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许最早还有一些善神出现,比如一些运气极好的人类成神,也许他们之前性格就非常好,再加上一些运气,或者打动了某些强大神明。
  但在这种激烈的时代,在神明陨落都非常平常的时代,他们这种善良属性,显然往往带不来实力的提升,甚至在信徒的聚集和发展上,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现在留存下来的老牌神明,没有一个再有善良或者暴虐这两种过于极端的属性,他们往往非常善于权衡,能够及时调整对信徒和神庙的喻示,不会无端杀死某些人,更不会无端赏赐自己的信徒。
  对他们而言,牧师们需要什么,都要付出足够多的代价,这种代价,包括虔诚,信仰,还有辛劳,甚至生命。
  这些念头,在阿特兰牧师脑海中浮浮沉沉,以至于他略略有些失神,而这种失态,也被主持的大祭司看在眼里。
  不过这位大祭司此时绝对顾不得这位走神的功臣,因为他正在做着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现在还能感知外面的情形,不过是分心二用的结果。
  实际上他绝大部分的精力,已经放在了与意识中那位神明的交流中。
  ……
  “伟大的主,您最卑微的仆人,在此祈求您的怜悯,慷慨,与赐予,请您降临我们的世界。”意识的深处,是无尽的黑暗,黑暗之中,有一道光芒。
  这道光芒之中,就是他日日冥思中的幸运之神形象。
  但从来没有如此明白与鲜活,神圣庄严,洁白无垢,毫无瑕疵的面容上,带着无尽的慈悲,有蕴含着无尽的威严,让他不由地跪拜祈祷。
  他刚刚的一番话,已经重复了无数次,但这个形象丝毫没有变动,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大祭司对此并不惊讶,作为一位改信的牧师,他是明白与神明真正沟通困难的。
  神明,也许有不少是人晋升上去的,但正如人进化后,听不懂猿猴的语言,也难以看不懂他们的手势,只能从对方的行为上,大体了解一些喜怒哀乐,呼朋唤友的动作,至于真正的思想,更是南辕北辙。
  神明也是如此,人类进阶成神,那就意味着新的世界,新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的需要。
  人类需要吃喝拉撒,神明完全不需要,人类需要感情来维系社会,神也不需要。人类喜欢金银财宝,珠玉宝石,但这些东西,对神来说毫无意义。
  基与此,和神沟通,就非常困难,人无法理解神真正的需要,也无法理解神最简单的语言。
  这时候,牧师这种神与人的媒介就出现了。他们最虔诚地信奉神,理解神流传在世界上的奥义,进而深入神的世界,拥有和神一般的思考方式。
  如果真得和神一般思考,那就拥有了神一般的境界,可以说与神同在。
  而这个世界,牧师的等阶差别,就是看对所信奉神明的理解程度,所谓的虔诚,对普通人来讲是忠诚,是供奉,是将自己的一切无私的献给神明,包括生命,财产,甚至子女等。
  但对于牧师来说,就是充当人与神的媒介,充当神与这个世界的沟通管道。
  大祭司此时的祈祷,虽然在文字上看,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他实际上,却通过了大量的附加信息,附在了精神波动上,与自己冥想中的神明形象去沟通。
  这种沟通,就是建立在他对幸运法则的深刻领悟之上。
  说多余的赞美之词,只是表象,真正想要取得神的认可,只有找到共性的地方,而对于法则的理解和领悟,才是共性的唯一所在。
  第四百三十七章新神(下)
  广场中心的神像之中,李林正看着这群红袍牧师祈祷的情景,他们大都面容肃穆,脸色虔诚,不过毕竟是凡人,这么长时间的祈祷,仍然免不了有人走神,没有用心祈祷,有渎神的嫌疑,不过他自然不会去计较。
  对方祈求的内容,他立刻就明白了,也知道了他们所求,无非是让自己降临到这个世界,给予他们以奖赏而已。
  而那位站在最前面的领导者,一个至少有一百多岁的大祭司,在与自己进行沟通,在李林看来,他沟通的方式,其实就是在尝试精神波动的共鸣。
  牧师之所以可以和神沟通,就是将自己的精神频率提高到接近神的地步,当然他们是不可能真正将个人的精神频率提高到如此高的地步,但这个世界对精神的限制比较松,他们可以借助许多手段,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临时性的提升。
  越是强大的神,人们想主动与对方进行沟通,就越困难,能与他们直接沟通的牧师就越少,这就是因为他们精神品质极高,精神频率也极高,非得是非常强大的牧师,而且足够虔诚,才能尽量接近他们神的特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