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0)(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房观彦点了点头,都写完了,检查了一遍也没什么要改的,在里面待了这许久闷的很,便提前交了。
  索性也不差这一刻钟。周承弋揉了揉他的头,房观彦璀璨一笑。
  两人准备上马车离开,却被反应过来的记者拦了一下,他颇为激动,我是赵家楼的记者,请问你是唐子固吗?我能问你些问题吗?
  房观彦询问的看向周承弋,确定他真的是赵家楼的记者,便点了点头,也没计较他叫错了姓氏,自我介绍道,我是房观彦,字子固。
  记者顿时涨红了脸,连连道歉一番,这才提问,先是确认了房观彦的身份竟然真的是房丞相之子,面对自己欣赏的文学大家兼顶头上司儿子,他终究没有问出过分的问题,通篇都是围绕着这场科举进行提问。
  稍微犀利的应当便是对于女子考科举的看法,房观彦是纯正的太子派系,自然是同意的。
  最后问起科举难度,房观彦认真想了想,对比了做的历年真题,回答道,今年的科举稍微难一些,策论最后的题目是农学新作物的推广养殖,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准备。
  记者听到这个题目都懵了一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又问了一遍,实在惭愧,原来农学也属于策论一科吗?
  这里的重点在于推广方法,不必如此纠结。房观彦好心告诉他。
  记者抽了抽嘴角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出这个题目的人当真是人才也,只怕这题考差的不少。
  出题人周承弋摸了摸鼻子。
  皇帝一开始是给了周承弋两个选择:监考和出题。
  周承弋哪个都不想选,奈何他不选皇帝不放他走,周承弋最终还是选了出题,一抽就抽中了策论,好在抽的是主观大题,他对着脑子里的时政翻来覆去,最后从士农工商四个方面各出了一道题。
  士自然是军政方面,如今沧州正在打仗,周承弋就直接用了钟离越几千轻骑兵西上攻城夹击西域的案例出题,给出环境军力对手等信息,要求考生写出战斗方案。
  工业方面周承弋点了发明创新的点,这个题目主要需要人开脑洞;商业方面,则是老生常谈的重农抑商这类题目。
  周承弋也没想到四个题目这么巧,就上了农业的那个。
  周承弋本来以为自己上了考卷的只有这一个题目,直到余映第二个出考场,也被记者拦住采访。
  他才知道,发明创新的题目没有出在策论,却出在了文言的附加题上,而且这个题目诱惑性很高,出题人直接在那题目后标明,写的足够好的话,就算科举成绩不理想,也很可能进工部。
  当时翻到这个题目的无一不是惊的倒抽一口气,顿时不管会还是不会,那都是绞尽脑汁的写。
  记者也没想到还有这一出,也跟着倒吸凉气,紧张的问道,那一题你写了什么?方便告诉吗?
  余映很坦然的表示,我没写。
  记者后来又采访了别人,有人表示乱写一通,也有人压根不知道卷子后面还有附加题,顿时一片哀嚎之声,仿若失去了无数珍宝一般。
  其实没写的人并不少,房观彦便是其中之一,他不是不想写,确实是不知道怎么写,总共六门考试,全部卷子加在一起,就这一道题是空白的。
  等到坐进马车里,房观彦也忍不住说了一句,这个题出的很有针对性。
  周承弋面无表情的附和,你说得对。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如果有热搜)
  热搜1:房子固参加高考 爆
  热搜2:出题人想让我死 沸
  热搜3:策论的农学创新 文言的科技创新 热
  热搜4:bt题目是太子出的!!! 爆(马上空降第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