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人意见基本一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赞成宝石匣子就在佛心洞中,‘挖空佛心’可不是一件好事,真出现问题,在坐可能谁都惹不起。
  “那不知名亮光该如何消散?我们怎么出洞?”
  看足宝物的甜妹儿,只想出佛心洞,去对面嘉州市国营商店什么的,挑选公费礼物,那才是自己的。
  叶安诚胳膊都举酸,他只能听甜妹儿自言自语,听得一头雾水,终于听到‘出洞’二字,立马精神抖擞,吐出一口荔枝气味儿。
  山绅:
  ……宝物动人心,差点忘记正事!!!
  “啊——银瓶盖上镶嵌红宝石的地方,有一块黄色丝绸,折叠成小豆腐块在那里,要看一眼吗?”
  ……
  “可以。”
  甜妹儿展开丝滑柔软细腻的薄黄布,折叠时是火柴盒两倍小,展开有金匣子三倍大,上面绣着一条活灵活现的金龙暗纹,最左边一竖绣着‘嘉州凌云寺大弥勒佛石像记’。
  “对亏我看过唐代善本古籍,不然还真认不出来。”
  甜妹儿小小赞美自己,她能把内容读个七七八八不容易。
  山绅心里偷偷对比一下,他小时候看过更多古籍,久远到春秋战国时期,后来还得到夏代水书,嘴角微微上扬。
  围观某只小道士:
  ……莫非我是蠢材?!
  黄布自是皇室御用布卷。
  凌云大佛修建至唐代,那是一个佛派兴盛朝代,佛、天尊从僧道祖师先圣的地位。
  《唐律疏仪》卷十九“贼盗”中明确规定:盗、毁佛像、天尊像,罪同大逆。
  朝廷特别规定,凌云大佛肚中佛器等同于御用之物。
  唐朝对于露天巨大佛像的修建,朝廷曾经过激烈辩论,其中主反对修建大型露天造像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狄仁杰。
  他认为:‘即便是僧尼出资,最终还是耗费百姓钱财。’
  看到这里,甜妹儿忽然回忆起电视剧里几个版本的人物形象。
  凌云大佛修建最初源于僧侣倡议筹资,但最终还是政府接手的“烂尾工程”。
  正如狄仁杰所料,凌云大佛的修建,最初是由民间发起,最终在中央财政与政策扶持下,由地方政府完成。
  当然,这都是甜妹儿自己翻译话。
  总之,其实凌云大佛是地方政府得到朝廷批准,动用政府赋税徭役修建的,僧人是发起者,唐王朝才是幕后推手。
  此处自古就是水利工程要地,朝廷目的是为保障军需运输的安全。
  “减杀水势”是真正的“功利的目的”,无意中造就一起宗教造像与惠民工程最完美结合,是绝对利国利民事件。
  皇布最后仅有四繁体字‘利國利民’,舍利的佛光消失,光入‘利國利民’四字中,消失不见,看得甜妹儿一愣一愣的。
  在所有人愣神在原地的时间,佛心洞金光已经消散,洞口恢复成平常模样,丝绸飘入银瓶,洞里宝石金匣自动合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