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真千金咸鱼了 第140节(3 / 4)
景慧帝心里想的也挺简单的,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一线可能,也不想让西襄侯家东山再起——毕竟,当年的事儿,是他对不起项家,一家子的人命,说起来都是血债。
西襄侯年轻的时候,是西北一代最有名的战神,可以说,在用兵打仗、运筹帷幄方面不输给他的任何祖辈,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分轰动。
这种人,怎么会看不出当年那场战役是谁动了手脚——兔死狗烹,皇帝永远忌惮武将,巴不得他们全部都战死沙场。
但是一旦把他们逼急了,还就真的反了天去,把没用还喜欢搞事儿的皇帝弄死,自己当皇帝的也大有人在。
景慧帝显然就是害怕西襄侯也是这种,所以搞来搞去,用这种小动作恶心人,就是试探他们会不会动手。
李公公在旁边儿看着,都觉得他这事儿办得很不地道。
而且毫无用处。
看着着急,还不如他自己上。
反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景慧帝筹划了这么多年,想要搞垮异姓王和世家,眼看着就要成功了,自己倒是倒下了。
好在他这个大伴也没闲着,这么多年来,也算是培养了不少自己的势力——景慧帝对外头那些忠心耿耿、替他卖命的武将王族们如此有戒心,但是对他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大伴还是很信任的。
不但信任,还给了他很多特权——毕竟,陷害忠良的事儿,总是见不得光的,他身为一国帝皇,总不能自己亲自动手去做这种肮脏勾当,必须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做。
这个人不能背叛他,不能有私心,也不能在中间心存不轨想要自己掌权。
而且最重要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替他背锅。
想来想去,的确没有谁比李公公这个心腹太监总管更合适。
对此李公公也心知肚明。
他也知道自己不但要去做那些肮脏勾当害人性命,最后还要给景慧帝背锅,这绝对是要掉脑袋的事儿,简直不能忍。
不过他为人也一向深谋远虑、隐忍腹黑,景慧帝给他安排什么事儿,他都老老实实去做,还做的挺好。景慧帝自然就是越来越信任他,也越来越把更加重要的事儿给他做了。
一直这么下去,他渐渐就是景慧帝那些暗中势力的实际掌控者了。
那些暗卫、侍卫、锦衣卫,全部都听他的命令——反正这些事儿也一直都是由他这个太监总管出面替景慧帝办的。
一旦形成了习惯,他们都认为这位李公公的命令就是转达的景慧帝的命令了。
至于到底是不是,他们也不可能去验证。
这么一来,就给了李公公可乘之机。
可惜景慧帝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只要他清醒着,哪怕是李公公,也绝对没有机会——假传圣旨这事儿,只要有一次,就会露馅儿。故此,若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李公公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好在他非常有耐心,一直都不着急,直到等到了他想要的机会。
景慧帝嗑丹药过量、加上在凤皇后宫中被气得太大过劲儿,居然直接昏迷了。
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一直在等待的李公公自然不会错过。
他的行动力也是超级强的。当机立断,按照自己心中演练了无数遍的想法做了安排。
转移昏迷的景慧帝,囚禁凤皇后,封锁整个皇宫,禁止任何人进出——用的理由也是现成的,皇帝身体欠安,封锁皇宫,保证皇帝的安全。
这个理由哪怕是对着外头的臣民百姓们说,也是说的过去的——毕竟李公公一向就是景慧帝的代言人,若是景慧帝要封锁皇宫,谁敢不听。 ↑返回顶部↑
西襄侯年轻的时候,是西北一代最有名的战神,可以说,在用兵打仗、运筹帷幄方面不输给他的任何祖辈,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分轰动。
这种人,怎么会看不出当年那场战役是谁动了手脚——兔死狗烹,皇帝永远忌惮武将,巴不得他们全部都战死沙场。
但是一旦把他们逼急了,还就真的反了天去,把没用还喜欢搞事儿的皇帝弄死,自己当皇帝的也大有人在。
景慧帝显然就是害怕西襄侯也是这种,所以搞来搞去,用这种小动作恶心人,就是试探他们会不会动手。
李公公在旁边儿看着,都觉得他这事儿办得很不地道。
而且毫无用处。
看着着急,还不如他自己上。
反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景慧帝筹划了这么多年,想要搞垮异姓王和世家,眼看着就要成功了,自己倒是倒下了。
好在他这个大伴也没闲着,这么多年来,也算是培养了不少自己的势力——景慧帝对外头那些忠心耿耿、替他卖命的武将王族们如此有戒心,但是对他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大伴还是很信任的。
不但信任,还给了他很多特权——毕竟,陷害忠良的事儿,总是见不得光的,他身为一国帝皇,总不能自己亲自动手去做这种肮脏勾当,必须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做。
这个人不能背叛他,不能有私心,也不能在中间心存不轨想要自己掌权。
而且最重要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替他背锅。
想来想去,的确没有谁比李公公这个心腹太监总管更合适。
对此李公公也心知肚明。
他也知道自己不但要去做那些肮脏勾当害人性命,最后还要给景慧帝背锅,这绝对是要掉脑袋的事儿,简直不能忍。
不过他为人也一向深谋远虑、隐忍腹黑,景慧帝给他安排什么事儿,他都老老实实去做,还做的挺好。景慧帝自然就是越来越信任他,也越来越把更加重要的事儿给他做了。
一直这么下去,他渐渐就是景慧帝那些暗中势力的实际掌控者了。
那些暗卫、侍卫、锦衣卫,全部都听他的命令——反正这些事儿也一直都是由他这个太监总管出面替景慧帝办的。
一旦形成了习惯,他们都认为这位李公公的命令就是转达的景慧帝的命令了。
至于到底是不是,他们也不可能去验证。
这么一来,就给了李公公可乘之机。
可惜景慧帝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只要他清醒着,哪怕是李公公,也绝对没有机会——假传圣旨这事儿,只要有一次,就会露馅儿。故此,若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李公公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好在他非常有耐心,一直都不着急,直到等到了他想要的机会。
景慧帝嗑丹药过量、加上在凤皇后宫中被气得太大过劲儿,居然直接昏迷了。
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一直在等待的李公公自然不会错过。
他的行动力也是超级强的。当机立断,按照自己心中演练了无数遍的想法做了安排。
转移昏迷的景慧帝,囚禁凤皇后,封锁整个皇宫,禁止任何人进出——用的理由也是现成的,皇帝身体欠安,封锁皇宫,保证皇帝的安全。
这个理由哪怕是对着外头的臣民百姓们说,也是说的过去的——毕竟李公公一向就是景慧帝的代言人,若是景慧帝要封锁皇宫,谁敢不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