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155节(2 / 4)
“是啊,我也觉得有风险。”副厂长张舒说,“如果是十台八台,也就罢了,百八十万的损失,我们现在还能付得起。一下子拿出1000万,就为了赌他们未来会买我们的设备,是不是有点冒险了?”
“万一他们的目的就是骗咱们100台设备过去,用完了就翻脸,咱们不是成了冤大头了?”
“老韩这个人,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这样的条件,他当时就应当顶回去,怎么还需要拿回来讨论?”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是不是厂里有了点钱,这销售部就不把1000万当一回事了?”
“太冒进了!”
厂领导们纷纷摇头表示反对,不过只是把矛头指向韩伟昌,而不敢直接批评唐子风。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唐子风的工作做得出色,已经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另一方面就是大家每次反对唐子风的意见,最后都会发现自己被打了脸。打脸的次数多了,大家也就对唐子风有了一些ptsd,轻易不敢和唐子风对线。
唐子风环顾全场,发现除了做会议记录的樊彩虹之外,也就剩下厂长助理兼临荟科贸公司总经理张建阳没有吭声,于是笑呵呵地用手指了一下,说道:“老张,你的看法呢?”
“我吗?”张建阳一愣,旋即笑着说,“我的看法嘛,呵呵,我觉得,唐厂长从来都是高屋建瓴,算无遗策,他既然支持这样做,想必是有道理的。不如唐厂长先给我们解释一下,说说这样做的好处在哪,也让我好好学习学习。”
“哈,小张的马屁拍得越来越高明了,用我女儿的话说,小张可是小唐的忠实粉丝呢。”副书记施迪莎开着玩笑,她知道张建阳是不会生气的,没准还会为之自豪。
唐子风也笑道:“建阳这是在给我刨坑呢,他先把我捧到天上去,说什么算无遗策,回头我解释不上来,可就栽了。”
“没有没有,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张建阳赶紧表白。
唐子风也只是谦虚一句,他顺着张建阳的话茬说道:“那好吧,我谈一下我的看法。首先一点,我想请大家评估一下,咱们的雕铣机是不是适合于嘉川公司这样的电子类企业。”
“这个应当是没问题的。”副厂长吴伟钦说,“从销售部反馈过来的情况,咱们这种雕铣机,对一些金属制品企业非常有吸引力,远远超出了咱们最初的预想。这些企业对于雕铣机的功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我们正在和秦总工这边合作,开发新的机型。”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把年销量从千台的量级,提升到万台的量级,是不是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唐子风又问道。
“这还用说,如果一年真的能够做到一两万台,咱们的出厂价能够降到15万以下,前期的投入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吴伟钦说。
“这就是了。”唐子风说,“要想把年销量提升到万台的量级,必须要靠嘉川公司这样的大客户。韩伟昌跟我说过,嘉川公司那边表示,如果咱们的雕铣机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起码会采购1万台,分成3年下单,平均一年就是3000台以上。如果我们能够拿下三家这样的企业,一年1万台的目标就达到了。”
“可是,如果他们只是为了骗我们的样机怎么办?”书记章群问道。
唐子风说:“关于这个问题,我分析过了。嘉川公司是世界级的代工企业,每年的代工费收入是以百亿元计算的,大家觉得,这样一家企业,有必要骗我们100台样机吗?”
“这可不好说。”张舒说,“他们又不用花成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咱们就巴巴地把100台样机送去了,人家干嘛不要?”
唐子风说:“张厂长这话可不对。咱们把100台样机送过去,他们虽然没给我们付钱,但也不是没有成本的。你想想看,要让这100台样本运行起来,他们起码得培训300名操作工人,这些人盯在机器上,嘉川公司也是要给他们付工资的。
“如果咱们的雕铣机真的有问题,生产出了废品、次品,这些损失也是要用嘉川公司来承担的。嘉川公司这么大的企业,要调整生产模式非常困难,他们愿意接受咱们的样机,就说明他们的确存了未来大批量使用雕铣机的心思。
“除非他们在试用中发现咱们的雕铣机达不到他们的要求,那是咱们自己的问题,也就怨不了嘉川公司了吧?”
“也有道理。”吴伟钦点点头。他是分管生产的,自然懂得唐子风说的意思。如果有人送几台设备到临一机来要求试用,他也是要掂量掂量的,不会因为人家的样机没收钱,就欣然接受。说得直接一点,人家的时间和人力也是要算钱的,谁会为了占你一点小便宜,就随便去试用一批新设备。
其他人也悟出了这个道理,嘉川公司毕竟不是一个小企业,大企业做事是要权衡一下得失的。100台样机对临一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对于嘉川公司来说,的确可以不放在心上。人家愿意试用你的机器,就说明人家对你的机器感兴趣了,只要你的机器好,人家肯定就要了,哪里会去玩那种空手套白狼的无聊游戏?
“还有一点。”
唐子风见大家的态度已经松动,便继续说道:“咱们原来没有注意到电子行业这个大市场,我们的雕铣机是为模具行业设计的。电子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咱们并不了解。利用嘉川公司这个平台,咱们就可以深入地了解到电子行业的需求。
“就算嘉川公司最后不接受咱们的产品,至少咱们也能知道他们不满意的地方在哪,咱们应当如何改进。有了这些经验,咱们最终必定能够拿下这个市场。”
“哈,小唐这是打算拿嘉川公司当咱们的实验室呢!”章群笑着调侃道。
“如果是这样,那咱们必须派几个工程师到嘉川公司去,实地观察他们的使用情况。”秦仲年迅速地想到了自己的职责。
“这是肯定的。”唐子风说,“就算咱们不提,嘉川也会要求咱们派工程师过去,以便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嘉川公司是搞电子代工的,和咱们没有竞争关系,他们才不会担心咱们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技术呢。” ↑返回顶部↑
“万一他们的目的就是骗咱们100台设备过去,用完了就翻脸,咱们不是成了冤大头了?”
“老韩这个人,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这样的条件,他当时就应当顶回去,怎么还需要拿回来讨论?”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是不是厂里有了点钱,这销售部就不把1000万当一回事了?”
“太冒进了!”
厂领导们纷纷摇头表示反对,不过只是把矛头指向韩伟昌,而不敢直接批评唐子风。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唐子风的工作做得出色,已经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另一方面就是大家每次反对唐子风的意见,最后都会发现自己被打了脸。打脸的次数多了,大家也就对唐子风有了一些ptsd,轻易不敢和唐子风对线。
唐子风环顾全场,发现除了做会议记录的樊彩虹之外,也就剩下厂长助理兼临荟科贸公司总经理张建阳没有吭声,于是笑呵呵地用手指了一下,说道:“老张,你的看法呢?”
“我吗?”张建阳一愣,旋即笑着说,“我的看法嘛,呵呵,我觉得,唐厂长从来都是高屋建瓴,算无遗策,他既然支持这样做,想必是有道理的。不如唐厂长先给我们解释一下,说说这样做的好处在哪,也让我好好学习学习。”
“哈,小张的马屁拍得越来越高明了,用我女儿的话说,小张可是小唐的忠实粉丝呢。”副书记施迪莎开着玩笑,她知道张建阳是不会生气的,没准还会为之自豪。
唐子风也笑道:“建阳这是在给我刨坑呢,他先把我捧到天上去,说什么算无遗策,回头我解释不上来,可就栽了。”
“没有没有,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张建阳赶紧表白。
唐子风也只是谦虚一句,他顺着张建阳的话茬说道:“那好吧,我谈一下我的看法。首先一点,我想请大家评估一下,咱们的雕铣机是不是适合于嘉川公司这样的电子类企业。”
“这个应当是没问题的。”副厂长吴伟钦说,“从销售部反馈过来的情况,咱们这种雕铣机,对一些金属制品企业非常有吸引力,远远超出了咱们最初的预想。这些企业对于雕铣机的功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我们正在和秦总工这边合作,开发新的机型。”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把年销量从千台的量级,提升到万台的量级,是不是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唐子风又问道。
“这还用说,如果一年真的能够做到一两万台,咱们的出厂价能够降到15万以下,前期的投入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吴伟钦说。
“这就是了。”唐子风说,“要想把年销量提升到万台的量级,必须要靠嘉川公司这样的大客户。韩伟昌跟我说过,嘉川公司那边表示,如果咱们的雕铣机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起码会采购1万台,分成3年下单,平均一年就是3000台以上。如果我们能够拿下三家这样的企业,一年1万台的目标就达到了。”
“可是,如果他们只是为了骗我们的样机怎么办?”书记章群问道。
唐子风说:“关于这个问题,我分析过了。嘉川公司是世界级的代工企业,每年的代工费收入是以百亿元计算的,大家觉得,这样一家企业,有必要骗我们100台样机吗?”
“这可不好说。”张舒说,“他们又不用花成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咱们就巴巴地把100台样机送去了,人家干嘛不要?”
唐子风说:“张厂长这话可不对。咱们把100台样机送过去,他们虽然没给我们付钱,但也不是没有成本的。你想想看,要让这100台样本运行起来,他们起码得培训300名操作工人,这些人盯在机器上,嘉川公司也是要给他们付工资的。
“如果咱们的雕铣机真的有问题,生产出了废品、次品,这些损失也是要用嘉川公司来承担的。嘉川公司这么大的企业,要调整生产模式非常困难,他们愿意接受咱们的样机,就说明他们的确存了未来大批量使用雕铣机的心思。
“除非他们在试用中发现咱们的雕铣机达不到他们的要求,那是咱们自己的问题,也就怨不了嘉川公司了吧?”
“也有道理。”吴伟钦点点头。他是分管生产的,自然懂得唐子风说的意思。如果有人送几台设备到临一机来要求试用,他也是要掂量掂量的,不会因为人家的样机没收钱,就欣然接受。说得直接一点,人家的时间和人力也是要算钱的,谁会为了占你一点小便宜,就随便去试用一批新设备。
其他人也悟出了这个道理,嘉川公司毕竟不是一个小企业,大企业做事是要权衡一下得失的。100台样机对临一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对于嘉川公司来说,的确可以不放在心上。人家愿意试用你的机器,就说明人家对你的机器感兴趣了,只要你的机器好,人家肯定就要了,哪里会去玩那种空手套白狼的无聊游戏?
“还有一点。”
唐子风见大家的态度已经松动,便继续说道:“咱们原来没有注意到电子行业这个大市场,我们的雕铣机是为模具行业设计的。电子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咱们并不了解。利用嘉川公司这个平台,咱们就可以深入地了解到电子行业的需求。
“就算嘉川公司最后不接受咱们的产品,至少咱们也能知道他们不满意的地方在哪,咱们应当如何改进。有了这些经验,咱们最终必定能够拿下这个市场。”
“哈,小唐这是打算拿嘉川公司当咱们的实验室呢!”章群笑着调侃道。
“如果是这样,那咱们必须派几个工程师到嘉川公司去,实地观察他们的使用情况。”秦仲年迅速地想到了自己的职责。
“这是肯定的。”唐子风说,“就算咱们不提,嘉川也会要求咱们派工程师过去,以便随时提供技术支持。嘉川公司是搞电子代工的,和咱们没有竞争关系,他们才不会担心咱们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技术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