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睛不禁有些湿润,过年谁能不念叨家里,可陈教授因为工作长期都在外面跑,儿女孙辈也不在一个地方, 近几年全家人见面次数,一个手都能球得清。
  “这挂钟以后就放到村口基地里,谁都可以盯着看时间。”
  陈教授不觉得送钟有任何问题。
  他是土生土长的省城居民,在城市里不准讲究封建迷信,而手表、缝纫机、录音机, 是城里人最令人稀罕的‘三大件’,家里有一件都了不起。
  过年或结婚,谁家年轻小伙子小姑娘,要是收到一支手表,或一个马蹄表,钢音滴答滴答的, 兴奋得要死不活,谁管‘送钟’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就是不同省城的文化风俗差别,碧山村所处之地,哪怕钟表再珍贵,也不会除夕夜或大年初一送这个。
  甜妹儿也觉得这个挂钟很漂亮,金属质感,金光闪闪,声音很好听,据说是国内最好的牌子,比曾经她拥有的天蓝色电子表‘高端大气上档次’。
  而且它对碧山村很重要。
  建国前后,碧山村都没有钟表,计算时间还是靠原始的传统方法。
  白天主要是看太阳,如果阴天下雨,只能是约莫大概时间。
  夜里则观察星星与月亮。
  如十七十八坐着等,二十整整,月出一更等看月亮方法。再如,北斗七星是最好时间表,启明星出来明了天。
  旧年代村民们一个个都快成为资深天文爱好者,讲真的,甜妹儿从来不知道繁星月亮还有这么多作用。
  至于村民们起早贪黑做事,靠村里的公鸡打鸣报晓来判断时间,公鸡叫第几遍,通常知道是几更天。
  因遇到个例,也有常有失误的时候。
  钟表是稀罕物,不仅仅贵,镇上供销社没有卖的,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法子得到钟票,或表票,集钱也没处使。
  陈教授把挂钟递给一直盯着它的甜妹儿,以为她很喜欢,慈祥和蔼道:“乖丫头,以后这挂钟就归你负责,要记得隔三天,用棉布擦一下。”
  挂钟手表很珍贵,通常在一两年内,都是崭新崭新的,因为人们爱护得特别好,这年代可没有保修,修钟表也是得花钱的。
  抱着挂钟的甜妹儿:……我并不是很想要擦这个?!
  陈教授继续拆包裹。
  这次出来的是一个稀罕物“电器”,黄铜制手电筒,它是很多城市居民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有富人家还有半导体收音机。
  至于电视机,真的只能在特殊报纸上看到,上京有钱人家都买不到,虽然国内已有生产,也有少量的电视信号。
  铜手电筒结构简单,整体结构分为三节,以干电池作为电源,一颗小电珠发出光亮,亮度并不是特别强。
  但它竟然能自动亮。
  把邮递员、叶安诚看得一愣一愣的,不过他们见识多一些,知道它是手电筒。而从门外溜进来的碧山村人更是奇思妙想。
  “哇,快看,那个里面是不是有小星星?”
  “不是星星,是亮光虫,陈教授把一堆虫子逮住。”
  “亮光虫夜里才有这样光亮哩!可能是一块月亮,它们都是白色的。”
  五、六山娃娃们蹦跶出童言童语,他们是第一次见到自动发光的东西,至于电灯,整个碧山镇都还没有电,水湾县家家户户都用的是油灯。
  把挂钟放屋子里,甜妹儿刚走出来,便看到山娃娃们围观一支老铜手电筒,与晓丫头奶奶嫁妆箱里的手电筒样式一样,颜色材质不一样,亮度不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