和平时候,偶尔爆发战事,尤其大规模的战争,还可能再临时加税。
这样的负担之下,百姓的生活极为困苦,虽然不至于饿死人,但也颇为艰难了。
降税确实是一项德政,但之前朝廷也不是吃饱了闲着没事干加税的。
之所以会加税,是因为朝廷钱不够花的啊!
这些年朝廷征伐南陈,对抗北朔,哪一样都是耗资巨大的工程。再加上可缴纳赋税的田亩减少,所以不得不加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