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89节(3 / 4)
“你是说,联合全国的机床企业降价?”谢天成问,他的眉毛微皱,显然对于这个策略并不赞成。
唐子风摇头说:“这倒不必。像我们临一机这样的大厂,如果去和韩国机床企业打价格战,最终就沦为二流企业了。我们的目标是对付日本、德国,区区一个韩国,不值得我们自降身份。”
谢天成笑了。唐子风这话,实在是有些狂妄了。其实在二局内部,也有一些干部是有恐韩症的,觉得韩国技术很强。能够像唐子风这样说出“区区一个韩国”这种话的,实在是不多。
“那么,你说的价格战,又是怎么回事?”谢天成问。
唐子风说:“这活儿交给私营企业去做。它们本身就是小企业,技术水平低,一贯是靠打价格战生存的。要让它们去和韩国企业打消耗战,逼韩国机床降价。”
“可是,私营企业能对韩国企业构成威胁吗?”谢天成问。
唐子风笑道:“这取决于我们帮不帮忙啊。”
谢天成有些明白了:“你是说……,由咱们的国营大型企业去帮助它们?”
“正是如此。”唐子风说,“我们了解过,国内的私营机床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技术不成体系,它们主要是做低精度机床,数控方面几乎是空白。它们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沿海的小型机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生产一些精度较低的金属制品,对机床精度要求低,比较在乎价格。
“我们的想法是,与这些私营企业联营,由我们这些国营大厂为它们提供技术指导,包括提供一些关键部件,提高它们的技术水平,使它们的产品升级换代,达到能够与韩国机床企业竞争的层次。
“这些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比我们强得多,所以它们生产的机床能够有较大的价格优势。韩国机床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不得不靠降价来与它们竞争。”
“可这样一来,这些私营企业也会抢了你们的市场啊。”谢天成提醒道。
唐子风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呃,我是说,我们的目标市场应当是中高端机床。事实上,现在私营机床企业已经把低端机床市场做成一个烂泥潭了,一台普通的卧式机床,这些企业的报价不到5000元,我们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这些私营企业生产的机床,刚开始用的时候和我们的机床没啥差异,用上两年,精度就会大幅度下降,只能报废。但有些客户企业原本也就是为了一个短期订单而采购机床的,一台机床能用两年就足够了,所以只会买最便宜的机床。
“私营企业这样做无妨,我们如果也这样做,最终就是砸了自己的牌子。所以,我们觉得,与其与私营企业争夺这种低端市场,还不如把这个市场让出去,我们专攻中高端机床市场,与它们形成战略上的分工。”
第184章 共同发展
唐子风的这个想法,是到临一机工作之后才形成的,这是来自于实践的认知。初到临一机时,唐子风觉得临一机的技术实力雄厚,产品质量好,只要把营销工作做好,必定能够把那些小型的私营机床企业挤垮,垄断整个市场。
但接触了实际之后,唐子风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理论化了。在这个市场上,有一些并不特别在意机床质量的客户,他们有时候是因为接了一个临时订单,从而需要采购一批机床,用于完成这个订单的任务。对于这些客户来说,下一个订单是否能够拿到,并没有把握。所以他们不会采购质优价高的机床,而是会选择一些廉价的劣质机床,只要能够完成眼前的工作即可。
小型私营机床企业恰好可以为这样的客户提供产品,把价格压到一个难以想象的低水平上。临一机并非造不出这种劣质机床,但临一机不能这样做,因为这会砸了自己的牌子。
既然自己不能做,那么这个市场就与自己无关了,让别人去做又有何妨?有这些劣质机床垫底,韩国企业的机床报价就不可能太高,如果你一台机床的价格是人家的10倍,而一台机床的寿命只有人家的3倍,客户会如何选择呢?
能够培养起一批私营机床企业去和韩国企业捣乱,打破韩国企业利用中国市场发展的企图,何乐而不为呢?
谢天成也是有经验的领导,一听就明白了唐子风的思路,他点头道:“这个想法不错,回头我们会找其他机床企业的领导谈谈,让他们考虑一下这个思路。”
唐子风说:“要特别提醒他们一点,帮助私营企业,是为了削弱韩资企业。而削弱韩资企业,是削弱我们自己的竞争对手。在这个问题上,私营企业是我们的同盟军,而不是对手。”
“对,这个提醒很必要!”谢天成应道。
说完第一点,唐子风接着说道:“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这些国营大厂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瞄准国内的中高端机床市场。目前,国内高端机床市场几乎完全是被进口机床占领的,我们自己占的市场份额很小。中端市场差不多是平分秋色,我们主要是靠价格优势才保住了半壁江山。
“说到底,就是我们的技术水平太低,尤其是数控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甚至与韩国企业相比也处于劣势。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迟早是会被淘汰出局的。”
谢天成说:“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你们考虑怎么解决?”
“抱团取暖。”唐子风说,“日德的机床企业很多都是百年老企业,底蕴很深,我们光凭各家企业单打独斗,是很难和他们竞争的。我们考虑,必须把全国的大型机床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攻关,共享成果,这样才有希望赶上和超过国外的机床巨头。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希望二局能够给我们提供支持。”
“哪方面的支持?”
“制度和资金。” ↑返回顶部↑
唐子风摇头说:“这倒不必。像我们临一机这样的大厂,如果去和韩国机床企业打价格战,最终就沦为二流企业了。我们的目标是对付日本、德国,区区一个韩国,不值得我们自降身份。”
谢天成笑了。唐子风这话,实在是有些狂妄了。其实在二局内部,也有一些干部是有恐韩症的,觉得韩国技术很强。能够像唐子风这样说出“区区一个韩国”这种话的,实在是不多。
“那么,你说的价格战,又是怎么回事?”谢天成问。
唐子风说:“这活儿交给私营企业去做。它们本身就是小企业,技术水平低,一贯是靠打价格战生存的。要让它们去和韩国企业打消耗战,逼韩国机床降价。”
“可是,私营企业能对韩国企业构成威胁吗?”谢天成问。
唐子风笑道:“这取决于我们帮不帮忙啊。”
谢天成有些明白了:“你是说……,由咱们的国营大型企业去帮助它们?”
“正是如此。”唐子风说,“我们了解过,国内的私营机床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技术不成体系,它们主要是做低精度机床,数控方面几乎是空白。它们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沿海的小型机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生产一些精度较低的金属制品,对机床精度要求低,比较在乎价格。
“我们的想法是,与这些私营企业联营,由我们这些国营大厂为它们提供技术指导,包括提供一些关键部件,提高它们的技术水平,使它们的产品升级换代,达到能够与韩国机床企业竞争的层次。
“这些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比我们强得多,所以它们生产的机床能够有较大的价格优势。韩国机床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不得不靠降价来与它们竞争。”
“可这样一来,这些私营企业也会抢了你们的市场啊。”谢天成提醒道。
唐子风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呃,我是说,我们的目标市场应当是中高端机床。事实上,现在私营机床企业已经把低端机床市场做成一个烂泥潭了,一台普通的卧式机床,这些企业的报价不到5000元,我们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这些私营企业生产的机床,刚开始用的时候和我们的机床没啥差异,用上两年,精度就会大幅度下降,只能报废。但有些客户企业原本也就是为了一个短期订单而采购机床的,一台机床能用两年就足够了,所以只会买最便宜的机床。
“私营企业这样做无妨,我们如果也这样做,最终就是砸了自己的牌子。所以,我们觉得,与其与私营企业争夺这种低端市场,还不如把这个市场让出去,我们专攻中高端机床市场,与它们形成战略上的分工。”
第184章 共同发展
唐子风的这个想法,是到临一机工作之后才形成的,这是来自于实践的认知。初到临一机时,唐子风觉得临一机的技术实力雄厚,产品质量好,只要把营销工作做好,必定能够把那些小型的私营机床企业挤垮,垄断整个市场。
但接触了实际之后,唐子风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理论化了。在这个市场上,有一些并不特别在意机床质量的客户,他们有时候是因为接了一个临时订单,从而需要采购一批机床,用于完成这个订单的任务。对于这些客户来说,下一个订单是否能够拿到,并没有把握。所以他们不会采购质优价高的机床,而是会选择一些廉价的劣质机床,只要能够完成眼前的工作即可。
小型私营机床企业恰好可以为这样的客户提供产品,把价格压到一个难以想象的低水平上。临一机并非造不出这种劣质机床,但临一机不能这样做,因为这会砸了自己的牌子。
既然自己不能做,那么这个市场就与自己无关了,让别人去做又有何妨?有这些劣质机床垫底,韩国企业的机床报价就不可能太高,如果你一台机床的价格是人家的10倍,而一台机床的寿命只有人家的3倍,客户会如何选择呢?
能够培养起一批私营机床企业去和韩国企业捣乱,打破韩国企业利用中国市场发展的企图,何乐而不为呢?
谢天成也是有经验的领导,一听就明白了唐子风的思路,他点头道:“这个想法不错,回头我们会找其他机床企业的领导谈谈,让他们考虑一下这个思路。”
唐子风说:“要特别提醒他们一点,帮助私营企业,是为了削弱韩资企业。而削弱韩资企业,是削弱我们自己的竞争对手。在这个问题上,私营企业是我们的同盟军,而不是对手。”
“对,这个提醒很必要!”谢天成应道。
说完第一点,唐子风接着说道:“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这些国营大厂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瞄准国内的中高端机床市场。目前,国内高端机床市场几乎完全是被进口机床占领的,我们自己占的市场份额很小。中端市场差不多是平分秋色,我们主要是靠价格优势才保住了半壁江山。
“说到底,就是我们的技术水平太低,尤其是数控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甚至与韩国企业相比也处于劣势。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迟早是会被淘汰出局的。”
谢天成说:“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你们考虑怎么解决?”
“抱团取暖。”唐子风说,“日德的机床企业很多都是百年老企业,底蕴很深,我们光凭各家企业单打独斗,是很难和他们竞争的。我们考虑,必须把全国的大型机床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攻关,共享成果,这样才有希望赶上和超过国外的机床巨头。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希望二局能够给我们提供支持。”
“哪方面的支持?”
“制度和资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