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做状元[快穿] 第16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行吧,这话听听就行,反正现在的项默是不可能有那个结局了。
  刚来的时候,她以为自己进了年代文时空呢,还满心欢喜的计划着可以养小猪发家致富,带领全村人民奔小康了。接收完信息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天差地别。
  那为啥项默会在一个深山老林的村子里呢。
  这跟周风眠有关系。他靠着爹妈的钱一路开挂上了大学,混了个国外名校的毕业文凭,回国之后,也不是知道是哪根叛逆的神经搭错了,非得要从政,就他那样儿的,想从政,考公他是肯定考不上的,父母也了解他的水平,明知道他考不上,嘴上就一个比一个支持,夸儿子出息了什么的。想着反正他也考不上,撞南墙就知道回头了。结果这小子,脑子是真好使,人家通过他一个朋友,弄到了一个下乡支援偏远山区的名额,就是所谓的大学生村官,他那毕业证该说不说,是真的能唬住人。他还不要求分到好地方,专挑最艰苦的地方去,领导一看这孩子心诚啊,大为欣赏,真给分到灵蚕洞村这个地方了。
  这地方,说偏远,按地理位置来说,不算特别偏远,在北方山里,离海不到一百公里,离省城不到三百公里。离京城不到五百公里。这能算偏远吗?
  但这地方,真是穷得当裤子。就是这山太险了。群山环绕的腑地里,坐落着一个不到两万人口的小县城,叫灵山县。过去动荡的年代,这里可是正经的风水宝地,四周都是山,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进出,山里物产丰富,夏季野菜野果子野鸡野兔数之不尽,进山随手采点菜猎点儿野物就饿不死人,冬天大雪封山,进出更是不易,外面怎么乱,山里一样吃喝不愁,现在县城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早年逃难进来的。要是勤快一点,开上两亩地,种上点儿口粮,那日子就更宽松,在人人都饿肚子的年代,这里的人能吃饱饭,那就是上等的生活。
  后来时代变了,开革开放,外面翻天覆地,人越来越有钱。这地方,倒成了憋死人的穷地方。山路太窄,好容易修了一条公路,过个卡车都费劲,遇上错车,得找宽敞的地方错。你有再好的山货野物,运不出去,也是白搭。车进不来,就得人走出去,靠着小车往出运,人工往出扛,运出去的那么点山货,成本太高,没有竟争力,高价卖不出去,低价卖了赔。要想修大路,就得削山,削很多的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连老师工资都只能发一半的县财政,上哪弄那么些钱去修路啊。等着上面拨款,那要修的地方多了,啥时候能排到灵山县,谁也不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