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95节(3 / 4)
唐子风微微一笑:“是啊,我们从去年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了。高端数控机床不能永远都只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咱们自己肯定是要拿下这项技术的。我们去年和432厂合作之后,在432厂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数控技术研究团队,重点就是突破五轴联动的技术。”
夏珉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那么,你们现在做到哪一步了?”
唐子风说:“技术上的事情,我不太懂。听我们秦总工说,目前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五轴联动的算法设计原理,接下来就是攻克各个技术难点。这段时间,听说秦总工他们在搞什么空间刀具补偿技术,具体是什么意思,我就不清楚了。”
“空间刀具补偿技术就是根据旋转轴的位置计算刀具矢量,再在补偿平面里计算补偿矢量,这两个矢量是正交关系……”夏珉认真地想给唐子风做个科普,无奈他天生不是擅长于做科普的人,说的这些对于唐子风来说都相当于火星语言。
赵兆新打断了夏珉的话,回到正题上,说:“还是老周有魄力。夏总工跟我提了很多次要搞五轴联动技术,我都没敢下决心。我听说,这东西可是一个无底洞,没个三五百万扔进去,恐怕都很难听到一个响动。”
唐子风笑道:“赵厂长还是太乐观了。据我们秦总工的说法,三五百万扔进去也听不到什么响动,真正要想搞出实用的五轴联动技术,三五千万的投入是最起码的,而且三五年也不一定有结果。”
“看看!这么大的投入,我们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赵兆新转头对夏珉说,估计他们过去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夏珉应当是主张要开展这方面研究的,而赵兆新则属于反对派。
五轴联动是数控机床发展的方向。此前国内各家企业搞的数控机床,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三坐标机床上进行数控化改造,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但机床的加工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五轴联动是在三坐标机床的基础上增加了刀具的旋转,从而能够进行多面体和曲面零件的加工。曲面零件在电力、船舶、航天航空、模具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这类零件的加工也一直都是机械制造中的难点。能够加工这类零件的机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五轴联动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在原有数控车床的基础上,增加铣削加工,使之成为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使一台机床变成两台,既可以节约空间,还可以节省工件在不同制造单元之间的周转运输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目前,国外许多机床企业正在淘汰传统的数控车床,大力发展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箐机作为一家主打车床的企业,也感觉到了压力,只是因为条件所限,无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此,赵兆新、夏珉等人也是颇为焦虑的。
唐子风说:“正因为需要的投入太大,我们才希望能够和兄弟企业联合起来搞。三五千万的投入,如果分到20家企业,每家也就是一两百万,这就算不上什么大钱了。如果各家自己分头搞,只怕谁也搞不下去。”
“道理是对的。”赵兆新皱着眉头说,“可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20家企业一块来搞,怎么协调呢?说句难听的,真有那种出工不出力的,到时候该怎么办?”
唐子风说:“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解决方案就是我刚才说过的,我们和432厂合作的那种模式,也就是成立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来承担这项工作。咱们可以成立一个新技术研究所,由各家企业共同出资,研究所的业务不受各家企业干预,这样就不存在哪家出工不出力的问题了。”
“可是,这样一来,咱们联合成立的这个什么研究所,和部里的机械设计院有什么区别呢?”赵兆新问。
唐子风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这个研究所是市场导向的,不存在旱涝保收的问题。研究所里的工程师全部采用聘用制,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干得好,一个月拿三千、五千都没问题,干不好,就是直接淘汰。”
“这不就成了私人企业那种样子了吗?”夏珉说。
唐子风说:“应当说是借鉴了私人企业的管理模式,打破大锅饭,鼓励创新。现在的形势已经是非常严峻了,咱们必须采取一些非常的措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懈怠了。”
“原来是这样……”赵兆新缓缓地点着头。唐子风说的这些内容,信息有些太大了,赵兆新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不敢仓促答应。
“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们可能还得再考虑一下。”赵兆新说道。
第197章 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这时候,也已经到吃午饭的点了。赵兆新亲自陪着刘燕萍、唐子风前往小食堂,一干箐机的厂领导也随同前往做陪。企业里的宴请,刘燕萍和唐子风都不陌生,不外乎大家互相说些客套话,找各种名目敬酒,畅谈革命友谊。其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自不必细说。
吃过饭,办公室主任何文晶领着刘燕萍、唐子风去招待所休息,其余人等则随着赵兆新回到厂长办公室,讨论唐子风的建议。
“二局这是个啥意思啊?”乐敏华最先开口,他皱着眉头说:“这分明就是二局安排的事情,却让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年轻打着临一机的旗号来和咱们谈,这葫芦里卖的是啥药啊?”
“听刘燕萍的意思,谢局长发了话,说二局不参与这事。”夏珉提醒道。
副厂长徐适不以为然地说:“老夏,刘燕萍的话,咱们随便听听也就罢了。二局如果真的不参与这事,干嘛又让刘燕萍跟着来呢,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赵兆新说:“我刚才一直在琢磨谢局长的想法,我觉得,二局是既想做这件事,又不想担责任,所以才搞了这样一个迂回战术。周衡虽说现在是临一机的厂长,但他原来是机电处的处长,而且二局派他去临一机,也就是临时救急,估计一两年就会让他回去,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提拔一下,当个副局长。
“所以,周衡牵头来做的事情,其实也就是二局要做的事情。但现在二局不直接出面,而是以临一机的名义来搞,分明就是要置身事外。所有的事情都要咱们这些企业去做,别指望二局给咱们出钱、出政策。”
“如果是这样,那咱们还干个屁啊!”徐适直接就爆了句粗口。
乐敏华说:“话也不能这样说,关键还是要看这事对咱们是不是有利。如果是有利的事情,咱们参与一下也无妨。如果没什么好处,那咱们就先看看其他厂子怎么做,再决定咱们的做法。” ↑返回顶部↑
夏珉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那么,你们现在做到哪一步了?”
唐子风说:“技术上的事情,我不太懂。听我们秦总工说,目前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五轴联动的算法设计原理,接下来就是攻克各个技术难点。这段时间,听说秦总工他们在搞什么空间刀具补偿技术,具体是什么意思,我就不清楚了。”
“空间刀具补偿技术就是根据旋转轴的位置计算刀具矢量,再在补偿平面里计算补偿矢量,这两个矢量是正交关系……”夏珉认真地想给唐子风做个科普,无奈他天生不是擅长于做科普的人,说的这些对于唐子风来说都相当于火星语言。
赵兆新打断了夏珉的话,回到正题上,说:“还是老周有魄力。夏总工跟我提了很多次要搞五轴联动技术,我都没敢下决心。我听说,这东西可是一个无底洞,没个三五百万扔进去,恐怕都很难听到一个响动。”
唐子风笑道:“赵厂长还是太乐观了。据我们秦总工的说法,三五百万扔进去也听不到什么响动,真正要想搞出实用的五轴联动技术,三五千万的投入是最起码的,而且三五年也不一定有结果。”
“看看!这么大的投入,我们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赵兆新转头对夏珉说,估计他们过去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夏珉应当是主张要开展这方面研究的,而赵兆新则属于反对派。
五轴联动是数控机床发展的方向。此前国内各家企业搞的数控机床,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三坐标机床上进行数控化改造,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但机床的加工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
五轴联动是在三坐标机床的基础上增加了刀具的旋转,从而能够进行多面体和曲面零件的加工。曲面零件在电力、船舶、航天航空、模具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这类零件的加工也一直都是机械制造中的难点。能够加工这类零件的机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五轴联动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在原有数控车床的基础上,增加铣削加工,使之成为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使一台机床变成两台,既可以节约空间,还可以节省工件在不同制造单元之间的周转运输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目前,国外许多机床企业正在淘汰传统的数控车床,大力发展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箐机作为一家主打车床的企业,也感觉到了压力,只是因为条件所限,无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此,赵兆新、夏珉等人也是颇为焦虑的。
唐子风说:“正因为需要的投入太大,我们才希望能够和兄弟企业联合起来搞。三五千万的投入,如果分到20家企业,每家也就是一两百万,这就算不上什么大钱了。如果各家自己分头搞,只怕谁也搞不下去。”
“道理是对的。”赵兆新皱着眉头说,“可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20家企业一块来搞,怎么协调呢?说句难听的,真有那种出工不出力的,到时候该怎么办?”
唐子风说:“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解决方案就是我刚才说过的,我们和432厂合作的那种模式,也就是成立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来承担这项工作。咱们可以成立一个新技术研究所,由各家企业共同出资,研究所的业务不受各家企业干预,这样就不存在哪家出工不出力的问题了。”
“可是,这样一来,咱们联合成立的这个什么研究所,和部里的机械设计院有什么区别呢?”赵兆新问。
唐子风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这个研究所是市场导向的,不存在旱涝保收的问题。研究所里的工程师全部采用聘用制,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干得好,一个月拿三千、五千都没问题,干不好,就是直接淘汰。”
“这不就成了私人企业那种样子了吗?”夏珉说。
唐子风说:“应当说是借鉴了私人企业的管理模式,打破大锅饭,鼓励创新。现在的形势已经是非常严峻了,咱们必须采取一些非常的措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懈怠了。”
“原来是这样……”赵兆新缓缓地点着头。唐子风说的这些内容,信息有些太大了,赵兆新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不敢仓促答应。
“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们可能还得再考虑一下。”赵兆新说道。
第197章 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这时候,也已经到吃午饭的点了。赵兆新亲自陪着刘燕萍、唐子风前往小食堂,一干箐机的厂领导也随同前往做陪。企业里的宴请,刘燕萍和唐子风都不陌生,不外乎大家互相说些客套话,找各种名目敬酒,畅谈革命友谊。其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自不必细说。
吃过饭,办公室主任何文晶领着刘燕萍、唐子风去招待所休息,其余人等则随着赵兆新回到厂长办公室,讨论唐子风的建议。
“二局这是个啥意思啊?”乐敏华最先开口,他皱着眉头说:“这分明就是二局安排的事情,却让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年轻打着临一机的旗号来和咱们谈,这葫芦里卖的是啥药啊?”
“听刘燕萍的意思,谢局长发了话,说二局不参与这事。”夏珉提醒道。
副厂长徐适不以为然地说:“老夏,刘燕萍的话,咱们随便听听也就罢了。二局如果真的不参与这事,干嘛又让刘燕萍跟着来呢,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赵兆新说:“我刚才一直在琢磨谢局长的想法,我觉得,二局是既想做这件事,又不想担责任,所以才搞了这样一个迂回战术。周衡虽说现在是临一机的厂长,但他原来是机电处的处长,而且二局派他去临一机,也就是临时救急,估计一两年就会让他回去,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提拔一下,当个副局长。
“所以,周衡牵头来做的事情,其实也就是二局要做的事情。但现在二局不直接出面,而是以临一机的名义来搞,分明就是要置身事外。所有的事情都要咱们这些企业去做,别指望二局给咱们出钱、出政策。”
“如果是这样,那咱们还干个屁啊!”徐适直接就爆了句粗口。
乐敏华说:“话也不能这样说,关键还是要看这事对咱们是不是有利。如果是有利的事情,咱们参与一下也无妨。如果没什么好处,那咱们就先看看其他厂子怎么做,再决定咱们的做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