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亲随点头称是。
  鲍信想了想:这些纸若是让勋儿用了,实乃浪费。想到自家和天子同样大小的儿子,嫌弃道:他那字儿,实在不配用陛下御赐的白纸。你下午去书局给他买些普通的纸张写字就行,这些纸我要留着用于通信。
  说罢,他拿起了铠甲,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和结实的材质,就料到:必是难得一见的好甲!
  亲随服侍他换上铠甲,果然十分威武:这铠甲的胸膛前后怎像是打磨的镜子?
  鲍信摸着那处喜道:这便是你不识货了,此乃工匠反复打磨造成的。此甲十分难得,尤其胸前此处,即使是胸口中箭,也能保住你一条性命。
  您得了铠甲必定如虎添翼。亲随道:这一箱,绫罗绸缎和珠宝首饰是赏赐给夫人的,夫人见了必定欢喜。相国,珠宝末将将其收在匣中,贴身带在身边,可不能丢了。
  鲍信点头称是,又拿起书册,奇道:是什么书?
  乃是抄录的十几本难得的藏书,据说这些书都是皇家珍藏。亲随笑道:必定是在宴会上,将军曾和圣上提及家中公子读书之事,乃圣上送给大公子勋的。
  鲍信心中十分感动:信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垂青!
  亲随清点了所有赏赐的财物,和诏书一一核对,十分惊讶:一点都没有少。这在当初灵帝在位的时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东西只要经过官府任何人之手,必会扒掉一层皮,更不可能下来得这么快。
  我们在洛阳客栈的听书楼,也听那说书先生讲起,监察院之首田丰乃是铁面无私之人,从来不惧任何事,副手更是在豫州县衙时就是赫赫有名的酷吏,十几年来杀人如麻。两人相辅,洛阳官吏皆战战兢兢。鲍信的政治敏感度很高:故意如此说以安民心,那说书先生必定不是寻常人。而当日陛下出现在洛阳客栈也不是巧合,这客栈崛起如此之快,背后之人说不定就是当今天子扶持的。
  亲随犹疑道:天子才十二岁
  休得如此说,莫因为年龄小瞧人,陛下乃雄心壮志、心思缜密之人。鲍信长长叹息,语气复杂:我等一直渴求明君,终于是等到了。这大汉朝时隔百年,终于再度迎来了一位明君。
  鲍信离开都城的时候,望着洛阳巍峨的城墙出神了良久,方才策马而去。
  此时城墙上,刘协正和吕布一道巡视,吕布穿着红棉百花袍,披着刘协刚命人制好的明光铠甲,手持方天画戟,威风凛凛。刘协则和几个贴身侍卫做了普通小兵的打扮,戴着掩饰半边面容的头盔跟在他的身后。
  吕布见刘协面上似有惆怅,不由问道:陛下为何怏怏不乐?
  刘协看着济北军离去的背影,悠悠叹了口气,低声道:鲍信提醒朕要当心豫州刺史孔伷。
  吕布扬眉:孔伷?他怎么了?
  刘协郁闷说:还没怎么,但私下有小动作。孔伷这个人在演义和三国志里面一点都不出名,刘协也完全不了解,就有点无从下手了。
  吕布皱眉:是暗中掳掠其他州郡人口了?还是无视朝廷,在下属的郡县安插自己的手下?
  鲍信没有证据,并没有细说,只言豫州兵马异动。不过鲍信这个人,素来是眼光毒辣,政治嗅觉也十分敏锐。既然说了,豫州刺史孔伷的状态肯定不对。
  其实朕也有听闻,但没有证据。刘协叹了口气:鲍信这个人不会信口开河,而且此人判断向来精准。
  何解?
  鲍信说袁绍乃是董卓第二。
  吕布不服:呵,袁绍小儿,还能造成董卓那般大的祸害不成?
  刘协瞅了他一眼,心想难道大家说你没什么眼光:不乱要立旗子。
  吕布一脸问号:什么旗子?我没在城墙上立旗子啊?
  我是想说当心一语成谶。刘协解释说:袁绍乃是心腹大患,可惜朝中多数人却看不明这一点。
  吕布显然也属于大多数,轻蔑一笑:如今已无董卓之患,带兵杀将过去,难道袁绍还能敌?
  刘协凉凉地道:哦,信不信明日你带大军开拨,不出一个月,我就被人掳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