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第7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算她会犯错,织造模块也不会犯错啊!
  ——————————
  洗好的袜子晾在火炉边挂着的那一圈铁丝上。
  估摸着卤肉卤煮的火候差不多了,把卤好的这批卤肉捞出来,用笊篱沥去卤汤,放在搪瓷盘上晾着,再把腌制好等着卤的肉放进去接着卤。
  白川拎着东西进了门。
  “书我借来了,忘了问你想看什么书,就挑了一些俄文原著借的,你应该会喜欢。”
  “李云生说他家里给他寄来的粑粑柑到了,分了我一半,你快来尝尝,这个橘子看着丑了吧唧的,名字也恶心,吃起来还挺甜。”
  蒋芸掀开那兜橘子一看,笑了,“这可不是粑粑柑,这是耙耙柑,粑和耙两个字写的时候差不多,但意思差了挺远。”
  剥皮一个,撕下一瓣橘子来放到嘴里,甜津津的味道里带着些微若隐若现的酸,深得蒋芸的喜欢。
  把橘瓣里的梓吐出来,蒋芸见白川没看她,直接把手心里的耙耙柑种子收进了避难所,交给种植模块去一键托管繁育。
  三分钟后,种植模块就弹出了‘种植成功’的通知。
  蒋芸眉眼舒展,从这一刻起,她就实现了耙耙柑自由。
  翻开一看,蒋芸两眼一黑,她问白川,“你知道你借来的书都是什么书么?”
  “什么书?”白川吃耙耙柑吃的不亦乐乎。
  蒋芸从中抽出一本来,“这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白川:“???啊?我们图书室里还有讲炼钢的书?”
  神特么讲炼钢的书!
  蒋芸深吸一口气,满脸端庄的假笑,“不,这个不是讲炼钢的,这个是一本苏联作家写的长篇小说,相当出名。语文课上听老师讲过,作家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主角保尔·柯察金的成长故事相当感人,只可惜到我下乡前,国内还没有译本卖,只有一些懂俄语的老师翻译的只言片语传了出来。”
  “有一句话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老师让我们都抄在本子上背诵来着。”
  蒋芸的目光里有一丝追忆,轻轻背诵那一段每次读起来都觉得振聋发聩的话,“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我临死的时候,我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宝贵的是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白川脸色尴尬中带着些许羞愧,“是我没文化了……我给原版借过来了,你正好拿来打发时间。可惜我的俄语水平还是有限,用来日常交流还勉勉强强行,看这么厚的书就吃力了。”
  这一刻,蒋芸动了翻译这本著作的心思。
  她翻译这本著作不为名利,哪怕只是能让白川看看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也好。
  这对于一名投身于军旅的军人来说,是最宝贵的精神养分。
  放下手中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蒋芸把余下的九本书分成三类,“讲数学的,讲物理的,将机械的……白川,你是真的人才,给我借这么多书回来,还不如给我借几本佛经,把我给超度了呢!”
  白川尴尬地挠头,“我这不是看不太懂吗?就是听俄语□□说这些书都很好,里面记载的知识都很宝贵,之前他还推荐我读来着,我实在是读不懂也读不下去,就想着看看你能不能读懂。你要是不愿意读,我这就把它们还回去。”
  蒋芸惊讶地问,“这些书,国内都没译本吗?国内应该不缺语言专家啊……”
  “原本是不缺,可前几年因为成分不好打倒一批,现在就很缺了。俄语□□说他看这些书都很吃力,他本来是想给我们翻译一些译本放在图书室的,可这事他张罗了一年多,最后不了了之,估计是他也翻译着吃力。”
  蒋芸明白了,“那你就把这些书给放着吧,我试着翻译翻译,希望能帮到你们。”
  或许翻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还需要考虑信达雅的要求。但在翻译那些学术著作时,这三个要求通通不需要满足,只需要用最贴近作者想要表达的词翻译出来就好,准确是唯一标准,按照自己的理解润色是学术著作翻译的大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