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3 / 4)
我们将牦牛全部赶到我们挖掘出来出来的雪洞中,让牦牛们都趴好。强巴平措告诉我说,这种天气不用担心牦牛会走散,都会老老实实待在那里的。我们用挖出来的雪在洞口那里培出一道半米高的雪墙,用来阻挡住风雪。
等我们躬身钻进我们的第一个雪洞的时候,身上已经基本上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厚厚的雪落满了身上,整个人都已经可以叫做雪人了。
顾不上抖落身上的雪,强巴平措就立即用工兵铲也在入口那里堆砌一道半米的雪墙,这样入口就只剩下一个半米见方大小的洞口了。
这下子算是安全了,几个人瘫坐在地上。我感觉自己的后背上一片冰凉,不用问雪水和汗水已经将后背完全湿透了。都能感觉后面硬邦邦的像是盔甲,肯定有些地方已经结冰了。这种感觉在上中学的时候时常有,校服没干顶着寒风上学,到了学校就成了盔甲。
外面风雪依旧大的很,往外面看去,实现也就是一米就被挡住了。整团整团的雪被老天爷从天上往下抛,仿佛天上的冰激凌是不要钱一样。
强巴平措对我们说:“这场大雪看来要到傍晚才能停下!”
现在已经下午了,傍晚才能停下,就是要耽误我们半天的时间了。强巴平措告诉我们说,只要过去了这道冰川就到了,还剩下几个小时的路程。今天晚上风雪就会散开,而且月亮会很好,我们可以趁着月光多赶几个小时的山路就可以了。
这场雪的确是太大了,我从小到大就没有见过这种下雪场景,做多的就是鹅毛大雪。强巴平措不时的要用工兵铲把洞口的雪向外扬出去,避免雪会把洞口给堵住。
我问强巴平措:“这么大的风雪,不会雪崩吧?”
强巴平措对我说:“说不好,有的时候,你看我们这里下雪下的这么大,上面确实一点雪花都没有。有的时候我们看天上万里无云,但是被云彩围绕着的雪山上也是大雪纷飞的。在这种天气中雪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里比较安全。这里是一个山坡,和后面的雪山还隔着一道鞍部,雪堆会在那个地方停下的。”
我心说这样就好,但是强巴平措说:“要是发生连锁型的雪崩,那么就麻烦了。整个冰川两侧的雪山上雪一起崩落下来,会填满整个山谷和冰川,然后会形成一股雪流的。不过那样的情况很少见,接近夏天的时候才会有,而且算是十年一遇。”
听强巴平措这样说我就暂时把心放下了,我们还没有倒霉到十年才能出一个倒霉鬼的地步。不过这件事情之后,我就对什么事情也不会过早的下一个结论了。
在风雪中行走了达本田,几个人早已经筋疲力尽了,能量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肚子早已经饿的咕咕叫了。还有每个人身上衣服被雪水浸透了很多,所以必须想办法取暖。
强巴平措让徐平跟着他到外面牦牛所待的雪洞中把吃的还有无烟炉给拿过来,大家在雪洞中休息一下补充一下体力。我则是用工兵铲把这个地方重新修正一下,让地面平整一些。
不大一会儿,强巴平措和徐平浑身是雪的钻了进来,将怀中的东西放在地上。几个人将防水毯重新铺好坐了下来,接着无烟炉的热量暖和着自己。我们只能在这里点上一个无烟炉,毕竟这里是一个雪洞,要是多了话雪因为热量化掉的。
众人喝了强巴平措熬好的酥油茶后,终于算是活了过来。虽然说相当的不喜欢这种味道,但是在这种寒冷的时候喝一杯酥油茶还是最好的选择。
徐平瘫软在地上对我们说:“真是好悬啊,我还以为自己就要被暴风雪给埋在外面了。”
然后徐平环视了一下这个小小的空间,然后对我说:“老李,咱们在这里就像是电视上演的那些爱斯基摩人,好像也叫因纽特人吧!
我笑着说:“雪洞是应急的时候才会挖掘的栖身地,这是最简单的防御体。你说的爱斯基摩人,虽然也有时候住雪洞,那只是在打猎的时候。一般人家都是住比这个高级多的冰屋,那样才暖和!”
“冰屋,是咱们以前在淄河边上见到的那些冰窖吗?”徐平问我。
我解释说:“不是,冰屋是用来住的,冰窖是用来储存东西的。其实说起来不是所有的爱斯基摩人都住冰屋的,只是非常靠近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才会在冰屋中居住。”
冰屋又叫做雪屋,因为它们也用踏的十分结实的雪块来砌房子。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住房,以冰雪制成。冰屋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同时在屋内螺旋形的墙壁上到处挂满兽皮,亦可防寒。
另一御寒方法就是遮蔽窗户,一般是用透明的海兽肠子做遮蔽物,这种窗户只透光不透气,很具特色。屋里一般储藏有相当数量的日常食物,比如面粉、茶叶、麋鹿肉、海兽肉之类。最深处有一块用雪筑成的高台,这就是因纽特人的卧榻了。他们休息、吃饭都在这个用雪做的床台上,却谁也不会被冻坏。
夜晚睡觉时,全家男女老少都脱光衣服,钻进一只皮制的大口袋之中,互相依偎着取暖。若有客人来访,因纽特人就在雪床上再铺一层软雪,软雪之上垫一层柳枝,柳枝之上覆一层兽皮,这样,雪床就很暖和了。
徐平听我说完,就要拿工兵铲准备继续挖洞,我拦住他问道:“你还要挖洞干什么!?”
徐平解释说:“当然是挖雪堆一个雪床了,不然怎么睡觉?”
我气的夺过工兵铲:“要疯就到外面疯去,外面雪多,你愿意堆多大的雪床都没人拦着你!”
我没有再大理徐平,而是问唐云馨:“你没事吧?”
唐云馨点了点头:“我很好,这里面最好的就算是我了,暖魄一直被我戴在身上。”
我忘记了这件事情了,我说相对于我们这些瘫软如泥的人来说,唐云馨可以说是神采奕奕了。 ↑返回顶部↑
等我们躬身钻进我们的第一个雪洞的时候,身上已经基本上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厚厚的雪落满了身上,整个人都已经可以叫做雪人了。
顾不上抖落身上的雪,强巴平措就立即用工兵铲也在入口那里堆砌一道半米的雪墙,这样入口就只剩下一个半米见方大小的洞口了。
这下子算是安全了,几个人瘫坐在地上。我感觉自己的后背上一片冰凉,不用问雪水和汗水已经将后背完全湿透了。都能感觉后面硬邦邦的像是盔甲,肯定有些地方已经结冰了。这种感觉在上中学的时候时常有,校服没干顶着寒风上学,到了学校就成了盔甲。
外面风雪依旧大的很,往外面看去,实现也就是一米就被挡住了。整团整团的雪被老天爷从天上往下抛,仿佛天上的冰激凌是不要钱一样。
强巴平措对我们说:“这场大雪看来要到傍晚才能停下!”
现在已经下午了,傍晚才能停下,就是要耽误我们半天的时间了。强巴平措告诉我们说,只要过去了这道冰川就到了,还剩下几个小时的路程。今天晚上风雪就会散开,而且月亮会很好,我们可以趁着月光多赶几个小时的山路就可以了。
这场雪的确是太大了,我从小到大就没有见过这种下雪场景,做多的就是鹅毛大雪。强巴平措不时的要用工兵铲把洞口的雪向外扬出去,避免雪会把洞口给堵住。
我问强巴平措:“这么大的风雪,不会雪崩吧?”
强巴平措对我说:“说不好,有的时候,你看我们这里下雪下的这么大,上面确实一点雪花都没有。有的时候我们看天上万里无云,但是被云彩围绕着的雪山上也是大雪纷飞的。在这种天气中雪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里比较安全。这里是一个山坡,和后面的雪山还隔着一道鞍部,雪堆会在那个地方停下的。”
我心说这样就好,但是强巴平措说:“要是发生连锁型的雪崩,那么就麻烦了。整个冰川两侧的雪山上雪一起崩落下来,会填满整个山谷和冰川,然后会形成一股雪流的。不过那样的情况很少见,接近夏天的时候才会有,而且算是十年一遇。”
听强巴平措这样说我就暂时把心放下了,我们还没有倒霉到十年才能出一个倒霉鬼的地步。不过这件事情之后,我就对什么事情也不会过早的下一个结论了。
在风雪中行走了达本田,几个人早已经筋疲力尽了,能量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肚子早已经饿的咕咕叫了。还有每个人身上衣服被雪水浸透了很多,所以必须想办法取暖。
强巴平措让徐平跟着他到外面牦牛所待的雪洞中把吃的还有无烟炉给拿过来,大家在雪洞中休息一下补充一下体力。我则是用工兵铲把这个地方重新修正一下,让地面平整一些。
不大一会儿,强巴平措和徐平浑身是雪的钻了进来,将怀中的东西放在地上。几个人将防水毯重新铺好坐了下来,接着无烟炉的热量暖和着自己。我们只能在这里点上一个无烟炉,毕竟这里是一个雪洞,要是多了话雪因为热量化掉的。
众人喝了强巴平措熬好的酥油茶后,终于算是活了过来。虽然说相当的不喜欢这种味道,但是在这种寒冷的时候喝一杯酥油茶还是最好的选择。
徐平瘫软在地上对我们说:“真是好悬啊,我还以为自己就要被暴风雪给埋在外面了。”
然后徐平环视了一下这个小小的空间,然后对我说:“老李,咱们在这里就像是电视上演的那些爱斯基摩人,好像也叫因纽特人吧!
我笑着说:“雪洞是应急的时候才会挖掘的栖身地,这是最简单的防御体。你说的爱斯基摩人,虽然也有时候住雪洞,那只是在打猎的时候。一般人家都是住比这个高级多的冰屋,那样才暖和!”
“冰屋,是咱们以前在淄河边上见到的那些冰窖吗?”徐平问我。
我解释说:“不是,冰屋是用来住的,冰窖是用来储存东西的。其实说起来不是所有的爱斯基摩人都住冰屋的,只是非常靠近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才会在冰屋中居住。”
冰屋又叫做雪屋,因为它们也用踏的十分结实的雪块来砌房子。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住房,以冰雪制成。冰屋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同时在屋内螺旋形的墙壁上到处挂满兽皮,亦可防寒。
另一御寒方法就是遮蔽窗户,一般是用透明的海兽肠子做遮蔽物,这种窗户只透光不透气,很具特色。屋里一般储藏有相当数量的日常食物,比如面粉、茶叶、麋鹿肉、海兽肉之类。最深处有一块用雪筑成的高台,这就是因纽特人的卧榻了。他们休息、吃饭都在这个用雪做的床台上,却谁也不会被冻坏。
夜晚睡觉时,全家男女老少都脱光衣服,钻进一只皮制的大口袋之中,互相依偎着取暖。若有客人来访,因纽特人就在雪床上再铺一层软雪,软雪之上垫一层柳枝,柳枝之上覆一层兽皮,这样,雪床就很暖和了。
徐平听我说完,就要拿工兵铲准备继续挖洞,我拦住他问道:“你还要挖洞干什么!?”
徐平解释说:“当然是挖雪堆一个雪床了,不然怎么睡觉?”
我气的夺过工兵铲:“要疯就到外面疯去,外面雪多,你愿意堆多大的雪床都没人拦着你!”
我没有再大理徐平,而是问唐云馨:“你没事吧?”
唐云馨点了点头:“我很好,这里面最好的就算是我了,暖魄一直被我戴在身上。”
我忘记了这件事情了,我说相对于我们这些瘫软如泥的人来说,唐云馨可以说是神采奕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