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83节(3 / 4)
这其中,还出了一个小插曲。临河市文化局的一位干部听到消息,说临河市的各中学在考前有人兜售一份没有书号的复习资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欣慰,而是向局长请示,是否要出动文化执法大队,去缉捕那位销售非法出版物的商人。
女儿刚刚以高分考上大学的文化局长闻听此言,当即把一本‘五三’砸到了这位干部的脸上,大声吼道:“你去啊,你去抓啊,你看你会不会成为全临河700万人的公敌!”
那干部吓得屁滚尿流,再不敢提查处非法出版物的事情了。
入v更新20万字,求月票
刚才看了一下,入v至今,更新已经是20.75万字了,平均一天7700字。考虑到橙子的岁数和工作,已经很是不易了,因此隆重求月票。
pc端的首页上是有新书月票榜的,前10名可以上榜,目前本书的位置是第十,随时可能被踢出榜单。排在橙子前面的几本书,比本书大约多200票的样子,这是大家稍稍努点力就能够超过的目标,为什么不呢……
是因为橙子不够萌吗?
说说剧情吧。
同学们应当都发现了,本书的主角与橙子的另外三本工业文不同。主角不再是一个技术专家,甚至可能是一个技术白痴,他是一个纯文科生,和橙子是同一个专业……呃,其实是同一个班。
橙子也需要改变一下创作风格,总是写同一类角色也会有审美疲劳,是不是?
有同学说,不喜欢这样的人物,拜拜。也有同学说,这个创新不错,顶了。的确,众口难调,橙子也没办法。
说真的,写唐子风这个角色,我觉得比写林振华、秦海、冯啸辰都要顺畅得多,尤其是写几个人大师兄师姐师妹在一块聊天的场景,感觉就像在大学里写日记一样,都是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人物,调侃起来那叫一个精准。
书中的配角,也比前三本书里的配角要市侩得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本书的年代是90年代,人们本身就比80年代要更活络;另一个原因自然也是为了改变风格,更接地气一些。芸芸众生原本就是亦正亦邪的,世间没有完人。
有同学看不惯书里的一些负面现象,比如侵权的事情,还有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真实的世界。那些年,我们经历了许多的风雨,走过了许多的沟坎,回首过去,令人不胜嘘唏。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足以骄傲。
另外:明天去外地开个会,不知道有没有时间码字,橙子尽力吧……
第171章 排名靠前的富二代
临一机东区夜市。
三张桌子拼在一起,桌边坐着六七个年轻人,正在欢声笑语地聊着天。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脸上带着笑容,不停地把服务员送上来的烤串递到同伴们面前,以至于自己都顾不上品尝一口。
“晓惠,你别忙活了,都是大人,大家还不会自己吃吗?”
一个胖子嘴里鼓鼓囊囊地嚼着肉,对那小姑娘说道。
“胖子叔叔,没关系的,你们聊天,我给你们拿烤串。”于晓惠笑嘻嘻地答道。
“今天我们都是沾了肖师妹的光。晓惠是要感谢她文珺姐帮她批发资料,让她赚到了钱,所以请咱们全伙吃烤串。”唐子风在一旁说道。
因为喝了几杯啤酒而脸色红扑扑的肖文珺招呼道:“晓惠,你别尽快了,自己也吃点吧。你唐叔叔也真是的,还好意思让你一个小孩子请客,你还是未成年人呢。”
“未成年人怎么啦?晓惠这个未成年人,比我挣钱还多呢。”宁默不愤地说,“我可听说了,光是5月份,晓惠卖高考资料就赚了一万多。好家伙,我累死累活装了上百台机床,一个月也才赚500块,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他话是这样说,心里却没有啥不满的情绪。一来是因为他知道于晓惠家境困难,而卖资料的这件事,是唐子风专门照顾她做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因为胖子其实没那么可怜,唐子风许了他丽佳超市分红中的一成,丽佳超市总店开业之后,生意好得惊人,胖子今年拿这笔分红也能有几万块钱了,犯不着眼红于晓惠的收入。
肖文珺说:“晓惠赚点钱也不容易,她家里经济困难,我听说她赚的钱都交给家里了,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唐子风说:“妹妹,你这就out了,晓惠现在可是临一机排名靠前的富二代呢。晓惠的爸爸于师傅学了木雕图案设计技术以后,用晓惠赚的钱买了一台电脑,专门做图案设计,把自己设计出来的图案交给各地的木雕店销售,然后从人家的销售中提成。上个月光是提成款就收了2万多,这还只是他公开对外说的,真实收入是多少,那就没人知道了。”
“才不是呢,我爸赚的就是2万多,他没骗人的。”于晓惠红着脸解释道,心里那种幸福的感觉可谓是溢于言表。
于晓惠的父亲于可新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厂里办病休,收入很低,以至于不得不让于晓惠给唐子风当保姆来补贴家用。一个40岁不到的男人,这样病病歪歪,靠着老婆和未成年女儿外出工作来养家,这种羞愧、失落的感觉是难以言表的。
唐子风联系工商银行为下岗职工提供创业资金,扶持下岗职工开办木雕店,于可新也得到了一个名额。但他在学了图案设计之后,却萌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利用自己过去的美术功底,专门做图案设计的工作,再把设计出来的图案授权给各家木雕店去使用,通过收取授权费来营利。 ↑返回顶部↑
女儿刚刚以高分考上大学的文化局长闻听此言,当即把一本‘五三’砸到了这位干部的脸上,大声吼道:“你去啊,你去抓啊,你看你会不会成为全临河700万人的公敌!”
那干部吓得屁滚尿流,再不敢提查处非法出版物的事情了。
入v更新20万字,求月票
刚才看了一下,入v至今,更新已经是20.75万字了,平均一天7700字。考虑到橙子的岁数和工作,已经很是不易了,因此隆重求月票。
pc端的首页上是有新书月票榜的,前10名可以上榜,目前本书的位置是第十,随时可能被踢出榜单。排在橙子前面的几本书,比本书大约多200票的样子,这是大家稍稍努点力就能够超过的目标,为什么不呢……
是因为橙子不够萌吗?
说说剧情吧。
同学们应当都发现了,本书的主角与橙子的另外三本工业文不同。主角不再是一个技术专家,甚至可能是一个技术白痴,他是一个纯文科生,和橙子是同一个专业……呃,其实是同一个班。
橙子也需要改变一下创作风格,总是写同一类角色也会有审美疲劳,是不是?
有同学说,不喜欢这样的人物,拜拜。也有同学说,这个创新不错,顶了。的确,众口难调,橙子也没办法。
说真的,写唐子风这个角色,我觉得比写林振华、秦海、冯啸辰都要顺畅得多,尤其是写几个人大师兄师姐师妹在一块聊天的场景,感觉就像在大学里写日记一样,都是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人物,调侃起来那叫一个精准。
书中的配角,也比前三本书里的配角要市侩得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本书的年代是90年代,人们本身就比80年代要更活络;另一个原因自然也是为了改变风格,更接地气一些。芸芸众生原本就是亦正亦邪的,世间没有完人。
有同学看不惯书里的一些负面现象,比如侵权的事情,还有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真实的世界。那些年,我们经历了许多的风雨,走过了许多的沟坎,回首过去,令人不胜嘘唏。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足以骄傲。
另外:明天去外地开个会,不知道有没有时间码字,橙子尽力吧……
第171章 排名靠前的富二代
临一机东区夜市。
三张桌子拼在一起,桌边坐着六七个年轻人,正在欢声笑语地聊着天。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脸上带着笑容,不停地把服务员送上来的烤串递到同伴们面前,以至于自己都顾不上品尝一口。
“晓惠,你别忙活了,都是大人,大家还不会自己吃吗?”
一个胖子嘴里鼓鼓囊囊地嚼着肉,对那小姑娘说道。
“胖子叔叔,没关系的,你们聊天,我给你们拿烤串。”于晓惠笑嘻嘻地答道。
“今天我们都是沾了肖师妹的光。晓惠是要感谢她文珺姐帮她批发资料,让她赚到了钱,所以请咱们全伙吃烤串。”唐子风在一旁说道。
因为喝了几杯啤酒而脸色红扑扑的肖文珺招呼道:“晓惠,你别尽快了,自己也吃点吧。你唐叔叔也真是的,还好意思让你一个小孩子请客,你还是未成年人呢。”
“未成年人怎么啦?晓惠这个未成年人,比我挣钱还多呢。”宁默不愤地说,“我可听说了,光是5月份,晓惠卖高考资料就赚了一万多。好家伙,我累死累活装了上百台机床,一个月也才赚500块,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他话是这样说,心里却没有啥不满的情绪。一来是因为他知道于晓惠家境困难,而卖资料的这件事,是唐子风专门照顾她做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因为胖子其实没那么可怜,唐子风许了他丽佳超市分红中的一成,丽佳超市总店开业之后,生意好得惊人,胖子今年拿这笔分红也能有几万块钱了,犯不着眼红于晓惠的收入。
肖文珺说:“晓惠赚点钱也不容易,她家里经济困难,我听说她赚的钱都交给家里了,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唐子风说:“妹妹,你这就out了,晓惠现在可是临一机排名靠前的富二代呢。晓惠的爸爸于师傅学了木雕图案设计技术以后,用晓惠赚的钱买了一台电脑,专门做图案设计,把自己设计出来的图案交给各地的木雕店销售,然后从人家的销售中提成。上个月光是提成款就收了2万多,这还只是他公开对外说的,真实收入是多少,那就没人知道了。”
“才不是呢,我爸赚的就是2万多,他没骗人的。”于晓惠红着脸解释道,心里那种幸福的感觉可谓是溢于言表。
于晓惠的父亲于可新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厂里办病休,收入很低,以至于不得不让于晓惠给唐子风当保姆来补贴家用。一个40岁不到的男人,这样病病歪歪,靠着老婆和未成年女儿外出工作来养家,这种羞愧、失落的感觉是难以言表的。
唐子风联系工商银行为下岗职工提供创业资金,扶持下岗职工开办木雕店,于可新也得到了一个名额。但他在学了图案设计之后,却萌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利用自己过去的美术功底,专门做图案设计的工作,再把设计出来的图案授权给各家木雕店去使用,通过收取授权费来营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