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低头喝着茶汤,赵秉安右手边袖子被媳妇一扯,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
  “娘……”
  “你别跟你四叔学,整日灌这些猫尿,瞧瞧喝成什么样了,我去准备些醒酒汤,待会记得喝上一碗再睡。”
  “好,还是娘最疼我。”
  碗还在眼皮子底下,可谁都跟没看见一样,只等着蒋氏再做一碗。
  赵秉安两腿窝在长椅上,一手撑额,不知在想些什么。邵媛馨站在一旁,很是担心,过去拉着夫君的手,想安慰却无从开口。未曾谋面的大伯子是侯府的禁忌,更是三房的禁忌,今日怎么就戳到这伤处了呢。
  东宫里头,太子埋首德政殿,专心翻阅着往年旧折。这些奏折上面既有内阁的票拟也有乾清宫的朱笔批示,对太子来说,堪称执政教科书。
  过去二十多年,乾封帝从未真正的教过他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詹事府中只一个黎太傅,还尽把他往歪路上带。内阁里几个老狐狸各个明哲保身,从未跟他掏过真心,直至现在,沈炳文对他也还是不近不远,从未将他真正视为国本。
  顾张二人更是笑话,全靠东宫舍出儿子才哄入麾下,太子最近闭关苦思,竟觉得往日种种全似大戏一场,自己可怜又可恨。
  凤凰涅槃,经受过所有打击的太子比以往更加内敛。不仅手段愈加圆滑,喜怒也再不显于声色。
  刚刚小黄门进来禀报永安侯府喜宴之时,太子稍展了眉梢便再无其他动作,若非荣宝常年伴君身侧,恐怕也难以察觉那一瞬间的放松。
  小太监顿了几刻,临退下的时候又将陆毅在席上的举动说了出来,荣宝感受着旁边刹那冷下来的气场,身子轻轻颤了一下。
  “今夜赐膳云来阁,二王子读书用功,让陆良媛好生照顾着。”
  “是。”
  “那殿下,今夜?”
  太子不抬头,眼神好似黏在了奏折上。地上跪着的小内侍吓得脊背都是冷汗,但又不敢起身告退。
  “孤有政务待批,今夜就留宿此殿。”
  “是。”
  “荣宝,东宫的奴才姓什么?”
  噗通一声,旁边的人就很用力的跪下了。
  “奴才管教不严,该死!”
  “不是你管教不严,是她们太有本事。得了,去何来殿,查查太子妃的衣食,呵,她太心软,身边人就可劲糟践。”
  “奴才这就去办,舍去一身剐也绝不会让小殿下受损分毫。”
  太子眸光一闪,抬手将折子砸在了荣宝的脸上,力道不轻,但被砸的人却松了口气,手脚麻利的将折子放在一旁就堆着一张笑脸退下了。
  第210章 官场首秀
  隆宝四年对于赵秉安来说,就像是踩着了蹿天猴, 一切推进的太快太猝不及防。
  翰林初日入职, 便在一众掌读不善的目光中被借调户部。长宁郡王落魄之时连带着户部右侍郎也被挤下了位置, 现如今户部里头除了苏袛铭这尊泰岳, 剩下的两位骥首都是江南党派中的老资历,立场上来说与赵秉安还是冤家对头。
  黄河春汛如约而至,纵使竭尽全力抢修势必也要淹上一两个郡县。屏州辖下的淳化、壶临两处已经接近大坝戒口,如果情势紧急,地方衙门可能就要毁堤泄洪了。
  这件事让户部里头凝滞的气氛雪上加霜,乾清宫批示奏折,限银五十万两赈灾抢险, 可一旦毁堤, 这丢家失产的两县百姓该当如何自处, 任由他们成为乱民吗?
  朝廷拿不出抚恤的银子,百姓们又死守着田产,现在淳化县令都快被上层衙门的重重斥令给逼疯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