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海边生存日常 第18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是又土又黑的颜色,一点也不吸引人的眼球。
  现在已经是七零年代了。
  距离真正的放开,也没几年了。
  她知道到时候风向一面,谁能占了先机,谁就赢了。
  黄秘书却不知道,他还是觉得冒险:“上面也不会批准的。”
  “那可不一定。”
  陆夏说得坚决,国家现在没钱,要是再有灾难的话,是抗不住的。
  这时候,其实有经济转型的苗头了。
  不像之前几年,别说集市了,家里头连鸡猪都不让养。
  都是国家的,全部都是集体的。
  但是,她之前去黑市上一段时间,真正来查的人几乎没有。
  说句不好听的,那些警察说不定都在他们这里买东西。
  谁不想吃口好的?
  黄秘书也思考起来:“要不,我先给李书记发封电报,告诉他这个情况,要是真的再能建一个厂子,我也选你当厂长。”
  陆夏破涕为笑,脸上露出得意来。
  什么男人不男人的,她要当女首富!
  陆秋听左至历说起过部队的事,老路时不时会发电报,紧急情况也会打电话过来。
  连带着,她也知道一些进展。
  厂房是最先盖好的,按照之前设计好的图纸,里面地方倒是不小。
  像宿舍那些,都还没有盖。
  羽绒服厂子盖在他们岛上,之前报备的两个厂子,盖在他们岛上的希望就不是很大了。
  陆秋之前问过左至历,羽绒服厂子其实不用盖在他们岛上,但是左至历经过一番考虑,还是决定把厂子盖在他们岛上。
  这东西不像其他的,很容易就被仿制了,他们岛上私密性好,一般人想进来也不容易。
  像晒盐厂,完全可以盖在镇上码头这边,这厂子需要的平坦地面大,而且技术不容易被偷窃。
  陆秋就没再说。
  她不知道的是,左至历当初设计服装厂子的时候,还在旁边盖了两间小的食品厂。
  一个是加工海苔的,一个是加工肉松海苔的。
  这两个东西陆秋做过不止一次,这次上北京来,也拿了很多当特产来送人。
  那海苔又香又脆,陆秋还在里面放了花生芝麻这些东西,平时当零嘴,大人小孩子都爱吃。
  那海苔肉松就更不用提了,方面携带还能保存不说,味道也是一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