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16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啥?虎头又挨揍了?”
  “不是,我是说我家丰收,他还没说上媳妇呢!”
  “哎哟那是挺可怜的,咋还没说上媳妇儿呢?大堂嫂,你这个当娘的不称职呢。”
  “咋赖我呢?”大堂嫂连声叫屈,“我一直在帮他相看啊!可这不是说不下来吗?”
  赵桂枝纯粹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我看三郎说个媳妇儿挺容易的呀。对了,明个儿三郎和他媳妇儿也会跟我们一道儿出门哦。”
  “三郎去,他媳妇儿也去啊?”大堂嫂愣住了。
  “难不成让两口子分隔两地?你知道府城离咱们这儿有多远吗?就算一切顺利,这一路上也得花个五六天时间呢!”
  “可三郎媳妇儿能干啥啊?”
  “三郎能干啥,她就能干啥呗。”赵桂枝一点儿也不担心黄氏会没事儿可做。她哥如今是疯狂的扩张,处处都需要人,而黄氏今年其实也才十六七岁,哪怕什么都不会,那也可以慢慢学。这个岁数,正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了,只要肯努力,有啥学不成的?
  可大堂嫂显然是不信的,她觉得三郎好歹是读书人,黄氏呢?大字不识一个。
  赵桂枝顿时乐了:“不识字就学呗,这有啥难的。”
  “你说得轻巧,读书识字哪儿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不说二郎,就说三郎好了,下了多少苦功夫才学会认字写字的?”
  听到这话,赵桂枝更乐了:“能有多不容易啊!就只认字写字,多简单呢!我又没指望他们写文章考秀才的。就不说别的,我和幼娘不都是认识字的?幼娘还会拨算盘做账本呢,就最简单的珠算,她学了两个月就差不多出师了。毛笔字写得确实挺丑的,但她炭笔用得很好啊!”
  大堂嫂听得一愣一愣:“啥?你和幼娘都会认字写字了?”
  “是啊,回头我找个认识字的管事娘子,让她教教三郎媳妇不就得了?多大点儿事情呢!”
  赵桂枝确实不认为这是什么艰难的事情。
  简单的扫盲班而已,这都扯不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知道,义务教育里有多少种课程啊,还要顾忌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等。
  撇开那些副科不提,单说语文和数学好了,六年下来也没太多的内容啊!
  像幼娘,启蒙的时候就已经有十岁了,她的接受能力和专注力要比虎头强上太多太多了。最初的村学打了点儿基础,后来在赵府又经过了大半年的加急培训。现如今,幼娘的文化水平差不多就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标准了,常用字基本上都是认全了的,就算真的碰到不认识的字,到时候再问呗。
  赵桂枝她上辈子念完了大学,偶尔还是会碰上不认识的字,多正常呢!
  当然,入门还是简单的,深入学习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可这年头姑娘家又不可能去考科举的,能读能写能算账,回头把买卖做起来,谁还不是女强人了?
  大堂嫂目瞪口呆。
  就连碍于长辈身份不好意思直接凑过来的江大伯娘都跟着傻眼了:“你们是这么打算的?三弟妹,你也不管?”
  江母心说我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呢!
  有这个工夫,不说好好照顾虎脑了,就算她再闲一点儿,去收拾虎头多好呢!
  “这不挺好的?大嫂,人家府城里就是这样的,又不是咱们乡下地头。”作为村里仅有的几个见过大世面的人,江母努力的表现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心里有数的。”
  江大伯娘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二郎媳妇儿和三郎媳妇儿就不说了,她俩都已经嫁人了,男人同意也没啥。可幼娘呢?她年纪轻不懂事,你这个当娘的不为她考虑考虑?”
  正检查虎脑有没有拉了的江母随口答道:“我觉得我挺为她考虑的。”
  “我就问你,你打算以后让幼娘嫁给谁?谁家能接着这样的媳妇儿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